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空间发展不平衡及区域协调发展统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本文运用2012—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样本数据,分为四大区域,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三方面对我国区域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测度,综合得出各区域发展度,东部率先发展地区相较于其他三大区域仍具有明显优势;测度了2012—2017年我国区域发展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区域协调度整体上在上升;最后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空间不平衡;区域协调;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1.5;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10-20-8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10.003
  1 引言
  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间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甚大。东部地区由于沿海的优势地理位置、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首先得以飞速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也不甘落后,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东北三省在新中国初期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迅速,为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北京(128 994元),最低的是甘肃(28 497元),相差达4倍有余。我国区域间不仅在经济上差异较大,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差异也十分显著,而且这些领域的发展并不一定和自身经济水平相一致。因此,全面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研究其经济水平,还应该重视其他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便陆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東部率先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而如何塑造切实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在区域发展的哪些环节重点着力?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以上事实,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的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水平,综合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度,旨在完善现有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2 文献综述
  区域均衡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认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所有非均衡状态都会趋于均衡,但是它的结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上,故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运用不多。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从社会分摊资本、需求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出发,认为仅仅对部分产业投资不能实现长期发展,主张各产业的全面发展以突破发展瓶颈。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认为资本供给和需求存在恶性循环,使得投资和储蓄能力减弱,为此要扩大市场规模,对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这些理论都重视投资的多元化,主张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国内对于区域均衡有诸多不同见解,多视角解读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梁春梅等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提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实现动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周云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制度的差异化设计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2]。在区域不平衡成因上,张瑞婷从历史、地理、国家政策、制度、体制六方面分析导致区域不平衡的原因[3];杜振波认为区域发展不同出于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原有经济基础积累差异、劳动者素质差异、产业结构层次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政府政策和发展战略差异、政府执政能力和城市发展水平差异[4]。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上,张荐华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5];孙志燕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区域间要素空间流动不均衡、先发展地区要素集聚效应明显、地区间经济水平和福利水平差异仍然很大[6]。除了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分析,不少学者也对我国区域发展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范振锐构建了一套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协调程度进行分析[7];曾珍香等在系统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分别构建了经济、社会和生态子系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求出三系统的得分[8];邓宏兵等对我国2012—2016年的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测度,研究得出我国整体协调性在波动上升[9]。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上,李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测度出河南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10]。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试图构架一个较为合理的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测度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度。
  3 区域发展度及区域协调度的度量方法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正面对并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基本公共服务及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又可细分为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科教文化水平、医疗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水平及生活生态质量等。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体系来分析区域发展度子因素,并综合得出一个区域发展度指数。区域协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统一标准界定各地区协调与否,也没有统一的衡量方法。目前对区域协调有三方面的认识:首先,它描述的是一种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的状态或过程;其次,区域是开放的,区域之间相互联系进而能形成区域间的交流互动;最后,区域能够可持续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差异逐渐缩小。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应包括两方面: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区域间的水平差异程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三个角度来构建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用Moran's I系数和水平值变异系数来衡量区域联系和区域间水平差异的协调。本文重点有3个:一是子系统权重的确定;二是区域联系和区域水平差异指数的计算;三是衡量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   3.1 区域发展度权重确定
  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研究较早、较为成熟,优点在于决策者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各权重,不至于出现权重与实际重要程度不符甚至背离的情况,但其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对决策者知识水平和经验丰富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实际应用中局限较大。客观赋权法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权重,因此权重的客观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使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使多个指标归为少数或几个维度,抹除数据间的相关性,并使其尽可能保留数据原始信息,能极大地提高权重的科学性。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公式如下。
  3.2 区域协调度的度量
  本文构建区域协调度的指标具体有两个:区域发展联系与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区域发展联系,即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度之间的联系程度,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整体发展的区域联系程度,以反映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即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度的离散程度,利用变异系数计算,从而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进行客观比较,以反映我国整体发展的协调程度。
  3.2.1 区域发展联系。Moran's I指数是最早应用于聚类检验的方法,它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邻近地区间是空间正相关、负相关还是相互独立[11]。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 2012—2017年我国区域发展度及区域协调度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本文从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三方面选取23个指标(见表1),使用stata15.0软件对各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其中,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除以年末常住人口表示;城市设施水平指标由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車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6项指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城镇登记失业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恩格尔系数是负向指标,须做逆指数处理,用相应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表示。各二级指标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2018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另外,为了消除各项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公式为:
  4.2 区域发展度测度
  本文运用Spss21.0软件对经济效应、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方面的二级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结合旋转后的成份矩阵,分别得到3个方面的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用标准化处理后的各二级指标的数据,乘以对应权重得到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效益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及生活环境指标,再对这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区域发展度。
  4.2.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发展度子因素测度及分析。①KMO测定。主成分分析之前,本文先对31个省(区市)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所有标准化处理之后的二级指标样本数据分别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其中KMO(0.809;0.524;0.581)大于0.5,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sig.<0.05),认为所有样本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见表2)。
  ②提取主成分。在对标准化的样本数据进行转后最大方差法旋,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78.636%;86.760%;92.775%)大于75%,认为可对经济效益各二级指标提取2个主成分、对基本公共服务各二级指标提取4个主成分、对生活环境各二级指标提取3个主成分(见表3)。
  ③确定权重。在对标准化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得到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合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可分别得到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相应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需要提出的是,由于本文选取的数据是面板数据,因此在确定权重时,对2012—2017年31个省(区市)各标准化样本数据取均值,再分别确定权重(见表4)。
  ④区域发展度子因素测度。结合各二级指标的权重,乘以相应的分区域计算的标准化样本数据,即可得到2012—2017年四大区域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的指标值(见表5)。
