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地区林下栽培灵芝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峨眉山地区从不同的灵芝种质资源、栽培基质配比、定植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朵型较大的灵芝种质资源ZL81林下栽培时,生长周期较短,为114 d,产量较高,为69.53 g/(kg·袋);使用配方为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芯15%、麥麸8%、石膏1%、石灰1%的菌袋进行林下栽培时,产量最高,为71.3 g/(kg·袋),多糖含量为1.02%,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83%。采用菌棒横竖交叉为2层摆放的定植方式(第2种),产量为76.23 g/(kg·袋),优于将菌棒平铺的定植方式(第1种);2种定植方式栽培出的灵芝多糖含量相近,第1种定植方式三萜及甾醇含量优于第2种,为1.05%。
关键词 灵芝;林下栽培;产量;有效成分;峨眉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2-01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2.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Cultivating Ganoderma lucidum under the Forest in Emei Mountain Area
YAO Ke, HE Li-ming,YU Meng-yao et al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Fungal Medicine Institute,Fungal Medicine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Sichu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Quality and Innovative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Chengdu,Sichuan 610041)
Abstract In the Emei Mountain area,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Ganoderma lucidum under the forest were studied from different Ganoderma lucidum germplasm resources, cultivation substrate ratio and planting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using the larger flower type of Ganoderma lucidum germplasm resource ZL81 under the forest, the growth cycle was shorter for 114 days, and the yield was higher at 69.53 g/(kg·bag).When using the formula with 40% cottonseed hull, 35% wood chips, 15% corncob, 8% wheat bran, 1% gypsum and 1% lime, the highest yield was 71.3 g/(kg·bag),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1.02%, and the triterpene and sterol content was 0.83%;the method of planting rods crossed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for two layers (the second method)could produce 76.23 g/(kg·bag),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e method of planting rods flat(the first method).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Ganoderma lucidum cultivated by the two methods was similar, and the triterpenoids and sterols content of the first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method, which was 1.05%.
Key words Ganoderma lucidum;Understory cultivation;Yield;Active constituents;Emei Mountain area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bs:Fr.)P.Karst][1]是我国历史上传播较广泛的中药材之一,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抑制癌细胞的活性及增强免疫力等,许多研究证明灵芝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其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的含量[2-4]。目前灵芝主要依靠棚内人工种植栽培成本较高,且长期棚内种植易出现病虫害,从而造成灵芝品质降低。
我国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施行的退耕还林政策,使得我国林下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而灵芝形态优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普研学价值,利用林下优良的自然条件仿野生栽培灵芝,不仅还原了灵芝的原始生长环境,也不单独占用土地资源,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不仅能保证灵芝的品质,也能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业。目前,我国对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研究较少。该研究从不同的灵芝种质资源、栽培基质配比、定植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5-9],为灵芝产业的继续发展助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峨眉半山七里坪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平缓,无地质灾害风险,适宜灵芝林下栽培。
1.2 灵芝林下栽培
1.2.1 栽培方式。
袋式熟料林下栽培,栽培菌袋规格17 cm×33 cm×0.03 cm。
1.2.2 菌袋的制作。
按配方計算出具体的用量,称取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干净、干燥的原料。将称好的棉籽壳、玉米芯用水发透后。再将其他原料混入其中拌匀。栽培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65%~70%。拌料后堆沤3 d。装料时松紧适宜,每袋装干料约500 g。
将装好的菌袋分层码在高压灭菌锅内,121 ℃灭菌3 h。待菌袋冷却至室温后接种。待接种完成后将菌袋转移到已消好毒的发菌室培养至菌丝满袋。发菌室温度控制在23~26 ℃为宜,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适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2.3 出芝期管理。
1.2.3.1 作畦。
