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与自我呈现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備的普及,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媒介。2017年3月,微信推出的最新版本中新增对朋友圈“三天可见”的隐私设置。在本文中,笔者以拟剧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观察研究等方法,旨在研究朋友圈“三天可见”与自我呈现的关系。这对微信用户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以及微信平台提高隐私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自我呈现;拟剧理论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手机上网的功能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媒介之一。微信的使用者众多、活跃用户数量巨大且持续增长,自微信推出朋友圈“三天可见”的隐私设置后,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了这一设置。
  在本文中,笔者以拟剧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观察研究等方法,尝试从用户自我呈现的方式与朋友圈“三天可见”之间、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益处和原因以及用户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进行讨论。这对微信用户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以及微信平台提高隐私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理论背景
  1.1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就是“呈现主体实现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呈现主体依据对外部情境的判断来实现对他人印象的影响,完成理想自我的形象塑造”。[1]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自我呈现就是个体通过‘表演’去让别人留下对自己理想中的印象。”[2]
  人生就像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各色各样的角色,人们在台前表演,在台后褪去表演的戏份,回归真我,只为向他人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当“演员”回归到现实生活时,则表现在线上线下交流过程中,人们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理想角色,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理想看法。
  1.2 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是以戈夫曼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3]即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依靠自我意愿的控制以及技术手段向他人塑造出自己理想的形象,期待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或做出自己预期中的某种行为。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从现实意义来看,对于用户而言,对朋友圈“三天可见”与自我呈现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分析,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自我认知能力,避免其因过度自我呈现而迷失真我。对于微信平台及腾讯官方而言,由于微信是作为一种相对封闭的社交媒体被人们使用,只有好友能看到彼此的动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信朋友圈的隐私安全性,但用户也因此对隐私拥有相对较低的保护意识。微信平台及腾讯官方更应该结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及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应该作为强有力的监督者,通过出台适应于现今信息化发展现状的相关政策,推动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落实,保护社交网络使用者的隐私安全。
  从理论意义来说,目前,国内外关于自我呈现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微信自我呈现的研究仍方兴未艾,对微信及微信朋友圈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多是对其功能、传播特点以及影响的研究,且仍稍显不足。本文主要就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研究及其与自我呈现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对微信朋友圈以及自我呈现理论研究的拓展和丰富。
  3 朋友圈“三天可见”与自我呈现的关系
  由于微信整体社交性质的特殊性,即用户的微信好友多为现实中具有真实社交关系的熟人,用户所发布的朋友圈往往是自己现实生活的复写和摄影,从而构建自我形象,并得到亲朋好友的回应。随着用户微信中“朋友”的数量增多,朋友圈的隐私性亦呈下降趋势,更多的人选择设置朋友圈为“三天可见”,来帮助自己构建自我满意、为人接纳的自我形象。这种有意无意地展示自我并控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行为即为自我呈现。用户自我呈现的方式与朋友圈“三天可见”之间、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益处和原因及用户自我呈现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1 用户自我呈现的方式与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关系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我们社交关系中的人大致可分为表演者、观众和局外人三类。在朋友圈中,这三类人也是各自联系的存在。
  表演者可看作是发布朋友圈的用户,他们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即通过自己一系列有目的、被控制和主动调节的表现来展示他们自己,以此达到在他人心目中形成自己理想形象的目的,这就是表演者的自我呈现。
  观众则是浏览该用户朋友圈的微信好友。观众们观演的入场券就是成为表演者的微信好友,他们必须配合表演者的表演,即使知道了表演者在幕后的行为也不能在其表演时将真相揭露,否则这一观众可能被剥夺观看表演者表演的资格。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与观众所形成的一种默契:没有观众,表演者的全部表演就没有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毕竟表演在几乎所有条件下都不是表演给自己欣赏的,而是用以给观众形成某种或好或坏的印象的;而没有表演者,观众也就无戏可看了,那么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散场,于是也就没有观众可言了。所以说,没有表演者就没有观众;而没有观众,作为对应者的表演者也就不存在了。
