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过去那套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新形势下,构建适应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对高校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诚信;新时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2-02
   我国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视诚信教育。新时代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诚信教育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很多诚信缺失现象的频繁发生,不断干扰和影响大学生的心灵健康。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探讨,可以说是目前大学思想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教育内部存在偏颇
   目前,国人仍比较重视考试科目的分数,也因此非常重视考试课程的学习,但是对非考试的德育课程比较忽视,普遍存在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进入大学后,高校对德育比较重视,但是因为很多观念,学生已经在中学先入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效果不佳。(1)从内容上看,诚信教育和政治教育概念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以为政治教育就能达到诚信教育的效果。(2)从教育队伍来看,往往有些教育者、或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诚信缺失,教育者有的只能课堂上要求学生,但自己却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另外,高校教育体制内的诚信缺失也非常普遍,大学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这对他们都是无言的教化。(3)目前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改善大学生诚信的评价体系。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某种程度上,父母希望把孩子塑造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因此,很多父母往往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很多父母自己本身也短视近利、追求物质、成名,因而很多父母往往不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而是以考好分数、上好大学、有好工作、将来能赚钱作为成功的价值标准,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孩子从小价值观被扭曲、重分数轻道德,形成了高分低素质的现象,因此撒谎欺骗也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其次,很多父母言行不一,只要求孩子,自己却经常撒谎、欺骗别人,这些都在无形中使孩子受到了不良影响。
   (三)功利主义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风气的熏陶下,面对着金钱和权利的诱惑,人们的道德底线逐渐降低,有的人通过以权谋私和弄虚作假获取非法利益,更有甚者把不诚信行为当作谋生的手段。”[2]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诚信监督体系,因此,很多坑蒙拐骗的现象不断出现,如逃税漏税、假产品、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毒奶粉事件的发生,不断摧毁人们内心深处对诚信的渴望,这些不诚信的恶劣风气不断侵蚀学生正在形成的诚信价值观,很多大学生本身对诚信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形式化的模式,如今社会上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特别容易误导他们,使他们不能有效建立诚信品质。
   二、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策略
   (一)加强大学诚信教育
   1.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很多大学生很在乎成绩和分数,在乎综合测评及各种荣誉证书,也很忌讳受到惩罚,因为这些最后都会纳入他们的档案袋,对他们就业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影响。很多高校已经具备各种奖惩制度、档案管理、评价体系,但是对于大学生诚信管理和评价体系至今没有落到实处,因此,诚信教育效果不佳。鉴于此,期望高校能建立学生诚信管理体制,落实诚信评价体系,保存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规范记录,最好实施网络管理,方便今后的查询。毕业时,这些资料一起纳入成绩单,用人单位可以依此考量。如此,把诚信和学生的就业乃至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自然会自觉、自律地遵守诚信规范。
   2.加强高校诚信教育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坚持讲“诚信”和“诚信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问题不仅关乎国民的道德素质,更关涉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高校诚信教育可以形式多样化,课堂教育只是一个途径,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社团活动、墙报宣传栏、知识竞赛、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形式进行诚信教育。学校也应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获取宝贵经验和教训,从而自觉规范诚信行为。
   老师和家长应经常沟通交流,让父母、老师真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帮学生及时纠正恶习。
   3.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和诚信查询系统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是提高其自律意识的一种方
  法,及时修订和完善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则是健全他律制度的一种手段。”[3]如果严格执行失信惩罚制度,有了强有力的失信惩罚制度,自然能警醒学生。因此,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很多学生自然会由不自觉的诚信转为自觉诚信,不然风险太大。(1)学校应结合时代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诚信的体系,让学生方向明确。(2)建立大学生信用查询系统,将大学生的诚信管理和综合测评及各种荣誉密切结合,对诚信良好的同学给予相应奖励,对诚信缺失记录在案的同学给予惩罚,并记录在档案里,方便用人单位或者相关部门查询学生诚信记录。    (二)重视家庭道德教育
   当今很多学生不诚信,除了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之外,最直接的、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家庭教育上。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上说:“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適当基础。我国人漠视幼稚时代之重要,学校教育耗费精神,纠正幼稚时代之不良态度、习惯、倾向,可谓事倍功半。”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不少学生都有经常撒谎、不守信用的坏习惯,这是由于某些家庭不良教育方式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诚信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
   1.言传身教,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家长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平时应严格要求自己,任何事情都言出必行、言必有信,在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为孩子树立诚信的好榜样。古代“曾子杀猪教子”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因此,如果父母能严格自律,身体力行做到诚信,那诚信就像一粒种子,悄悄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让孩子深深地体验到诚信的可贵,为孩子诚信养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经常交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思想、行为
   当孩子撒谎、不诚信时,不要轻则批评,重则打骂,应该深入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了解道理而撒谎,只要和孩子好好讲道理,就可以避免孩子再次犯同样的错。如果是孩子不小心或故意撒谎,则不仅需要讲道理,还需要举那些撒谎不改而得恶报的实例,让他们明白如果不改,以后也会有如此的结果,他们也会因为不希望得到不好的结果而有所节制。
   (三)加强社会诚信教育
   1.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教育
   众所周知,传媒和舆论能够极大地起到宣传、教化作用,能帮助人们拨乱反正,能广泛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等途径,大力宣传“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价值理念,不断诠释“民无信不立”的真谛,通过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普及,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建立诚信的品质。
   2.诚信法规建设要与时俱进
   在诚信人格建设方面,法律具有重要地位。[4](1)增加诚信方面的相关条文,明确规定诚信的内容、原则,让诚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律的权威保障诚信落到实处。(2)诚信法规建设要与时俱进,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那些表象,而真理法则从未改变。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法制建设也应该因应时代变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更新完善诚信法制建设,使诚信法制建设能够顺应时代趋势,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观,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诚信的人格。
   3.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有的已经能自觉、主动地建立诚信品质,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建立诚信品质。当这些没有建立诚信品质的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他们不会违背诚信规范。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往往这些同学就会同流合污,甚至做出背信弃义、铤而走险的行为。因此,如果能完善诚信监督体系、舆论监督体系,违背诚信规范的学生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批评,这无疑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对就业、工作、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一种监督体系的制约下,大学生能认识到失信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建立诚信品质。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新时代的诚信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最后才能主动、自觉践行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王超泽.论语[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
   [2]叶佳,曾贤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6):35-37.
   [3]马军党,张秀玲.试论高等学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创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2):142-145.
   [4]张大方.诚信体系建设与约束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3(10):21.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