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甘肃省掌叶大黄规范化栽培操作规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黄是甘肃省的道地中药材,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技术上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本规程通过试验研究及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药材质量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大黄生产的重点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旨在为掌叶大黄种植区药农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其进行规范化生产。
  关键词:大黄;规范化栽培;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28
  收稿日期:2019-12-05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GNCX-2014-16);秦巴山片区(甘肃)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项目
  作者简介:潘水站(1970-)男,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通讯作者孙连虎(1986-),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技术研究推广。
  1 主要内容与使用范围
  1.1 主要内容
  本规程按《中药材质量生产管理规范》(GAP)要求规定了甘肃省掌叶大黄(以下简称大黄)产区有关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
  1.2 使用范围
  本規程适用于甘肃省礼县、武都区、宕昌县、西和县、华亭县和岷县等县区,海拔1800~2500m大黄主要生产区。
  2 引用标准
  “GB 3095-1996”空气、土壤等国家标准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国家外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口绿色行业标准》等标准。
  3 大黄栽培品种
  栽培品种为廖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三年生,其中育苗1a,移栽定植2a。
  4 产地需求
  掌叶大黄是深根植物,需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好,喜偏酸性阴湿砂质土壤。忌连作,荒地开垦生产最佳。适宜海拔1800~2500m的高寒冷凉地区,年均气温6℃,极端低温不超过-25℃,年降水量500~550mm,≥5℃,积温2300~2500℃。
  5 大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5.1 大黄生长周期
  大黄繁殖周期为3~5a,种子在2℃吸水膨胀,15~25℃发芽;种苗移栽后,4月上旬返青出苗,5月下旬现蕾,6月上旬气温开花,8月中旬形成果实,10月下旬枯萎并进入冬季休眠期。
  5.2 大黄种子繁殖操作规程
  5.2.1 大黄品种
  为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inn)。
  5.2.2 选种
  按照种子繁殖规则选取四年生大黄植株作为种株挂牌标记,加强管理,防止大风等自然危害。7月上旬采籽留种。
  5.2.3 种子采收
  7月上旬种子出现鱼肚白时,剪下花茎,扎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当种子出现褐色时抖下种子,除杂,保存。
  5.2.4 种子包装贮藏
  待种子阴干,其含水量15%以下后,用种子袋进行包装。贮藏在干燥、通风、避光,0~5℃的仓库中。
  5.3 大黄育苗技术规程
  5.3.1 地块选择
  土层深厚,海拔2000m左右林缘地带。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为主,不宜连作。
  5.3.2 整地作畦
  深翻后每667m2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00~4000kg,耙磨做畦,畦宽1.3~1.5m,畦高10~15cm,要求通风向阳,土粒细碎,表面平整。
  5.3.3 催芽
  适用于春播育苗的种子,播前将种子曝晒,用18~20℃温水浸泡种子6~8h后捞出,用湿布覆盖,每天用凉水冲1~2次。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秋播直接用当年采集的新鲜种子播种,无需催芽。
  5.3.4 播量
  经风选种播量为4~5kg/667m2,散播可加大播量。
  5.3.5 播期
  春播于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宜早不宜迟。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宜迟不宜早。生产上多采用春播。
  5.3.6 播种方法
  条播,在畦面按行距15~20cm开沟,沟深3~6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3cm,覆盖小麦秸秆保墒。散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播后覆土2~3cm耙平后覆盖小麦秸秆保墒。
  5.3.7 苗床管理
  种苗2片真叶时揭去覆盖物。当苗出齐后按照去弱留强进行间苗, 3~5叶时定苗,间距10~15cm,保苗3~3.3万株/667m2。结合间苗定苗松土除草。苗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尿素5~8kg。
  5.3.8 起苗
  苗期1a,春季3—4月上旬、秋季10月均可起苗。
  5.3.9 壮苗标准
  无病感染、侧根少、光滑、苗直、皮色金黄、粗10~15mm、长17~20cm,无残缺、无机械损伤的一年生苗作为移栽苗。
  5.4 大黄生产技术规程
  5.4.1 整地
  深翻30~35cm,每667m2用农家肥3500kg,耙细、整平。前茬以荒地、豆科、禾本科等作物为佳。
  5.4.2 种植
  以种子繁殖为主,子芽繁殖为辅;种子繁殖可分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
  5.4.2.1 种子直播
