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描述2000-2016年17个地级市的经济差异性;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该省各市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17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类,即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建议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等促进山东各地区协调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因子分析;协调发展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国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准确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区域经济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熱点(陈培阳等,2012;梁喜等,2016;张伟丽等,2017;靖学青,2017;李晋等,2018)。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九大对中国区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大省,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各地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决胜全面小康、关乎中原崛起战略成败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大局。
  十九大之后,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山东省为例,根据最新数据,对各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深入研究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并为其他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二、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东省的经济迅速崛起,尤其是近十几年,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00年,全省GDP总量为8 337.47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8.3%,位居全国第三位,人均GDP为9 32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倍;2016年,全省GDP总量为68 024.4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9.1%,稳居全国第三位,人均GDP为68 73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7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0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2%,50%,34.8%,2016年变为7.24%,46.08%,46.68%,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逐渐优化为现在的“三二一”型,三次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
  以山东17个地级市为研究的基本单元,以这些地区2000-2016年的人均GDP为测算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测算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以反映其区域经济的动态变化。
  其中:N表示地区的个数,这里N=17;Xti表示t时刻第个地区的人均GDP(i=1,…,17);Xt 表示t时刻全省的人均GDP的均值。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的人均GDP标准差不断增大,且差异增长速度一直较快,仅2000~2002年,2008~2010年,和2014~2016年增速稍微变缓。变异系数在2000~2004年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达到最大值,在其他年份不断减少(2012年除外)。总体来看,经历了2003年的大幅增长后,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缓慢下降,且其下降速度有降低趋势。
  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及选取测量指标的科学性原则,主要将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等6个方面作为目标层,将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等作为指标层(如表1),对山东省区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6年山东省17地市的12项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17》)。
  (二)相关性检验
  如表2所示,KMO的值为0.795>0.7,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大,适合进行降维分析;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为311.417,p值近似为0.000<0.05,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阵,表明所选取的指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多个指标体系合成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且这少数综合指标能够解释原指标80%以上的信息。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得出的综合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信息交叉程度较小,这对于分析评价结果非常有利。
  首先,对测量指标作如下标准化处理:
  式中,n为样本个数;p为变量个数;xj和 分别是第j个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1. 提取公因子
  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由表3可以看出共有2个公因子的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大于1,其方差的平方和载入分别为70.426%,16.249%,其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86.675%,表明反映了原有信息的86.675%(表3)。
  由于成分矩阵中各因子的代表变量不能很好的解释原始变量信息,为了能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本文利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施行正交旋转,得到的旋转成份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X1、X2、X3、X4、X10、X11、X12在F1上大于0.7的载荷,因此可以把F1称为经济水平因子;F2主要解释了X5、X6、X7、X8、X9这5个变量,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实力总体水平,因此可以把称为生活水平因子。
  2. 计算各因子得分   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信息(如表4),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得到两个公因子的得分:
  F1=0.186X1+0.205X2+0.181X3+0.181X4-0.127X5-0.107X6-0.088X7-0.065X8-0.045X9+0.152X10+0.184X11+0.171X12,(4)
  F2=-0.055X1-0.089X2-0.049X3-0.06X4+0.289X5+0.278X6+0.263X7+0.245X8+0.204X9-0.023X10-0.106X11-0.035X12(5)
  3. 计算综合得分
  根据因子表达式及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4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运算,得出山东省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F(其中F1、F2分别是公因子1、2的得分),即
  F=(70.426F1+16.249F2)/86.675,(6)
  最后按照得分進行降序排列得到山东省各地级市综合得分(表6),得分越高说明该地级市的经济实力越强,反之越弱。
  由表5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最高的青岛市与得分最低的莱芜市相差3.53分,综合排名第一的青岛市与排名第二的与烟台市得分相差1.42分,区域经济实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四个层次(表6)。
  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结果看,第一类是青岛市,它的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各市。在2018年中国城市等级划分中,青岛被列为新一线城市。较发达地区包括烟台市、潍坊市、济南市、临沂市、淄博市和济宁市,它们的综合得分均在0到1之间。中等发达地区包括德州市、威海市、聊城市、泰安市、东营市、菏泽市和滨州市,这7个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在-0.5到0之间。欠发达地区包括枣庄市、日照市和莱芜市,它们的综合得分均小于-0.5,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省内其他城市。其中是莱芜市综合得分最低,约为青岛市综合得分的1/3。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帮扶和促进其经济发展,将是日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工作的重点。
  五、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不是短期的、单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而是长期以来不同地区在政策的制定、区位和交通、产业机构、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所产生的差异造成的。
  (一)政策方面的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政策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进行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时省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东西结合,共同发展”,到规划建设“一群一圈一带”,再到近年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极大地促进了青岛、烟台、潍坊、济南、淄博等地的发展。相比之下,莱芜、枣庄等欠发达地区原本基础设施薄弱,加之政府政策倾斜较少,难免会产生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二)区位和交通差异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区位和交通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区位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地区投资,资金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风险小,通过投资,区位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其他优势。山东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东部沿海地区,其各地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公路、铁路密度大,航空、水利亦便利,便于吸引外资,因此发展较为迅速。而鲁西南及鲁中地区没有天然的水源条件,交通不便,对外开放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
  (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结构可以转化为与某地经济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因此,不同地区经济结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的效率。2016年青岛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分别为3.7,41.6,54.7,初步形成了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而经济较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小,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四)劳动者素质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对于新兴产业和信息金融行业投资力度较大,产业集聚度也较高,使得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化人才聚集在此,其创造的劳动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较低,信息化服务等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人才不能很好地聚集。
  六、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局的问题,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速区域创新发展,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用“点状”和“带状”将发达城市(如济南)与周边城市(如滨州、德州、聊城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些小型的城市群,提升发达地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避免单方向资源流动的畸形状态,促进各地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小型城市群的建设将给中等发达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提供发展契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对于发达城市也是一种减负,以便腾出空间承接国际高端产业,同时促进资源的整合再分配。一旦各区域之间有效衔接,区域系统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就能得到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也将随之提高。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条件落后,使得山东省域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加大,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中等发达地区的公路、铁路和电网投资,基本实现便捷、畅通、安全的综合交通和电网体系,依靠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鼓励较发达地区通过发展兄弟产业帮扶周边地区,逐步实现共赢。通过扩展这些欠发达地区对外交流的途径,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其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   (三)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作为贯穿发展全程的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一些地区的经济转型滞后,导致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区域特色化发展来弥补经济滞后带来的差异。山东较发达地区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大力发展果蔬、林业、畜禽等农副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激发其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四)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是各级地方政策制定者,应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省政府在制定全省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尽量照顾欠发达地区,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结合财政转移支付、鼓励企业跨地域经济合作等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工作、投资环境,提升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使各地区群众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力资源到欠发达地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沈蕾,胡青江.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新疆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3(04).
  [2]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08).
  [3]梁喜,李東连,王秀模.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6(06).
  [4]张伟丽,邓晴晴,冯文博.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2017(02).
  [5]靖学青.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求索,2017(03).
  [6]李晋,曹云源,孙长青.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经纬,2018(01).
  [7]者吉莲.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四川大学,2006.
  [8]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牛芳兵.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24).
  [10]吴群,徐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01).
  [11]吴乐英,苗长虹.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科学,2012(03).
  [12]缪炯.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
  (作者单位:刘方媛,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王洪达,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刘方媛为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1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