在林荫下挖地做高畦,畦宽2.0~2.5 m,长短距离以树与树间距离灵活决定。做畦前应把畦面土翻起,敲细。畦面底提前使用生石灰铺撒一遍,阳光暴晒3~5 d后用水浇湿。畦面旁边需挖20~30 cm深的水沟便于排水用。
1.2.3.2 定植。
待菌丝满袋后,选择晴天,脱去表面菌袋,以特定的定植方式整齐摆放于畦面,菌棒间用土充实。菌棒上覆土厚度2~3 cm,刮平畦面。
1.2.3.3 开片期管理。
子实体开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5%。在芝盖分化前要进行梳芝,控制每一组菌棒上灵芝的个数为2~3朵为宜,及时去除弱柄畸形芝。出芝期间,如遇温度高于35 ℃,可适当喷水加湿降温。
1.3 试验方法
1.3.1 筛选适合林下栽培的灵芝资源。 选用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菌类药材研究所保存的灵芝菌种,编号分别为ZL13、ZL81、ZL86。将3株不同灵芝种质资源分别制成菌袋在林下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的灵芝种质资源林下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形态、生长周期及产量。
1.3.2 栽培基质的配比对灵芝林下栽培的影响。
选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为主要原料设计5个栽培基质配方(表1),分别制成菌袋,并接种灵芝菌种ZL81后,进行林下栽培试验,比较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灵芝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1.3.3 不同定植方式对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影响。
选用同样的基质配方制成菌袋后,接种灵芝ZL81菌种,在林下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在定植时,脱去菌袋,分别以6个菌棒为一组,横竖交叉为2层,整齐摆放于畦面;6个菌棒为一组,平铺为1层,整齐摆放于畦面,其中组与组间间距为10cm。比较不同定植方式对灵芝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以上试验均于同一地点,分批次于每年3月制袋,4—5月在林下覆土栽培。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每小区覆土栽培30袋。用Excel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适合林下栽培的灵芝种质资源
野生灵芝资源在四川地区分布广泛。经林下栽培后,发现ZL13、ZL81、ZL86不同灵芝种质资源形态学差异明显,产量不同。由表2~3可知,3个灵芝种质资源在林下栽培时生长周期相近,产量不同,但都具有典型的赤芝形态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子实体大小不一,菌柄长度差别明显。其中灵芝ZL81子实体菌盖直径大,菌柄较长,第一潮子实体产量为69.53 g/(kg·袋),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生长周期最短为114 d,因此灵芝ZL81较适宜林下栽培。
2.2 灵芝林下栽培最适基质的配比
采用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制作菌袋后进行林下栽培,发现不同栽培基质配比的菌袋脱袋覆土林下栽培后,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表4)。使用配方4(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石灰1%)的菌袋林下栽培后获得的第一潮子实体产量最高,为71.30 g/(kg·袋),其子实体品质也得到保证,多糖含量为1.02%,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83%,分别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0]规定含量高13.3%、66.0%。
2.3 灵芝林下栽培的定植方式
由表5可知,菌袋采用不同定植方式定植覆土栽培时,不同的摆放方式对其产量、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第1种定植方式(菌棒横竖交叉为2层摆放)栽培出的灵芝产量优于第2种定植方式(菌棒平铺为1层摆放),为76.23 g/(kg·袋),相较于第2种定植方式产量提高了8.2%;2种定植方式栽培出的灵芝多糖含量相近,分别为1.03%和1.02%;第1种定植方式栽培出的灵芝三萜及甾醇含量优于第2种定植方式,为1.05%,相较于第2种定植方式含量提高了25.9%。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选用了3份不同品种的灵芝作为试验材料来进行林下栽培,结果表明只有ZL81较适宜林下栽培。林下栽培是在较原生态的环境里生长,主要生长过程中没有较多的人为保护措施,所以灵芝在林下覆土出芝时,容易遭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导致灵芝形态受损,产量降低。往后应加强选育抗病虫害、朵型较大的新品种,从源头出发,提高灵芝林下栽培的产量及品质。
林下栽培的灵芝生长所需的营养主要靠袋料基质供给,基质配方为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石灰1%,即以棉籽壳和木屑相互配比为主料且加入比例相近时,灵芝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超过了药典规定指标。
灵芝菌棒在覆土栽培时,有别于棚内栽培。主要体现在菌棒脱袋后入土时以不同定植方式定植,将菌棒横竖交叉为2层摆放时,其产量比以1层菌棒摆放时要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强化了营养的供给,使得灵芝的产量增加,其有效成分中多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三萜及甾醇的含量提高较多,原因在于由于菌棒垒放时,木质素含量增加可能会促进灵芝三萜含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从灵芝菌种、培养基质及定植方式3个方面着手研究可以在林下培育出产量高且品质优的灵芝。采用灵芝林下栽培技术,不仅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还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可能有效地提升灵芝的市场价值,创造更多的收益,促进川产中药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96.
[2] 吕文辉, 张源.灵芝的药用价值[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8,10(4):71.
[3] 张瑞婷,周涛,宋潇潇,等.灵芝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8-19,22.
[4] 覃晓娟,何忠,仇惠君,等.不同产地仿野生生态栽培灵芝主要活性成分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16(7):73-74,78.
[5] 高英旭.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8,47(3):9-12.
[6] 杜忠伟,胡志强,亢学平,等.不同灵芝菌株林下仿野生栽培对比试验[J].食药用菌,2018,26(2):96-98.
[7] 于海龙,郭倩,杨娟,等.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3):100-104.
[8] 饶火火.仿野生灵芝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6):32-33.
[9] 周逢旭.灵芝袋料仿野生栽培技术[J].生物学杂志,1997,14(2):28,35.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1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