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计审美视域下中国年文化视觉符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过年即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凝结。有关过年的视觉符号是年文化的视觉表现载体,蕴含着中国人对辞旧迎新、求吉纳福、吉祥美满的生活愿望。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年文化视觉符号,从意义、价值、分类和特征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支持。
  关键词:设计审美;春节;视觉符号
  春节是中华民族参与度最高、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2006年,“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人所讲的“年”(春节)特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从腊八开始至正月十五持续一个月的节日活动。[1]过年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汇集着农耕文化下劳动人民对天地自然和生活劳作的朴素情感、美好愿景,作为社会、家庭情感交流的节点,通过人们集体参与,实现普遍交流,獲得共存经验。年文化内在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春节传承至今的动力。与之伴生的年文化符号不仅在生活场景中起到点缀、烘托节日气氛,展现民俗生活的作用,更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2]春节若离开了文化符号,就失去了特色,失去了有力的互动传播渠道,最终将导致年文化参与度的整体淡化,即所谓年味淡了。
  艺术设计是根植于特定情境,基于现实生活需求的实践创造活动,设计的审美性与功能性密不可分。从设计实践的层面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所以视觉语言的艺术审美特征,是设计审美的辨识准据。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价值是现代设计价值评价的重要考量。
  1 年文化视觉符号意义
  年文化视觉符号是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延续的主要形式媒介。视觉符号是一种被视觉感知的符号,通过整合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并赋予其物质载体,实现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功能。年文化视觉符号是年文化内涵的外化显现,集中于表达中国人对除旧迎新、祈福纳祥等新的一年美好祝愿,汇聚中国人对生命情感和生活的关照。索绪尔符号主义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指语言的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在年文化视觉符号体系中,“能指”,是指一些具体的视觉符号或设计符码,如年画、鞭炮、花灯、剪纸、春联、门神、面塑、元宵、年糕、红包(压岁钱)等视觉符号。符码所构成的内涵蕴意是“所指”,如年画——辟阴祈阳,鞭炮——辞旧迎新,红包(压岁钱)——喜庆吉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营造出中国年特有的文化情境。
  2 年文化视觉符号的类型分析
  节日是一个综合的文化集合体,集合内部由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符号系统,按节日活动进行的编码规则和编码方式组合排列而成的多元复合符号系统所构成。据此理论,年文化符号系统主要包含:造型符号、语言文学、民俗仪式、服饰、历法计时等系统子集。其与视觉符号系统大多是交集和并集的关系。将年文化视觉形象分析、提炼、分类,通过符号学、设计审美和视觉传达设计的一般方法将其分为具象符号和抽象符号两类,以便于进一步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利用。
  在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范畴中所讲的具象符号,是指客观存在的设计形态,具有自然形态现实性、直观性的性质特征。在年文化视觉符号的研究中所涉及的具象视觉符号,指与“年文化”有关的,并且能够反映客观具体形象的图形,包括实体类、图形类和汉字类三大类别。
  抽象是相对于具象形态而言的, 抽象形态是对现实客观形态的提炼、夸张、变形、组合, 通过上述加工以赋予其新的内容与形式。抽象年文化视觉符号是指反映特定的一种形象或画面,同一类抽象符号具有普遍相似的行为和意义指向,包括民俗类、吉语类和色彩类三大类别。
  3 具象年文化视觉符号
  具象表达是人类精神和思想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忠实于客观自然物象的镜像化表达,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具象年文化视觉符号具有符号意义读取的通俗性与高度清晰的识别性,为受众者广泛所接受。
  3.1 实体类符号
  春节活动与之相关的各种带有标志特征的实物形态,是春节视觉总体呈现的构成基础,主要有花灯灯笼、剪纸、中国结、元宝、春联、服饰、年画、门神等。这些与新春年事活动密切关联的视觉元素,在年文化符号系统中应用度最高,也最为基础。[3]
  3.2 图形类符号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指以象征、谐音等的手法,将一些动植物的自然属性、特性等延长并引申,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年文化视觉符号常见的有:十二生肖、吉祥纹样、鱼、花卉、祈福童子、神仙。
