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多路径突破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基础。高中物理包括很多概念,其中有一部分概念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直接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当认识到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做好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借助多种路径,开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工作,不断突破物理概念教学的困境,使学生扎实掌握物理概念,为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路径;困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5-0076-02
  引 言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分析与解答物理试题时错误百出,物理学习成绩提升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从概念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寻求突破,结合具体物理概念,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降低物理概念学习的难度,使其切实打牢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以及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结合生活情景,开展概念教学
  高中物理涉及很多概念,其中“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重要纽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因此,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加速度”这一重要概念,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一方面,借助生活情境,巧妙引入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情景,如甲、乙两位学生参加长跑比赛,刚开始,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最终乙先到达终点,请学生分析原因。显然,乙在比赛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比甲的速度变化快,在相同时间内,乙的速度很快超过了甲的速度,所以会先到达终点。这里所说的“速度变化得快”,就是指“加速度”。另一方面,做好概念的深入剖析。在学生对加速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和学生一同剖析加速度。由以往所学可知,速度是矢量,而“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的变化快慢,其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显然也为矢量。加速度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速度的变化量、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因此在比较加速度大小时,教师应当认真把握这两个因素,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并不代表其加速度也越大;物体速度的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也不一定越大,因为还需考虑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二、运用物理实验,开展概念教学
  物理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教学工具,做好相关概念的教学[1]。“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概念。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思考热情,可以运用物理实验进行该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中可以分别使用小玻璃球、小羽毛、软木塞,从同一高度落下,要求学生记录三者落地所需的时间,显然,小玻璃球最先落地,而后是软木塞,最后是小羽毛。然后,将三者放入牛顿管中,将内部的空气抽干净,重新进行实验,学生会观察到三者同时落地。究其原因在于此前的实验主要受空气的影响,而牛顿管中没有空气,所以三者同时落地。最后引出“自由落体”这一概念,即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上述实验,可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自由落体运动,同时为学生认真剖析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即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规律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也同样适用。
  三、应用相关问题,开展概念教学
  “平抛运动”是物体一种重要的运动类型,是高中物理學习的重要知识点,在高考中多有考查。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平抛运动分析相关物理问题,应注重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平抛运动”这一概念。一方面,教师在讲解“平抛运动”时,可以提出以下有趣的问题:“一只松鼠看到一位猎人的枪口水平对准它,为避免被击中,松鼠准备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正当松鼠自由下落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忽略空气阻力,请思考松鼠能否逃脱?”分析这一问题时,学生需要分别分析松鼠的运动轨迹以及子弹的运动轨迹。其中,子弹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松鼠也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显然,在竖直方向上,子弹和松鼠处于同一高度,所以松鼠无法逃脱。期间,子弹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上述有趣问题、引入“平抛运动”这一概念后,与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即物体做平抛运动时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①初速度不为0;②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其中,平抛运动的时间,仅由下落高度h决定,与水平初速度无关。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水平初速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概念教学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是高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场强度”通过比值为电场强度进行定义。“电场强度”的定义并不难记忆与理解,但是由于电场强度无法用肉眼观察,因此,为了方便研究电场强度,人们引入了“电场线”这一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两个重要概念,使学生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考虑到两个概念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两个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使学生认识到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同时,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假想出的。另一方面,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即向学生展示不同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如正电荷、负电荷以及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充分掌握电场线的性质,认识到电场线的疏密可以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同时能根据电场线的走向判断电荷的正负。另外,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以下习题,要求学生思考解答: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则(   )。
  A. 电荷P带正电
  B. 电荷P带负电
  B. 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D. 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
  该题目是对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两个概念的理解进行深度的考查。通过回顾不同电荷的电场线方向与分布,可知电荷P带正电。由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疏密之间的关系可知,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因此正确选项为A、D。
  结 语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教师应当结合讲解的物理概念,灵活运用生活情境、物理实验、相关问题、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以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朱良宏.展开多元对话 提效物理概念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6):39-40.
  作者简介:朱浩然(1976.8—),男,广西岑溪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2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