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照市小麦主栽品种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与发展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麦是日照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日照市全年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比重要。日照市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资源、技术、效益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强化产学研协作攻关,重点开展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着力破解小麦绿色发展技术难题,在小麦主栽品种资源筛选利用、绿色种植技术模式、农机农艺融合方面成效斐然,为下一步该市小麦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参考对策。
  关键词:小麦;主栽品种;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115029
  收稿日期:2019-09-02
  作者简介:曹林(1979-),男,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小麦是日照市唯一的夏粮作物,其产量在全年粮食作物总产占比常年稳定在40%左右。在小麦实际生产中,日照市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配套,地力水平与产量水平相对应,品种生育期与播期相协调,高产与优质相兼顾”的原则,要求各辖区县结合小麦品种示范比较试验,科学指导农民选种优质小麦主推良种,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有效提升了小麦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为日照市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主栽品种生产情况
  1.1主栽品种布局
  通过不同地块、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示范展示,日照市筛选出适宜不同地块的丰产、广适、多抗的优质小麦主栽品种并在各辖区县加以推广。在日照市2019年收获的59653.51hm2小麦中,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达42400.21hm2,具体是鲁原502为14333.26hm2、济麦22为11933.51hm2、烟农1212为8000hm2、烟农5158为2933.47hm2、太麦198为2666.8hm2、临麦4号为2533.17hm2,其它品种为17253.3hm2。以鲁原502、济麦22为代表的6个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71.18%,主导优势非常突出。主栽品种生产情况详见表1。
  1.2品种布局建议
  主导思想是优化品种布局,逐步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优质专用小麦地区重点选用济麦44、济麦229、洲元 9369、师栾 02-1、藁优 5766、烟农 19 号、泰科麦 33 等品种;水浇条件较好地区重点种植济麦 22、鲁原 502、良星 99、烟农 1212、烟农5158、太麦 198、临麦4号、鑫麦 296、山农 29、山农 30、泰农 18、济麦 23等品种;水浇条件较差的旱地主要种植烟农 21、山农 16、山农 25、烟农 0428、阳光 10号、济麦 262、红地 166、齐民 7 号等品种。
  2主栽品种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1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品质
  粮食作物的高产是长期培肥地力的结果[1],不是单靠增施一季化肥就能达到的效果。培肥地力是小麦高产的重要举措[2],其中心环节就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增施商品有机肥、厩肥等农家肥,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等措施改善土壤耕层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供肥、供水能力。
  2.2深耕深松,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厚度[3],改善通透性,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抗旱、抗倒伏能力。一般在玉米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使用旋耕深松施肥联合整地机械深松2遍,平均深松30cm以上。
  2.3精选种子,实行药剂拌种
  选用优质、丰产、广适、多抗的鲁原502、济麦22、烟农1212、烟农5158等优良品种播种,这些品系株型较为紧凑、光合能力强、单株生产力高、经济系数高。播种前使用22.6%噻虫嗪加2.2%咯菌腈加2.2%苯醚甲环唑或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拌种[4],预防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麦蚜、飞虱并兼治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
  2.4宽幅精播,提高播种质量
  规范化播种是小麦高产最关键的环节[5],播种质量应达到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覆土疏松,底土踏实,无缺苗断垄和疙瘩苗。播种时使用2BJM型圆盘式精播机或2BJK-8型宽幅精量播种机,严格掌握3~5cm的播种深度,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根据日照市当地多年气候条件及农民种植习惯,确定小麦最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
  2.5镇压划锄,促苗早发生长
  早春小麦返青后分别于3月上、中旬各镇压1遍,镇压后划锄,以提高地溫,促苗早发[6]。结合划锄进行除草,不使用除草剂,这样既能绿色生产,又能避免除草剂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
  2.6氮肥后移,合理运筹肥水