  分析可知,2012—2017年,经济效益上,东部地区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其他三区域,发展稳健;中部地区紧追东北三省,差异在逐渐缩小;西部地区虽排在最后,但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变化幅度不大;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在时间维度上表现较为稳健,但差异仍存在,协调度没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上,横向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三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空间上发展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纵向来看,四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6年间均在下降,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过度集聚在发达城市,整体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不充分,仍有待提高。不过对比各区域发展情况,四大区域间的差异在缩小,我国协调发展战略有所成效。有学者研究也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仍需要优化完善,鲁达非等通过对城市“三生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生活公共设施上针对特殊群体的多元化、专门化服务空间供应严重短缺[12];路兴在对北京居民居住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时,医疗设施上普遍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13]。生活环境上,2012—2014年,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且相差不大,东北地区最次,我国整体上生活环境质量在上升;2014—2015年,1年间全国整体生活环境质量骤降,尤其是污染带来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2015—2017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三省的生活环境水平从2015年开始虽有所回升但在2017年开始下降,西部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在后三年持续增强,说明我国对生态源头的保护政策初见成效。但2012—2017年我国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整体上在下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废水、废气等污染严重,生活环境水平亟待改善。   4.2.2 区域发展度测度。按几何平均法,将得到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和生活环境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数,以测度区域发展度(见表6和图1)。
  2012—2017年,基于经济效益、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3个指标综合来看,我国整体发展平稳,波动不大,东部地区发展仍明显优于其他3个地区,究其原因仍是由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采取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西部地区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说明我国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生态保护政策有所成效。虽然我国经济实力逐年上升,但在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水平上发展滞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开始要求生活空间、生活服务多元化,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这都要求我国在发展上要统筹兼顾,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4.3 区域协调度测度
  4.3.1 区域协调度子因素测度。①区域发展联系。Moran's I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受空间因素影响的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利用Stata15.0软件对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分别计算出相应的Moran's I指数,得到我国区域发展联系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区域间联系较为紧密(见表7)。
  ②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计算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发展度指数的变异系数,客观分析我国整体协调发展程度。区域发展度的变异系数反映了我国区域间发展的相对差异水平,从2013年开始,区域间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见表7)。
  4.3.2 区域协调度测度。本文使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我国2012—2017年的区域协调度指数(见表8和图2)。具体计算公式为:
  可以看出,2012—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度在前三年是下降的,从2015年开始上升,且在后三年间较为稳定,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我国整体区域协调程度仍有待提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区域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单个区域发展,转向多区域协调发展,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全方位覆盖,各大区域战略要互补互动、互联互通,东南西北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未来可通过区域发展扩围,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带动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发展。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效益发展稳定;其中,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见近年来中部地区由于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带动下,经济效益在逐渐提升;但就整体来看我国经济效益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发展水平不足,区域内发展不充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上,我国四大区域在6年间均在降低,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供应不足;我国生活质量水平在2014—2015年骤降,之后三年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三省的生活环境水平从2015年开始虽有所回升但在2017年开始下降,西部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在后三年持续增强;6年间我国各区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整体上在降低。可见,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生态空间优化刻不容缓,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亟待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四大区域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现象。
  2012—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协调性在日益增强,区域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效初显,东部地区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各区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实施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协调发展机制。
  5.2 启示
  东西南北中,要纵横联动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正逐渐缩小。我国在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发展动力等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协调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拓展市场空间的内在要求,是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增长动力的关键。在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统计研究后,有以下3点启示。
  5.2.1 效率与公平并重。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营造出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区域间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有效地激发市场的积极性与发展活力。针对西部地区发展条件不利、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精准扶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大众。根据地方特色,培育优势产业,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生活条件,但在发展的同时要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5.2.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国产业空间布局存在差异。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四大板块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与联动。东部地区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上起带头作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增强地区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地位,并兼顾绿色经济,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高铁轨道建设以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东北地区要大规模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内部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复苏。
  5.2.3 建立提高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推进建设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采取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罚款的行政手段,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不同地区之间和谐、协调发展;实施资源利益补偿机制,基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客观实际,灵活调动资源配置;通过对碳排放权、水权等的市场化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獻:
  [1] 梁春梅,肖卫东.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J].科学决策,2010(3):1-9,34.
  [2] 周云.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3] 張瑞婷.社会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 杜振波.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5] 张荐华,高军.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2):9-14.
  [6] 孙志燕,侯永志.对我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多视角观察和政策应对[J].管理世界,2019(8):1-8.
  [7] 范振锐.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8] 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44-49.
  [9] 邓宏兵,曹媛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绩效测度[J].区域经济评论,2019(1):25-32.
  [10] 李晋,曹云源,孙长青.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经纬,2018(2):20-26.
  [11] 沈体雁,冯等田,孙铁山著.空间计量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12] 鲁达非,江曼琦.城市“三生空间”特征、逻辑关系与优化策略[J].河北学刊,2019(2):149-159.
  [13] 路兴.居住环境总体满意服务管理有待提升:北京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J].中国统计,2016(5):29-31.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Unbalanced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Liu Yeqing,Wang Lingfeng,Pang Yuping
  (Business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and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obvious in our country,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a long way to go. This paper used the sample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2 to 2017, and the whole sample was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It constructed 3 primary indicators and 23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benefits,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ce of the statis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each region was comprehensively obtained. The eastern development region had obvi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region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ina in 2012-2017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 China wa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as a whole. Finally, it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spatial imbalance; regional coordin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