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团队学习法在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季东平

  【摘要】    目的:评估团队学习法在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级高专护理专业学生48名分为8个团队,各团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课前团队准备、课上团队学习、组间竞赛、课后总结。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团队学习法效果的评价。结果:95%以上的学生认为团队学习法对巩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提升急救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自我认同感等有较大作用。结论:团队学习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急救素质,促进学生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团队学习    急救护理技术    实训教学
  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锻炼提升实践能力。我课程组在总结回顾既往急救护理技术教学实践后,认识到传统实训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急救素质及综合职业素养。因此,我们尝试在2017级护理专业48名学生中进行研究,探索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运用团队学习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1班48名学生为对象。其中,男生6名,女生42名。年龄19~21岁。
  1.2方法
  1.学生分组    将学生按照学号顺序分为12组(每个实训室内6组),每组4人。每组由该组学生推选产生组长1人。
  2.课时安排    急救护理技术实训共20学时,每周1次课,每次课4学时。
  3.教学内容    急救护理技术技能操作项目主要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4.学习方式    首先,每个团队4名成员在课前领取任务(即下次课学习项目)进行资料查询、讨论、集体预习,课上观看教学视频后,学生尝试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操作过程中,成员进行相互帮助和反思,之后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基本熟练掌握项目操作后,进行组间竞赛,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评价,并布置下次课任务,课后学生进行总结并进行下次内容的课前准备。
  1.3效果评价
  实验结束后,课程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团队学习法效果进行评价,调查表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很大提升、有提升、不确定、提升极小4个选项。共发放调查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
  学生对團队学习法评价较好,具体为:95.9%的学生认为对急救基本理论知识有提升或很大提升;97.9%的学生认为对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有提升或很大提升;90.6%的学生认为对创新思维能力有提升或很大提升;认为对急救意识、急救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素养、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提升或很大提升的均为95%以上。
  三、讨论
  我校急救护理技术的实训教学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附属医院急诊科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共同承担,为学生设计的团队型学习任务与临床结合紧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急救素质和综合职业素养。
  3.1 团队学习法应用于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3.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急救能力
  团队学习法使学生摒弃了以往学习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预习阶段,团队成员通过讨论、共同查阅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在彼此观点的碰撞中激发出灵感。每个人的操作、沟通练习都是在团队的氛围中进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学生的急救意识、急救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
  3.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传统实训教学中,学生彼此间很少发生联系,学生学习目的单一,仅仅为了“通过考核”,注意力集中在“苦练操作”上。团队学习法使得每一名学生和其他团队成员紧密联结,每一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责任扩大化[1],积极地相互切磋,团结协作,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技巧。
  3.2  存在的问题
  团队学习法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①学生学习任务重,影响课前团队预习活动。②团队成员情况参差不齐,偶有“拖后腿”现象,造成个别学生有时觉得考核成绩不理想而沮丧。③教师容易忽视小组内分工情况而不能对每个人进行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团队学习法通过伙伴协同,角色管理,组内、组间良性竞争等多种模式,能够锻炼学生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监督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呈现状态,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学生给予足够的支持鼓励,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杨旭红.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8-59
  [2]王建宏. 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6):15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