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解读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实践表明,在不同时段教师应当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解读文本。
一、初读,教师站在学生身后
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应当怎么读?今天的主流认识已经趋向于素读这一方式。对此,笔者也觉得素读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首选方式。既然是素读,就应该弄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站在学生身后,既不给学生的阅读人为设置太多束缚,又要让学生时刻感觉教师就在自己的身后,陪伴着自己往前走。
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在学生身后干什么?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
例如阅读《最后一课》时,学生最初往往是以“学生”心态去读的,毕竟这是初中为数不多的主人公与学生身份相同的一篇文章。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交流,并时刻关注他们的阅读情况。在此过程中发现:第一,学生对小弗郎士自由自在的逃学“非常羡慕”(学生语);第二,学生对“不能教法语”这件事领会不够深入,有的学生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领会的是“可怜”的本义),有的学生认为小弗郎士学的是外语,跟自己学英语是一个性质。
众所周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好提取、激活和内化这三件事,这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能够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精准认知、深度理解和深刻内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实证明,当教师站在学生身后时,往往能夠为这三件事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的认识与课文主旨差距较大,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真正出发点。
二、重读,教师站在学生身边
当学生的阅读结果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存在差距时,缩小这个差距的重要方法就是重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读不是对原阅读过程的忽视,而是对原阅读过程的深化。笔者认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身边,择时提醒、引导,但最终还是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阅读《最后一课》时,学生已经形成了上述认识怎么办呢?重读!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重读。笔者认为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如果课文主题是为了描述小弗郎士逃学时的“轻松”,那显然成不了经典;当一个人不能学习自己的母语时,就不能只从交流工具的角度去理解,而应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实践表明,学生重读时确实会有新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课文中“可怜的人”能独成一段,而且还强调那天韩麦尔先生穿着“漂亮的礼服”是为了“纪念”,这种仪式感很强的行为说明韩麦尔先生内心很无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别人注意,甚至不要忘记了抗争……这时学生的认识相对于前面而言,显然有了明显的超越,既然有了超越,这就说明重读是十分有用的。
有研究者从学术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应当包括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解释推断、发散拓展和批判赏析六个能力层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学术表达意义不及通俗阅读,让学生初读、重读,反而是学生逐步迈上这六个能力层级的更佳选择。
三、再读,教师站在学生前面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收获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完全重合。有了前面初读、重读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阅读收获就与预设目标更近了,但要走好这一步,还需要学生再次阅读。
再读能够对文本进行精加工,这里所说的再读不是盲目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机械式重复,古人强调书读百遍其实也是强调量的累积,是指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学生每读一次都能有新的认识,那再读才是有效的。对阅读教学而言,由于时间关系教师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前面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
再读《最后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主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揣摩“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等语句,认识语言对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意义。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渐渐明白了“最后一课”中“最后”的分量……至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
总之,经过初读、重读、再读及师生位置的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从一定程度来讲,正是教师对自身位置的把握,才保证了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初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