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止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也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基于此,分析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因素,如气候地形、破坏地表植物、施工占地等,并以此为基础,探究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旨在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止对策
   河南三门峡属于地级市,处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部位,地貌以黄土塬、丘陵、山地为主,由于长期毁林开荒,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黄土地貌地理自然条件特殊,导致三门峡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近年来,城市发展加快,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扰动了地层、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制约三门峡市经济的发展。
  1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因素
  1.1   气候地形
   由于夏季自然降水量较大,雨水汇集过快,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若是水利工程建设在陡坡区域,在遇水冲刷下将会加剧水土流失,这种地形土质也较为疏松,雨量过多、雨水浸泡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1.2   破坏地表植物
   建设水利工程时,其影响范围包含移民安置区域、建设区域、淹没区域等,且为了保证施工顺利,通常会平整土地、清除杂草及树木,导致地面裸露面积增加,破坏了原有地形植物[1]。同时,建设水利工程将会使用众多大型设备,为了安置设备会砍伐项目所在地的树木,并开辟足够设备进入的宽敞道路,以便后续施工,对于三门峡市土地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破坏。
  1.3   施工占地
   通常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为了保证施工稳固性,提高施工质量,会在附近搭建施工人员生活休息的地方,且临时工程建设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会不断发生改变。完成此阶段工程后,会将阶段性建设的设施拆除,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另外,临时设施需要反复填土,若不采取措施,区域性土层坚固性会持续减弱,开挖土地会使其抗强风与强降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2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2.1   防止要点
   (1)取料场会破坏原有地表植被,大面积形成裸露地面,甚至出现滑坡或坍塌情况。因此,施工中需要种植植被,采用护坡、排水等措施,主动治理水土流失。弃渣场场地应选择与水库大坝相距较远的位置,并使用拦挡措施,以免弃渣被冲进河道中,污染周围环境。
   (2)对于施工便道的修建,以便设备运转与车辆通行,无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性的道路维修,扰动面积较大,对周围植被破坏性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束工程建设后妥善处理施工便道,最大程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防止措施。在以往水利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支护或砌筑的形式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工程设备、工艺等不断发生变化,水土流失类型也逐渐增多,简单的防护已经不能达到现有防治的需求。因此,应选择新型防护技术,如三维植被网护坡、土工合成材料等,充分将新型防治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2.2   防止措施
  2.2.1  增强行政管理。主管水土保持部门应当起到带头作用,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三同时”制度中,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将保持水土看做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未完成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的项目则禁止办理竣工验收。
  2.2.2  合理设计规划。在水利工程设计规划中,无论是线型工程,还是点型工程,都应当初步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首先,初步设计水利工程后,分类完善水土保持应用设施,分析认为扰动地表的情况,合理制定规划。与当地占用耕地、挖填方区情况相结合,深入施工现场勘察,详细了解周边环境与地质结构,选择绿色施工材料,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坏,提高前期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减轻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程度。
  2.2.3  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建设水利工程时,水土流失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绿化,还会威胁工程质量安全,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方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从施工开挖入手,土质松散且稳定性差的陡坡或边坡采用浆砌片石、喷播植草的方式,上部植草、下部客土喷播植草,具有美化效果;边坡顶部同时开设截流沟,以免径流冲刷土体,开挖排水沟时,加固周围的松散土体;破壁应当做好防护与平整工作,平整取土平臺,通过坡面治理设置浆砌石挡土墙,以免出现滑坡、泥石流等情况[2];回填区可种植草木整理坡型,改善风蚀雨蚀等问题;施工临时占用的耕地或林地,当完成后进行补植;沟道中建设淤地或谷坊,与区域水文条件相结合,疏导工程施工,通过多方面强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2.4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三通一平”,即施工现场应达到水通、电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加快了施工速度,尤其是采、填、挖、平、弃等工序通常集中在短时间中完成,扰动原有地貌强度大,破坏水土保持设施严重,短期将会严重增加水土流失强度。所以,需要注重此阶段的防治流失工作,规划工作范围,对剥离表土集体堆放、排水等临时进行防护。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坝肩等石质通常采取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巨大冲击,将会对周围区域造成破坏与扰动,松动岩体,且随着时间推移,在风化与重力作用下易产生崩塌、滑坡的问题。所以,应当制定较为完善的爆破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可使用预裂爆破技术,降低爆破对周边环境与岩体的扰动,及时保护处理开挖后所形成的裸露岩面。
  2.2.5  做好植被恢复。施工单位对于植被种植在土壤中发挥的作用具有正确认识,提高施工人员植被保护意识,当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后,组织施工人员恢复当地植被。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各种林木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可适当种植果树,不仅具有涵养土壤的作用,还能减轻水土流失程度,保护周围环境。并且,加大防治水土流失的资金投入,建设水土涵养工程,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建设。如陡坡地形中可设置阶梯性谷坊,减缓流水速度,降低流水对土壤的冲刷力,并依据不同批复挖建涵水坑,提高土壤稳固性。
  2.2.6  注重水土监测。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构建相应的监测体系,对项目中水土保持情况实行动态监测,主要内容有:①项目水土流失因素:气候类型、年均气温、地貌地形、河流流量、平均风速、水土流失面积、林草覆盖率、土壤类型等。②水土流失危害:明确水土流失后对周围居民生活生产、工程安全运行、水域污染淤积、生态功能破坏等方面的影响。③水体情况:如植被损坏面积、施工建设影响面积、开挖土石量与回填量、水土流失量、流失位置与面积、弃渣点位置、借方量等。④措施落实:挡土墙、整治土地面积、覆盖沉沙措施、复耕土地面积、种草植树面积、排水等。⑤落实措施效果:控制水土流失率、土壤侵蚀比、植被恢复系数、治理扰动土地率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以水土流失防治为切入点,从增强行政管理、合理设计规划、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做好植被恢复、注重水土监测等方面出发,探究水利工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收稿:2019-08-23)
  参考文献:
  [1]凌素芬.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54.
  [2]陈滋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2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9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