  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每年 3月下旬“春分”前后播种,宜早不宜迟;秋播在8月下旬—9月份进行,宜迟不宜早;条播或穴播均可,播种方法同大黄育苗技术规程。条播0.5~1.0kg/667m2;穴播0.3~0.5kg/667m2。间苗定苗参考大黄育苗技术规程。   5.4.2.2 育苗移栽
  育苗见育苗技术规程。秋季移栽和春季移栽均可,秋季移栽最佳。春播苗于当年9—10月或次年3—4月移栽,秋季苗于第2年秋移栽。采用穴播,株行距70cm×80cm,穴宽35cm,穴深30cm以上,呈品字形,穴栽2株,头低尾高,后覆土2~3cm。
  5.4.3 田间管理
  5.4.3.1 定株
  保持1700~2000株/667m2,2~3叶期,拔除弱苗、小苗,进行定株,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5.4.3.2 中耕培土
  定植的大黄,5月中旬进行第1次除草,6月中下旬进行第2次除草,结合除草进行培土,成“馒头”形培土8~9cm。第2年除草2~3次。
  5.4.3.3 施肥
  大黄喜肥,多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移栽第2年的6月结合中耕除草,环状法施磷酸二铵20kg/667、饼肥50~80kg/667m2。
  5.4.3.4 摘薹
  移栽后第2年,6月前摘除花薹,宜早不宜迟,保留2~3片叶子,摘除后用土覆盖根头部分并踩实,防止雨水侵蚀切口造成腐烂。
  5.4.4 病虫草害防治
  5.4.4.1 病害防治
  根腐病,主要發生在根的中上部和根茎部。防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蘸根法,将种苗用3%恶毒·甲霜水剂700倍液蘸根30mim,晾干后栽植,或用10%咯菌晴(适乐时)15mL加水2L,喷施幼苗根及根茎至全部淋湿,晾干后栽植。
  轮纹病,主要为害幼苗、成株的叶部。发病初期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黑粉病,主要为害叶部的叶脉和叶柄。采用种子拌种和种苗蘸根法,种子拌种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种苗移栽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蘸根,晾干后栽植。
  斑枯病,主要为害幼苗、成株叶片。7—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发病初期采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5.4.4.2 虫害防治
  蚜虫,主要吸食植物体液汁。防治方法: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蘸根,或在6—8月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20g兑水30~50kg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甘蓝夜蛾,主要为害大黄的叶片。防治方法:在成虫盛发期于傍晚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4000倍液的杀灭菊酯防治。
  蛴螬,主要为害大黄根部。防治方法:移栽前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150g拌适量细土散入土地,耙细磨平。
  5.4.4.3 草害防治
  尽量保持种田无杂草种子,在杂草种子成熟前除草,宜早不宜迟。结合播前、播后、苗前、苗后及中耕等田间管理,尽早进行人工除草,做到有草必除,除早除小。
  5.5 大黄初加工技术规程
  5.5.1 采挖
  生长在3a以上的根茎,10月下旬—11月上旬,地上部枯萎后刨根采挖。采挖前割除地上部枯茎,清理地块后采挖,采挖要挖深、挖大,力求全根。挖出的大黄抖去泥土,去掉腐烂大黄和残叶,切除大黄根茎顶端的生长点,打去粗皮,切去水根整形。
  5.5.2 初加工
  5.5.2.1 整形
  按照片吉、收蛋吉、通货整形。片吉鲜大黄用刀纵向切成2片;片蛋吉纵横向切成数段,每段厚9~11cm。
  5.5.2.2 干制
  阴干,将整形的大黄用麻绳串起,挂在室内或屋檐下通风阴干,切忌雨淋。烘干,当大黄切口收缩并出现油状黄白色水珠颗粒时,即可上棚或进烘房烘干。烘干时将晾晒整形的大黄放入烘房或烘箱,单层摆放,厚约10cm,加温烘干。每天翻动,45~50℃下7~10d,当大黄切口处的油状物消失后,再升温至55~58℃,20~30 d即成干品。干品装于木箱或撞药设备内冲撞,撞去粗皮,露出黄色即可。
  5.5.2.3 药材质量标准
  加工好的药材,味苦而微涩、质坚实、气清香。总灰分≤10.0%,酸不溶行灰分≤0.8%,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15.0%。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0.50%。
  5.5.2.4 包装
  选用安全无毒的包装材料(袋、盒、箱、灌等),附包装记录,药材名称、批号、规格、重量、产地和日期等,标明药材的含水量、品质、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等内容。
  5.5.2.5 贮藏
  生大黄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炮制大黄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持清洁环境,防治与有毒、有害和油类等物质接触,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确保药材的安全。储藏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70%以下。
  5.5.2.6 运输
  运输应选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工具,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严禁与可能污染的货物混装运输。
  参考文献
  [1] 宫喜臣.常用药用植物育苗实用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46-149.
  [2] 周建方,王方成.大黄、黄芪、当归高效栽培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5-36.
  [3] 肖苏萍,陈敏,黄璐,等.大黄果实形态和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 32(03):195-198.
  [4] 陈秀蓉.甘肃省药用植物真菌病害及其防治[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7-74.
  (责任编辑 贾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