  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和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和基肥、追肥比例,按照小麦每生产100kg籽粒需氮(N)3kg、磷(P2O5)1.5kg、钾(K2O)3.2kg制定施肥方案,适量施用硫酸锌、硫酸硼。全部磷、锌、硼肥和50%氮、钾肥做基肥用于春季追肥[7]。越冬前浇1遍越冬水,防止春旱。春季浇水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穗期浇水要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进行,只要能满足灌浆需要,可少浇或不浇,以免影响粒重,同时减少倒伏风险。
  2.7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病虫
  播种前使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返青拔节期每667m2用25%丙环唑乳油20~30mL、12.5%烯唑醇50~100g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抽穗扬花期每667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mL、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多菌灵胶悬剂100g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及麦蜘蛛;灌浆期每667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及麦蚜[8]。
  3小麦生产存在的几点问题   3.1整地质量差
  许多地块只旋耕而不耕翻,部分地块连年秸秆还田播种后未镇压或镇压不实导致土壤暄松,犁底层变浅、变硬,不利于麦苗根系下扎和安全越冬,后期容易倒伏,抗旱、抗干热风的能力也较差。
  3.2品种选择不合理
  很多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块选择高肥水品种,2015年国家取消小麦统一供种后,各地小麦品种来路不一,农民购买渠道不一,品种多乱杂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3.3播种不规范
  播量偏大。部分农民存有播种量少了麦苗稀、穗子少、产量低的错误观念,因而造成盲目加大播种量的现象,造成群体偏大、春季旺长、易于倒伏早衰;肥料利用率低。个别农户为了省事在播种时不能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的施肥,造成肥料损失多,利用率低。
  4小麦生产的几点发展建议
  4.1提高整地质量
  采用大犁深耕翻技术。大犁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状况,有效解决了深耕层内部的水、气矛盾,增强土壤的渗水、蓄水、保肥、供肥能力能力,利于小麦根系深扎,进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可以把有机肥料、粉碎的秸秆、杂草和病虫深埋,有利于减少病虫草害危害程度,还可提高整地质量。
  4.2优化品种布局
  品种是小麦增产的内因,选好品种非常重要,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力水平等挑选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农技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品种展示示范宣传和推广力度,坚持品种与地力相适应,水浇条件与产出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引导农民科学选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应该适度扩大强筋小麦和特色小麦种植面积,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的规模化、标准化订单生产,进一步提高强筋小麦的适应性和品质稳定性,切实提升农民小麦种植效益。
  4.3规范化播种
  在做好整地质量和种子处理基础上,大力推广适期适量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4.3.1适期播种
  日照市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5—10日。要用小麦精播机、半精播机播种,应严格重视播种质量。掌握好播种行进速度(精播机5km/h),严格掌握播种深度为3~5cm。要求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4.3.2适量播种
  一般适期播种、高产麦田或成穗率高的品种10~12万/667m2基本苗,中产麦田或成穗率低的品种13~18万/667m2基本苗。晚播麦田适当增加基本苗。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适期播种条件下15万/667m2左右基本苗。
  4.3.3提高种植规格
  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以2.5~3m为宜,畦埂宽不超过40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可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非套种行),平均行距为23~25cm为宜。
  参考文献
  [1] 仝连芳,尹洪俊.鲁北地区小麦及玉米两熟地力培肥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70-71.
  [2]张兰松,马永安,李保军,朱静,孙书成.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小麦的增产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04):503-505.
  [3]張春平,王丽.试论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02):22-24.
  [4]杨爱华.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既防病虫害又增产[J].农家顾问,2016(06):35.
  [5]吴宏伟,高自杰,常亮.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15(10):6-7.
  [6]宋荷芬.小麦早春管理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3(04):10-11.
  [7]谭宏伟,周柳强,谢如林,黄美福,谭庆军,阮康乐.木薯对氮、磷、钾、镁、锌、硼的吸收特性及施肥效应[J].南方农业学报,2013(01):81-86.
  [8]葛君.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9(01):48-50.
  (责任编辑贾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5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