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赏型羽衣甘蓝及其栽植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羽衣甘蓝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具有观赏性的植物。综述了羽衣甘蓝的生物学特性,对常见的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及观赏型羽衣甘蓝的栽植技术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观赏型羽衣甘蓝;生物学特性;栽植技术
  羽衣甘蓝原产于地中海至欧洲北海沿岸,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现今在英国、德国、美国和荷兰广泛种植,品种繁多。我国引种繁育时间较短,近些年才从荷兰、日本等地引入[2]。羽衣甘蓝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因此一般作为蔬菜进行栽培。由于很多的羽衣甘蓝品种色彩斑斓、形态特异,所以被广泛用作观叶植物,用于公园和花坛等环境景观的布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2]。现对观赏型羽衣甘蓝的主要栽植技术进行介绍。
  1 羽衣甘蓝的生物学特性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也称牡丹菜、海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为甘蓝种的一个变种,接近野生种[3]。因其叶片散生,既不形成花球,又不形成叶球,也称羽叶甘蓝。
  1.1 形态特征
  羽衣甘蓝为2年生草本植物,在栽培繁育时,于第1年形成莲花状叶丛,株高30~40cm,经冬季低温春化后,于翌年春天抽薹、开花、结实,开花后株高可达150~200cm[4]。茎生叶为倒卵圆形,叶面光滑,被有蜡粉。总状花序,小花20~40朵,异花授粉。角果,侧膜胎座,千粒重3~4g。主要园艺栽培品种有2类:红叶类,心叶呈淡紫红、紫红或雪青色,茎秆紫红色;白叶类,心叶呈黄白色、白色或淡黄色,茎秆呈绿色。
  1.2 生长习性
  羽衣甘蓝性喜冷凉气候,具有极强的耐寒性,能耐受短时-10~-15℃的低温。种子在3~5℃下可缓慢发芽,高于15℃发芽较快,在20~25℃时萌发最快。茎和叶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左右,能耐受短期霜冻,并且在温度回升后可正常生长。羽衣甘蓝对栽植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耐肥、耐盐碱,但不耐涝,黏壤土至砂土均可以种植,适宜的土壤pH范围为6.0~7.5。短日照植物,生长适温为20~25℃。花期4月,于5~6月采收种子,以种子繁殖为主,一般在7、8月进行播种。田间管理要求比较简单粗放。
  2 常见的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种
  常见的观赏型羽衣甘蓝品系主要有圆叶系(叶为圆形或微皱形,叶缘圆形或波浪状,耐寒力强)、皱叶系(叶缘有细小的皱折,耐寒力比圆叶系稍差)、珊瑚状裂叶系(新形态的叶牡丹,叶面较宽大,叶缘有深裂的缺刻,形状似珊瑚分支,耐寒力极强,但变色较慢)、孔雀羽状裂叶系(叶缘缺刻比珊瑚状更细小,形似孔雀羽毛,耐寒性极强)等品种[5]。每个品系中的代表种详见表
  3 羽衣甘蓝的栽植管理技术
  3.1 育苗方式
  由于羽衣甘蓝种子较小,千粒重仅3-4g,并且后期用于布景时需要移栽,因此一般采用穴盘育苗方式进行栽植[7]。穴盘育苗有以下4个优点:一是出苗日期一致、苗大小整齊,植株健壮;二是植株根系能与基质网结形成结实的根坨,脱盘移植时不易伤根,提高移植成活率;三是移栽后无明显缓苗期,植株生长较快;四是利于规模化生产及管理,生产效率高[8]。
  3.2 播种前准备
  需选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的基质用于羽衣甘蓝的播种,如草炭+蛭石(体积比3:1)的混合基质,草炭+炭化糠灰+珍珠岩(体积比2:1:1)的混合基质。将混匀的基质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并使用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基质进行消毒。使用高床摆放穴盘,以便在雨季及时排水。播种前搭好拱棚架,覆盖遮阳网,准备塑料薄膜用于抵挡雨水冲刷,以提高出苗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3 播种
  羽衣甘蓝的观赏期从11月持续到翌年的3月,一般在7~8月播种。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可在8月下旬~9月下旬进行播种。播种在大棚或日光温室内进行,降霜前覆盖薄膜,做好保温。穴盘播种的程序包括装盘、压穴、播种、覆盖、浇水和覆膜。
  3.3.1 装盘。复配基质后,边搅拌混合边喷湿,以基质刚好能手抓成团为宜。将喷湿的基质装满穴盘,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向另一方拨动,使每个孔穴都装满基质,并保证各个格室清晰可见。在装盘时切忌用力压实,压实会导致基质透气性减弱,不利于种子萌发。
  3.3.2 压穴。将装满基质的穴盘每4~5盘叠放成一摞,并在每摞上放1只空盘,将盘均匀下压至深度达到0.5~1cm即可。
  3.3.3 播种。用人工或机械(如六针式播种器、全自动播种机)方式进行播种,每穴播1粒种子,避免漏播。
  3.3.4 覆盖。播种后,覆盖一层基质(0.5cm),并用刮板将多余的基质去掉。
  3.3.5 浇水。播种覆盖后的穴盘需及时浇水,采用喷壶或喷雾器浇水,喷洒时要轻而匀,需浇透水,以穴盘底部有水渗出为宜。
  3.3.6 覆膜。将已播种浇水后的育苗盘铺放到苗床中,然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在覆膜时,在育苗盘上放置小竹条,以保证穴盘与薄膜间有通气的空隙。
  3.4 苗期管理
