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融合时代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深入,我国也正式迎来了信息融合时代,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在信息融合时代下,以往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要求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如何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校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对信息融合时代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    键   词]  信息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26-02
   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普及与应用,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得非常迅速,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信息融合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标志着信息融合时代的正式来临。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愈发尖锐,这也使许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培养后,往往无法顺利就业,而且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其原因在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普遍采用泛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而且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没有与对应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再加上艺术设计类专业长期存在重“道”而轻“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这些原因都导致艺术设计类人才无法适应信息融合时代对该类人才的能力要求
   一、信息融合时代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要想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泛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需要体现出产教融合这一教育理念,在产教融合教育理念中,需要突出学校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关系,学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需要以产业为服务对象,为产业输送其所需要的艺术设计类人才,而这就需要学校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充分运用信息融合技术了解产业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学校能够进行产、学、研结合,以此实现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协同化培养,进而使学校与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双赢。信息融合时代下,学校需要借助于信息融合技术,以产教融合这一教育理念为依据,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进行重新塑造,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实现协同化。现阶段,信息融合趋势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转型,这也使企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且呈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而对高校来说,应以就业作为目标,使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使专业设置得到科学的优化,进而为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环境。
   二、信息融合时代下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策略
   (一)打造一支复合型的师资团队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优秀教师匮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对其他知名院校在师资团队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借鉴,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校内及校外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同时还要加强与合作企业中的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其他院校中的教学骨干等进行整合,以此打造一支复合型的师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打造中,需要凸显出其能力建设和素质建设,使高校的师资力量既能够对艺术设计类人才进行理论教学,也能对艺术设计人才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在校内师资团队中筛选出一批发展潜力大、专业能力强的新进教师及青年教师,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这些教师能够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发挥带头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实际教学中,高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对师资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校内专职教师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能够发挥主要作用,而校外兼职教师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则能够发挥辅助作用,这样便可在协同育人机制下实现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深化专业内涵,构建专业群格局,打造专业特色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高职院校在对艺术设计类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以地方为立足点,以产业为服务对象,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塑造其自身特色。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通过信息技術的应用来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国际发展形势,并对国外其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情况,关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设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以此实现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同时,在人才培养环节需要注重协同创新,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形成专业群格局,专业间形成覆盖设计行业产业链的形态,针对信息融合时代对媒体创意、设计表达、信息产品、媒介传播各领域的人才需求形成全方位覆盖,专业群构建应打通各个专业壁垒,形成协同培养,人才培养贯穿信息融合时代的各媒体岗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了解产业需求,积极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中则要分成能力、知识与素质这三个主要模块,将信息融合时代下的前沿技术、知识点、企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岗位需求以及技能要求等融入具体课程中,使艺术设计类专业能够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进而实现生产和教学之间的相互融通。高校需要在信息融合时代下对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进行敏锐的洞察,以此对相关专业进行设置,使艺术设计类专业能够实时对接相应产业,从而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在培养上能够始终符合产业发展要求,进而使专业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建设,使专业设置更具产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需兼顾“道技结合”,遵循“三个并重”原则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高校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以此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能够兼顾“道”与“技”之间的结合,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来准确把握产业需求,并以此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上的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能够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来分析区域经济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色,以此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能够充分体现出区域经济和产业所具有的发展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还要遵循“三个并重”原则,即技能和素质并重、科技和艺术并重以及就业和毕业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得到高质量的培养,并真正满足信息融合时代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四)积极改革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高校必须要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岗位要求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积极改革,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对应的岗位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来对教學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设置的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此培养出创新型和技能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在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提升,提高其就业质量,整合艺术设计类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能够向着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靠拢,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社会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并依据产业岗位的具体内容、技能与素质要求,对教学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改革,总结和归纳改革成果,从而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真正与产业相接轨。
   (五)建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高校需要加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利用QQ、微信、APP、微课等多种渠道来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建设,使该专业在教学资源上能够实现共建互享,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中,需要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中融入资源库建设,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能够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辅助功能,使艺术设计类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在线学习,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网上测评,从而全面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发挥信息融合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并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更具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六)改进毕业设计模式,推行四位一体化
   在毕业设计中,应由校内外双导师来担任毕业设计教师,以此指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对毕业设计主题进行确定时,需要确保主题具有前瞻性和研究性,同时还要是真实项目,在毕业设计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中融入市场信息调研、艺术方案分析与设计、艺术定位、设计答辩等内容,使艺术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应用信息融合技术,进而使设计创意能够结合到功能设计当中,并最终将设计作品产品化,通过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系统性培养,兼顾艺术类人才的就业质量和人才推荐,才能使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工作更有针对性。
   (七)搭建信息融合平台,实现产学研结合
   在信息融合时代下,需要确保专业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产学研融合,开展项目式设计。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共同搭建信息融合平台,并通过该平台来进行人才培养,实现生产与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同时,高校还要和企业共同联手,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及技术服务,以此促进产学研结合,打造协同育人基地,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在校企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培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融合时代的来临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速度不断加快,各产业也由此快速升级换代,与此同时,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但目前高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却很难与产业相接轨,从而造成该专业人才出现就业困难问题。对高校而言,必须要将地方作为立足点,将产业作为服务对象,积极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及产教融合等教育理念,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所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能够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艺术设计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0-133.
   [2]张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89-93.
   [3]谷彦彬.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2005(11):74-76.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5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