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首先阐述“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指出当下“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瓶颈,并以人员招聘与配置课程为例,探讨将“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最后对“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做了教学反思。
  [关    键   词]  “三创”教育;专业课程;员工招聘与配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88-02
   创新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创意是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构思;而创业则是把创意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三创”(即创新、创意、创业),是从意识到想法(动机)再到实践行动的过程。“三创”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以及创业能力,提升未来创业的可能性。
   将“三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而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抓手,“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也是高等教育专创融合的基础性工作。
   一、“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
   通過归纳和梳理毕业生的创业,其创业模式基本有两种:(1)基于专业的创业模式,即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其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性比较强;(2)非基于专业的创业模式,即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其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性比较弱,甚至基本无关。
   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有两类:创业通识教育和专创融合教育,而后者,也是当前在校生创业教育的重点,已经成为创业人才培养的趋势所在。
   纵观创业机会的来源,基本有如下三种:(1)“无中生有型”:市场有需求,但是基本还未被满足,需要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之,这是一个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创业领域;(2)“改善提升型”:市场有需求,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产品和服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改善提升的空间;(3)“前瞻引导型”:顾客暂时没有需求意识,前瞻性的产品或者服务能让客户意识到自身的需求,并能引领其未来的消费。
   一般而言,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岗位胜任导向型: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胜任特征来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2)职能分工模块型:根据岗位的职责、职能模块来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3)工作流程型:梳理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并根据流程顺序提炼和先后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
   二、“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瓶颈
   “三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的目的除了就业指向,还应有创业指向的描述。“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有机融合意味着,在创业实践中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备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学生以上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在于教师的授课。任课老师往往成了专创融合的瓶颈之一。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人,往往以团学等思政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为主,前者往往缺乏专业基础和知识,而后者往往缺乏创业教育所必备的知识,两者都缺乏创业的实践。“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胜任该课程的教学,任课老师必须了解行业、了解专业、了解企业、了解岗位,与行业、专业、企业、岗位的发展俱进,任课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调研甚至亲身践行创业势在必行。只有任课老师真正了解专创融合的精髓,才能有效引导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专创融合,在实践教学层面,往往停留在宏观的理念层面。以专业课程为着力点力推专创融合,仅凭任课老师内在自发的自律和用心是不够的。管理机制方面应该加强建设和健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专创融合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工作。如高校、省教育厅乃至国家应该有相应的专创融合课程工作层层推进机制,比如,可以学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校级的专创融合课程申报。省教育厅乃至国家也设定相应级别的专门平台来促进专创融合课程的申报和建设。
   三、以人员招聘与配置为例,将“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操作
   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为和基于岗位胜任作为主线来设置的。基于专业认知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设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如下图所示。
   先行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概貌、了解该专业的主要职能模块,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是该专业最基础的两项前提工作,后续其他的核心专业课程层层递进开设。
   人员招聘与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就业指向性很强,直接指向组织中的招聘岗位。专创融合于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在课程中,全程贯彻创业机会的三个来源,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嗅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致力于发现基于就业岗位、基于岗位职责、基于工作流程的创业机会,善于提出创意,鼓励其适时把创业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人员招聘与配置基于工作流程的创业项目化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常见的创业机会是“业务外包”。组织由于资金、技术、专业技能、精力等方面所限,将部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于其他专业组织,以提升本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现有的外包公司主要包括: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等,主要承接中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等稀缺人员的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咨询、诊断和解决、保险福利的提供、薪资发放等。    就招聘渠道而言,招聘广告的设计和投放如何创新是值得深思的创业项目,而招聘外包业务中如何提升外包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也是值得深化的创业项目。招聘中的背景调查这个项目更加值得去斟酌和评估。对求职者背景调查这一创业项目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就背景调查这个创业项目而言,如下问题值得深思。
   1.背景调查的内容:学历真伪、学历的含金量(尤其是海外求学获取的学历)、身份真伪、经历真伪、工作经历中的绩效表现、道德品性等。
   2.背景调查的对象:中高端岗位、与雇主生死攸关的岗位、掌握组织重要信息的岗位等。
   3.背景调查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4.背景调查的途径:利用一些公开的信息和数据、实地走访、旧雇主的回访等。
   另外,人员甄选的方法和手段的开发和设计,也是潜在的重要的创业项目。比如某些岗位需要的特质——亲和力……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鉴别求职者的亲和力。
   四、“三創”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反思
   在专创融合的课程设计中,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可大力引入的教学方法就是调研法,让学生接近岗位实践,在调研中发现创业机会,并评估创业机会、进行可行性分析。专创融合于课程,最大的获益就在于发现的创业机会可以提炼为创意,为后续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大赛作品系统的来源以及创业孵化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师资
   在师资团队方面,注重专兼结合,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弥补学院派师资的不足。
   (三)创业实训
   提升校内外专业实训实践基地的作用,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管理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不削弱专业实习的同时,新增1~3个月的创业管理岗位实践时间,了解校企合作企业的创业历史以及在实习中发现创业机会,形成创业项目报告。
   (四)教学成果和延展
   由表可知,工作流程中不一定所有的环节都蕴含创业的机会,该课程专创融合的课程设计只是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岗位调研、在职人员访谈等方式去初探基于就业岗位的创业机会,而更多的基于就业岗位的创业机会有待于学生在往后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就业中去探索和发现。
   为总结和梳理专创融合于课程的教学成果,可后续完成下列工作:(1)专创融合的专业教材编写;(2)教学案例库,根据课程教学效果,编写学生创新创业案例;(3)课堂上发掘的创业项目参加创新创意或者创业实践大赛。
   参考文献:
   [1]杨万波.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以《药品市场营销技术》为例[J].吉林教育教研,2016(9).
   [2]龚仲幸.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融入学生课堂内外的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46).
   [3]颜燕,苏英.创业教育嵌入高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旅游教育管理,2011(9).
   [4]王美云.基于创业教育的《旅行社运营实务》课程设计[J].现代交际,2016,8(438).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