  播种2天左右,胚根长出,此时用喷雾器喷湿苗床,温度保持在24℃左右。出苗后,及时将地膜揭去,防止形成“高脚苗”。子叶展开后,不仅要保持苗床温度,还需给予适当的光照,及时间苗和移苗补缺,保证每穴有1棵幼苗,并将苗床喷湿。当所有幼苗长出真叶并且高度约为4cm时,适当施用50mg/kg水溶性氮肥以使幼苗健壮。这之后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应适当控制水分,同时光照应充足。每7天施用50~75mg/kg氮肥1次。待幼苗长至4~6片真叶后,植株成形,此时需控制水分、加强通风、适当补充光照。
  3.5 移植
  待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可移植到营养钵中。选择合适规格的营养钵(如15cm×13cm),既保证能满足羽衣甘蓝生长需要,又不浪费基质。选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混合基质,可适当添加有机肥(如鸡粪)。移植前对基质进行消毒和杀虫(如加入20%克百威或地虫净颗粒混匀),用薄膜密封3天,然后去除薄膜晾置1周即可。移栽时营养钵中的土壤高度以接近子叶为宜。在上盆时,缓苗期需做好遮阳措施,防止小苗被日光灼伤失水死亡。   3.6 定植期管理
  定植初期,需要控制基质含水量,保持湿度在70%左右。浇水时把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以利于植株根系的伸展发育。
  定植期羽衣甘蓝幼苗生长迅速,对肥水需求量较大,需及时补充肥水。定植后1周左右,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每周施肥1次;当羽衣甘蓝冠径达到20cm后,施肥周期延长至半个月,主要施加磷、钾复合肥,施肥后及时浇水。
  定植后需定期稀盆,以防植株生长过快,叶片互相遮蔽,导致下部叶见光少出现黄化或发生病害,一般每月稀1次盆,稀盆时及时去除长出营养钵底部的根系。
  3.7 出圃
  观赏型羽衣甘蓝的出圃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出圃时,保证植株冠幅达到30~35cm,株型整齐,颜色均匀。
  4 病虫害防治
  4.1 常见病害防治
  羽衣甘蓝抗病能力强,病害较少,主要防治霜霉病、黑斑病及菌核病等病害[9]。这些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详见表2。
  4.2 常见虫害防治
  羽衣甘蓝易发生的虫害有菜蚜、斜纹夜蛾、菜青虫等,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清除,将会极大地影响观赏效果[10]。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措施详见表2。
  5 预防早抽薹
  羽衣甘蓝的最佳观赏期一般从11月中下旬持续到翌年3月,随着春天温度的升高,羽衣甘蓝植株会逐渐抽薹,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因此,延缓或者抑制羽衣甘蓝抽薹,将会大大提高其观赏价值,延长观赏时间,增强春季羽衣甘蓝的观赏价值。在羽衣甘蓝的培育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延缓其抽薹:①选育晚抽薹品种,如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耐冻性强、晚抽薹品系——冬春系列。②推迟播种期,调整羽衣甘蓝播种育苗的时间,从7月底~8月初调整到9月上中旬,在幼苗长到7~8片真叶时進行定植。③合理施肥,定植期施足基肥,667m2施加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及三元复合肥80~100kg作为基肥。④喷施植物激素:2月底~3月初时,结合浇水给羽衣甘蓝植株喷施1000~2000mg/kg的青鲜素溶液,均匀喷湿全株叶片。
  (收稿:2019-07-23)
  参考文献:
  [1]赵秀枢,李名扬,张文玲,等.观赏羽衣甘蓝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1):141-148.
  [2]张淑梅,高慧.日本羽衣甘蓝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8,20(2):133-135.
  [3]陈俊愉,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4]王洪兴,邱李梅.羽衣甘蓝的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01):60-61.
  [5]赵华渊,李莹莹.羽衣甘蓝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96-97.
  [6]解莉楠,丁兵,李玉花.羽衣甘蓝新品种‘红罗裙’和‘白罗裙’[J].园艺学报,2007,34(4):1071.
  [7]张艳.羽衣甘蓝的园林应用及其穴盘育苗技术[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01):48-50.
  [8]王合芳.羽衣甘蓝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1(13):17-18.
  [9]王鑫.北方地区露地羽衣甘蓝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05):32-33.
  [70]黄寅玲.孟宪粉.曹忠顺.羽衣甘蓝虫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6(02):26.
  作者简介:汤阳泽(1990-),男,湖北省黄冈人,汉族,博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新优园林植物品种的引种、快繁、应用和推广,植物促生菌菌剂开发与应用,黑臭水体生态修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5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