  3.3 汉字类符号
  汉字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于一体,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语言特性,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延续的纽带,在精简的字体符号里蕴藏了祈福求吉的生活理想,常见如“福禄寿喜”、合体字和“安顺旺发”等其他吉祥寓意文字。
  4 抽象年文化视觉符号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象视觉符号信息表达力的限制,不能传达具体的信息,只能通过一定的形态来暗示某种含义,如利用图形的引申、类比或象征。抽象元素在特定的语境中能产生特定的含义。
  4.1 民俗类符号
  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形成的春节习俗,脱胎于农耕文明。其反映着农业社会的主流价值,所祈求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无不与农业民俗紧密相关,成为年文化永恒的主题。它继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仪式、活动和程式化的视觉符号系统,如置办年货、腊八粥、祭灶王、扫尘、祭祖、贴春联、熬年守岁、吃年夜饭、舞龙舞狮、拜年、放鞭炮、红包(压岁钱)。
  4.2 色彩类符号
  中国年文化色彩观以红色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色彩应用体系,红色作为红色典型的中国元素与标志性的符号,辅以绿、金、黄、蓝、紫、黑等色。大胆的用色方式与激烈的视觉冲撞,附加于色彩丰富象征意义,并与造型相契合而形色相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中国韵味。   4.3 吉语类符号
  汉语言艺术博大精深,吉祥语在形式上多由词和常用短语组成,语义与结构是约定俗成的,较为固定,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过年活动中,根据社会交流的需要,通过祈福吉语、贺春祝词、成语等,反映了民众在年事活动中祈吉纳祥的美好意愿。
  5 年文化视觉符号的形式特征
  年文化视觉符号装饰性功能突出,其符号題材多源自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生活。遵循统一变化、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形式美原则,通过抽象、概括、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段,结合吉庆、热烈的叙事主题,突出符号的精神寓意和象征性,使之具备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5.1 整体均衡的版面构成
  烘托喜庆的气氛,表达美好祝福,是年文化视觉符号的主要功用。在追求美满幸福的主旨驱动下,视觉符号的版面呈现整体均衡对称充盈的设计特征。[4]主要有通过对称式构图体现和谐、平稳、秩序的感觉;通过环形构图呈现出和谐圆满的视觉效果;通过自由的时空穿插场景置换构图表现丰富的叙事内容和幸福寓意。
  5.2 热情洋溢的色彩铺设
  色彩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中国传统色彩观钟爱红色,从色彩学的角度来看,红色给人的刺激性最强,是最能引人注意的颜色。红色在视觉应用上强调团圆美满,驱邪消灾,红火喜庆,积极亢奋,多釆用原色,色彩对比强烈,主观随意,概括夸张。长期沉积发展起来形成了突出以红色为一切吉、喜、庆的基色,辅以绿、金、黄、蓝、紫、黑等色的特殊色彩应用体系。
  5.3 灵动活泼的造型语言
  年文化视觉符号的造型语言注重形的夸张和意的丰富,将物象的天然属性特征延伸夸张,强调物象所具有的积极实用功能,通过谐音寓意、夸张、比喻等系列视觉修辞方法获得适合春节节日情境需求的视觉符号。这些符号经过了历代艺术家创造、改进,在现实的实践应用中不断加入新的视觉元素和设计语言,以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方式呈现出来,呈现着开放生长的态势,发展至今依然如此,体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感召力。
  6 结语
  年文化视觉符号是延续千年中华节日文化精髓的视觉凝练。对年文化视觉符号展开系统研究,运用西方符号学理论,建构系统的年文化视觉认知,为中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应用推广打下理论基础。这对我们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翠华.春节文化研究综述[J].戏剧之家,2014(08):322-324.
  [2] 潘鲁生.从春节符号谈文化传承与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2(01):84-88.
  [3] 赵丽莎.当代传播语境下传统春节视觉符号的再设计[J].艺术科技,2016,29(02):282.
  [4] 周大鹏.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传承的途径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44-45.
  作者简介:周大鹏(1978—),男,湖南湘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7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