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教育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教育形式,它要求我们打造生态课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成才成人平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教材资源的挖掘、师生和谐氛围的打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推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等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这对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高效的、有益的。
  【关键词】教材;和谐;合作;个性;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011-02
  【本文著录格式】吴荔娜.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2020,19(03):11-12.
  所谓“生态课堂”,是指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师生双赢的课堂形式。这要求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尤其要重视以下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运用。
  一、向教材挖生态课堂的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小学生成长的心理历程和其可接受知识的程度,每篇课文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入选课文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带来的情感冲击是巨大的,对学生的道德体验是深刻的,因此,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挖掘教材的生态资源,营造生态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名为写雨,實为写秋,通过描写秋之雨来展现秋天的奇特、秋收的景色,从而引出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我让学生抓住作者如何写“秋雨”,尤其是作者对秋雨的印象(即每一段的开头),又让学生结合当地刚刚下过的秋雨,通过两者的对比来感悟秋天的变化,从而得出一场场秋雨使秋天变得越来越美丽。这里,课文中作者对秋雨的描写与现实中学生对秋雨的感悟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最后的结论不约而同——秋雨使秋天越来越美丽,人们对秋的热爱越来越浓厚。由此,学生通过对课文有关秋雨资源的挖掘,主动探索和感悟现实秋天的美丽,从而盼望着秋天的到来,盼望着秋天的收获,爱秋之情油然而生,生态课堂由此诞生。
  二、向和谐要生态课堂的氛围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更是如此,没有量的积累谈何质的变化。生态课堂的构建是建立在长期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师的“教”必须在学生“学”的支持之下,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教”的引导之下,二者和谐共生、合作共赢,这样的课堂才会“教学相长”“教学相融”。因此,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向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关系要良性的互动氛围。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叶圣陶的一篇游记,这里既有生字、生词的读写任务,又有感情的朗读任务,更有通过领悟作者课文的写作方法,画出双龙洞游览示意图的任务,可谓任务繁重,这对师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为减轻教学任务,减少师生矛盾,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按照文中的浏览顺序,将双龙洞的各种景观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播放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时而让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图片,时而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勾勒出双龙洞的游览示意图,这比单纯的说教强太多了,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通过讨论、分享环节,又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师生关系更进一步,教学和谐共生的景象逐渐显现出来,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提升许多。
  三、向合作要生态课堂的质量
  合作交流是小学语文高效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现代社会下,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合作交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它要求合作小组在小组长的引领下,通过合作交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智慧优势,学优生带动后进生,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态课堂下,不仅小组内部各成员要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贡献集体的智慧,小组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流,通过展示小组成果,取长补短,以实现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因此,要学会向合作要生态课堂的质量,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交流和小组之间成果的展示,凸显生态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的主旨是欣赏叶子外在美,感悟叶子内在美,懂得美之内涵,学会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之人。为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各小组之间以竞赛的方式寻找叶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通过辩论“什么是真正之美”,理解形式美与内容美、外在美与内在美,小组内部讨论很热烈,小组之间辩论很激烈,竞争意识很强烈,不论是引用名言警句来证明,还是用事实胜于雄辩的方式说服对方,无不指向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学生纷纷向往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学生合作交流的潜力是很强大的,教师要善于给予他们合作和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在交流中展现生态课堂的质量与实效。
  四、向个性要生态课堂的活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教育的方向,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和为谁立德、为谁树人,这是生态语文课堂必须要考虑的终极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梦的应有内涵,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为实现中国梦立德树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立德树人。而实现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德才兼备的劳动者为之做强大的人才支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是多方面的,是全方位的,生态课堂培养的人才不是千篇一律的“商品”,而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成才成人成功”的学生。因此,要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向生态课堂要生机要活力。
  例如《会摇尾巴的狼》,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狼性是不会改变的,尤其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学会识破一些坏人的花言巧语,揭穿其欺骗的图谋。如何通过纷乱的表象认识背后的本质,这是教学的难点。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文中羊和狼的对话较量,通过较量,引导学生说一说老山羊通过哪些方式识破了狼的本性。接着,我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让学生观看狼和羊较量的片段,继续引导学生认识狼对待羊的各种表象,得出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等环节,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也许有时他们对现象和本质分辨不清,也许有时他们的评论显得幼稚甚至可笑,但每个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这就是成才,这就是成人,这就是成功,这就是个性培养的魅力。因为,每个学生的体验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感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认识是不同的,每个学生成才成人成功的过程也必然不同,因此,要敢于向个性培养要生态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放在第一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方法,向教材要资源,向和谐要氛围,向合作要质量,向个性要活力,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真正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坚信生态课堂的明天就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庄瑾.建构充满“原生态”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4(19).
  作者简介:吴荔娜,女,1979年生,福建仙游人,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0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