  用户(即表演者)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可以分为正向的自我呈现和负向的自我呈现。正向的自我呈现,即表演者通过在朋友圈中展现甚至是炫耀自己积极向上、与众不同的一面,以此形成一种对他人的优越感,进而彰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异质性。这一类朋友圈通常是经过精心修饰的,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比现实的情况要更好。简单来说,这一类的所谓正向性的自我呈现通常是有意识的行为,其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形成影响表演者的既有形象,这个形象是符合或者趋近于表演者的理想形象的。例如展示外出旅游的照片、周末约会秀恩爱、下班回家晒娃、吃高档餐厅秀优越等内容。   而负向性的自我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要比正向性自我呈现的修饰程度低很多。因此,这一类自我呈现更能表达表演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正因为这一类自我呈现所表达的内容多为负向性的,既不利于表演者展示自我塑造的在观众心目中“改造”的理想形象,也不能使观众接收到一个与往常所见到的表演者相一致的形象,易造成所谓的“人设崩塌”,因此,这一类负向性的自我呈现通常存在时间较短,且受众相对较少。负向性的自我呈现表现为吐槽、骂人、互喷等内容。
  无论是正向或负向的自我呈现,如果用户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是以期得到他人的关注,那么一旦其发现最终结果并未达到预先的设想,则用户将采用“三天可见”的设置来将这份多是主观上认定的“尴尬”隐藏起来。[4]
  3.2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益处与用户自我呈现的关系
  第一,减轻心理负担。随着社交网络成为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户的自我呈现逐渐表现出过度美化的特征,即这种自我呈现在用户主观意愿的控制下谨慎地编辑自己发出的朋友圈,其文字与配图都要凸显个人品位,在发出后时刻关注点赞数和评论,这些行为增加了用户的心理负担。而“三天可见”的设置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心理负担,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别人对自己朋友圈的评论与看法而产生的过度担心。
  第二,保持必要的神秘感。用户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地需要添加新好友,这也意味着新好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用户既有的朋友圈了解自己,而“三天可见”的设置则能增加用户日常生活的神秘感,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减少刻板印象。由于朋友圈是用户的自我呈现,因此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朋友圈的内容来揣测用户的品性、人格等。但这并不恰当,因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不顺心的事恼怒、因意外的惊喜而激动,这些生活的碎片并不能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而“三天可见”的设置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表演者和观众间的刻板印象。
  3.3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原因与用户自我呈现的关系
  微信舞台与传统舞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拟剧理论对于朋友圈研究也同样适用。笔者总结出三点关于越来越多人设置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原因:陌生好友由局外人向观众的转变、前台与后台的界线模糊及表演的稀缺导致表演的珍贵。
  第一,陌生好友由局外人向观众的转变。当一个人添加了你的微信好友时,此人的角色就从用户表演的局外人转变为了观众。为使得你在朋友圈的表演能达到你对理想形象自我呈现的预期要求,因此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观众所能观看到的表演。这时,通过设置“三天可见”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
  第二,前台与后台的界线模糊。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前台是表演者需要全神贯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表演者放松、休息及完全卸掉伪装,展示真实自我的地方。但随着现代生活的日益原子化、碎片化,前后台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以致表演者很难区分前后台,也就无从进行前后台的转化。这就使得表演者患上了“前后台焦虑”,即前后台界限模糊,表演者随时处于前台或者准备上前台的状态,使其难以放松、休息和展示自我。在朋友圈里也是,用户对前后台的界限模糊,与其费力地在前后台之间疲于转换,倒不如关闭舞台。但直接关闭舞台(朋友圈)显得与时代脱节,那么设置“三天可见”就成了一个折中且近乎完美的选择。
  第三,表演的稀缺导致表演的珍贵。表演者将自己的舞台设置为“三天可见”,自己过往的表演也变为三天可见了。这就人为地造成了一种表演的稀缺,使得观众对表演的内容更为好奇,因此也会对表演者接下来的表演投入更多的期待及保持较为持久的关注度。表演者的形象也因此更有可能在他人的心中树立起来。
  4 结语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已成为越来越多微信用户的选择。本文以拟剧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观察研究等方法,对用户自我呈现的方式与朋友圈“三天可见”之间,以及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益处和原因与用户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微信用户增强自我认知及微信平台提高隐私安全、用户体验等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旦旦.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 江梦蝶.间歇归隐:自我呈现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之研究[J].视听,2018(06):146-147.
  [3] 朱健.人物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策略探析[D].暨南大学,2018.
  [4] 王昌怡.从传播学角度看朋友圈“三天可见”[J].传播力研究,2019(17):83-84.
  作者简介:张琪馨(1999—),女,河南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景观设计专业本科在读。
  肖皓文(1997—),男,云南昆明人,本科,研究方向:旅游与区域交通,中国近现代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