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版图”再认:基于具象地理空间的身体提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版图不再先于地图,也不会比后者更加长久。相反,是地图先于版图——这就是拟象的进程——是地图产生了版:图。”①在这个“合成图像”如此泛滥的时代,此种颠倒关系显得尤为直观,人们似乎不再对真实地理空间的“版图有所期待。虚拟的电子地图成为更加切合人类感知的范式,这种“速度的暴政逐渐剥夺了人类直观感受的能力,并以强大的吞噬性正在重塑人们的感官系统。然而,即使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电子地图也并非现实世界的真实映照,因为在真实的地理空间中,视域并非如地图那般平面而固定,“版图”的再认亟待进行。
  近年来,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基于对一系列具象“地理空间”的实地考察,如“四川齿轮厂”“德国波恩流浪者中心”“乐山大佛”“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等,发起了关注地域性文化差异的现场艺术项目。项目聚焦于多种艺术形式和现场行为在真实地理空间的情境式扩展,以及让此种扩展在真实的“版图”上展现出来的方式,以新的方法:论建构蕴含多元社会一文化价值的,具有“空间一地理意识”的项目实践机制。从社会场域到历史遗迹,再到文化场所,此种身体提喻式的原发性实践引发了对社会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勾勒了现实主体对人类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感知路径。
  马歇尔·莎琳曾言:“不存在无暇的感知。”②对于在特定剧本中进行主动识别和搜寻的现实性主体来说,“纯真之眼”就如同形式主义的自我指涉一般,被更为复杂的系统分析所取代,“艺术地理学”式的研究范式被运用于“物一形式”的感知激活中,这是“地理空间”所带来的“知觉扩张”。在“四川齿轮厂”的项目实践中,参与者们勾勒了两种主导路径:搜寻物件所呈现的形象化逻辑和身体姿态的荒野式表达,两种实践机制分别基于搜寻和置入的方式重构着“遗留物一空间”的视觉性情境。
  覃庆未的《墓地》以极具日常情感的鞋和衣物来回应被时代遗忘的现实问题,日常物的属性对抗着记忆的遗忘属性。郭俣的《熵状态》以旧物的双重显,现方式——实物与影像,激发了对真实与虚假边界问题的反思,话语的杂糅状态戏剧性地表征了不同主体的身份。在形象化的演绎逻辑中,处于历史维度中的搜寻者在“物一形式”的感知模式下激发了各自的注意力偏好,物件以陈旧、厚重又具有痛感的方式表征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经验。由此可见,基于真实社会空间的关照能让艺术形式的诸种要素获得一种广度,而非指向视觉形式的整一化表达。
  除了“物一形式”的感知带来的“知觉扩张”,”四川齿轮厂”项目尝试通过“介入事件”重新激活真实空间的原境性要素,实现主体对经验的再认。按照萨默斯的观点,人的视觉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空间是无内外、昼夜区分的,经纬线上一系列的点是排除了社会文化因素的抽象描绘,而以具象社会空间为依托的地理区域区别于理性的、人为的空间,这便是作为社会废墟的齿轮厂所带来的另一种感知方式:在“置入”式的肉身體验中,图像让行动可见,行动让感官在场。
  《探渊》是陈嘉和杨靠对于历史记忆的一次情感表达,是基于历史与现实弥合之处裂痕显现的物理性回应。“探”的行为显示出身体在场的救赎式自觉,同时也彰显着艺术家对肉身消耗的无奈。“沉重的肉身”反映了身体与泥潭之间的交错关系,这既体现为自我消耗,又隐射身份的追寻。与身体的焦灼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种诗性的表达。魏震将肢体的诗性特征带入残破的废墟,以动态的“肢体雕塑”回应沉睡的历史现场,需要思考的是,这种灵动与死寂的对比如何释放出动人的悲剧性力量?看似悲观的表象实则彰显着艺术家极力构建另一个诗学空间的愿望。
  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与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合作的破隔性项目“视场边缘”中,身体提喻式的感知获得了独特的显现方式:参与者以对文化空间的“僭越式”反思为前提实施了另一种“版图”的再认。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分配的”文化空间隐含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视觉建制,作为客体的自然标本被封闭、收容在固定的“橱窗”中,形成了空间政治的完美布局。基于此种感知系统的危机,“视场边缘”项目以“倾听”的方式挑战了人类视觉系统中被注意力压抑的集中性视场,尝试在真正可动的视野中生成“新的观看”,为认识论和感受域之间的嫁接提供了参照性文本。
  此次展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空间的生成方式、观众的接受模式,以及学科的融合视野。作品在科学、自然与艺术的交合地带开发着流动的感知域:徐钰林用真实的体验重现具有回返性的目光;卜实在想象的自由维度下,挖掘着科学视角中感性的呈现方式;严俊雄通过改变“器具”的功能,探索着小说文本物化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乐山凤洲坝”项目基于对历史古迹的探寻勾勒了两种视域下的行动迹象——一种对话式的、超主体的移位状态。当肉身的尺度、姿势、朝向,以及控制力显现于现存的文化遗迹时,现今视域和初始视域的融合得以产生。此时,参与者并非单纯的“在场”,而是复杂的自我从经验中移位后达到全新视域的过程,这种移动的状态开启了身体的能动变形,实现了历史与现实、记忆与想象交杂的具象表达。
  四川大学美术馆的系列项目聚焦于异质的社会文化空间,以身体提喻的方式介入“地理空间”中的真实版图,实施一系列的原发性实践,不仅重新认识了经验性空间、场域以及事件,让隐性的社会文化因素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且使“感知”逐渐逃离经验的禁锢,实现了身体对空间的僭越式反思。
  在感官不断被景观建制所裹挟的今天,要夺回感知的主体性地位,便要使被动性的接受模式转换为批判性的“再认”。此种“再认”建立在有意识的感官逃逸之,上,四川大学美术馆的系列项目为“自我感官”的重新定位绘制了新的版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5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