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评教主体的博弈和教学质量保障的改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为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纷纷构建并应用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对于高校教学起到一定的价值意义,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与教师形成博弈关系。本文将具体探讨学生评教的价值及学生评教主体的博弈存在问题,以及针对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学生评教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博弈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越发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高校也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而在高校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广泛运用了学生评教制度。近年来,学生评教制度已成为高校常规管理,学生评教制度是指学生通过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来保障教学质量,然而因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不尽相同,在评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与矛盾,学生与教师处于博弈关系,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行改进。
  一、学生评教主体的博弈
  学生评教的主体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其出发点与目的都是教学质量,然而影响学生评教制度的实施存在多方面因素,首先需要保证学生的自愿性,学生是否主动自觉参与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活动中;其次,还要保证学生是否对教师的具体教学有充分了解,如教学过程、教学计划等;最后,还要保证学生是否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基于此,才能实施学生评教制度。
  学校、教师与学生是学生评教的直接利益主体,学校与教师是教育的提供者,而学生则以学费为“交易”来收获教育,因此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且因学生的主体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直接干扰到学生评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学生与教师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也影响到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如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学习信息,处于劣势地位,而学生也较难分析教师的全部教学信息,两者之间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阻碍,学生和教师作为博弈主体,难以完全理性地进行评价,并且还会衍生不少问题[1]。例如,部分教师为获得较高的学生评价,不会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获取而是选择“捷径”,如刻意迎合学生来获得好评,形成不良风气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与教学。又比如,高校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够全面,评价教师的标准通常是知识与态度,更倾向于“和蔼可亲”的教师,甚至部分学生心志不够成熟会意气用事,如一些成绩较差更乐于玩乐的学生会不满教师的严格管教,因此对要求较高的教师评价较低,一定程度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职业幸福感,甚至会导致教师对教育产生质疑。在多次博弈后,学生和教师会形成“合作关系”,这与学生评教制度的目的相违背,故此,针对当前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应该进行改进,以真正保障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进措施
  2.1改进对学生评教制度看法
  学生评教工作存在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便是学生与教师并未正确看待学生评教制度,应该改进对学生评价制度的看法。当前,学生评价制度受到高校的欢迎,不同高校所呈现出来的指标形式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哪所高校实施学生评教制度都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比如,学生参与学生评教活动都需要对学校与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才能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以改进并提高教学质量[2]。改进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师和学生需要认知到学生评教制度的实施并非将两者的关系拉到对立面上,学生需要清楚认识到学生评教制度与教学的重要价值,杜绝利用学生评教权利做利己事情,而教师也需认识到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并非是对教师进行管理,应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自身评价,可通过加强教学研究与实践来完成,切勿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任由学生随意妄为。
  2.2深化学生评教意义
  改进以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深化学生评教意义。构建评价体系需要征得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建议与认可,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其次,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后,高校应重视学生的意见,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完善,交予相应的教师以促进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更为深刻地认知到评教的意义,促进学生在评教过程中保持认真公正的态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评教制度有助于改进教学质量,针对教师与学生主体多次博弈后学生评教活动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学生与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评教制度,并且学校与教师要深化学生评教的意义,切勿让学生评教流于形式。
  参  考  文  献
  [1]张萍,范晓峰,耿春明,万树峰.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80-182.
  [2]邱梦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優化——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四方评教”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09):105-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