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Lepidortera)灯蛾科(Arctiidae)灯蛾亚科(Arctiinae),是一种严重为害林木、果树、花卉及农作物的国际性检疫害虫。2018年,南京市白蛾发生面积超过200 hm2。基于此,调查了美国白蛾进入南京市后的分布、发生与为害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 美国白蛾;发生情况;防控措施;江苏省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S763.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65
  1 形态特征
  美国白蛾共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其幼虫阶段会取食植物叶片,是主要为害阶段。幼虫体细长,老熟幼虫体长28~35 mm;低龄幼虫多为黄绿色,高龄幼虫的体色则并不统一。根据白蛾头部的颜色进行划分,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我国出现的白蛾多为黑头型,即头部为黑色且有光泽。其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复眼大而突出,全身鳞片细而密,头部及胸部被白色长毛,下唇须小,侧面呈黑色,喙短而弱。雌虫体9.5~15.0 mm,翅、腹部纯白色,触角褐色,锯齿状;雄虫体长9.0~13.5 mm,白色,越冬代前翅有翅斑,个别腹部有1或3列黑点,触角黑色,双栉齿状[1]。
  2 生物学习性
  美国白蛾成虫对亮光和气味比较敏感,容易聚集在光线条件好、气味比较重的地方,如粪坑、臭水沟、死水潭等区域。成虫交尾的时间大致在凌晨,在交尾结束后当晚或次日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状。幼虫孵出数小时后即吐絲结网,一二代幼虫会在树冠下部结网并对树冠造成伤害,次年越冬代幼虫在树冠中上部结网进而为害到树木,低龄幼虫依靠结网吃树叶,被食树叶难以保全,多因被蚕食茎部而枯黄。5龄以后,白蛾进入到暴食期,食量加大,经常把树叶吃掉过多,造成树叶残缺和空洞[2]。
  3 南京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处在南京地区的美国白蛾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发生3代左右,且以蛹越冬。在每年的春夏交接时节,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每只一次产卵均量为500~800例,多则可至上千例,甚至数千例,大量产卵让该种群数量疯狂上涨。第1代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其中,1~3龄幼虫依靠结网蚕食树叶;4龄后的幼虫能够飞行,便四处为害,大量蚕食树叶;6龄幼虫开始成群转移。夏季初是第1代的成虫期,接下来就是第2代的幼虫出生,并在夏季迅速生长繁衍,在夏季化为第2代成虫为害树木。次年越冬代幼虫从夏末秋初开始为害,10月中旬陆续化蛹越冬。美国白蛾的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的爬行;人为传播主要靠蛹期随带土球苗木运输传播[3]。
  南京市现有建邺区、鼓楼区、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栖霞区共6个疫区,12个乡镇级疫点。2015年9月下旬,南京市先后在六合区、鼓楼区、建邺区这3区共7个乡镇级疫点发现美国白蛾,分别是鼓楼区江东街道、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六合区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冶山街道、马鞍街道与竹镇镇。2016年,又新增区级疫点2个,分布在3个街道,分别为浦口区江浦街道、江宁区汤山街道与江宁街道。2017年,新增栖霞区1个区级疫点,分布在栖霞区八卦洲街道。2018年,新增江宁区麒麟街道1个乡镇级疫点,全市区级疫点达到6个,乡镇级疫点达到12个,全市发生面积超过200 hm2。
  4 美国白蛾防控措施
  4.1 严格落实检疫制度
  美国白蛾主要通过绿化苗木和交通运输工具人为传入,加强检疫封锁是预防工作的重点。南京市依法认真履行各项检疫职责,加强对林业植物及产品的检疫检查,强化对各类造林绿化施工企业的检疫监管,强调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林业检疫执法全覆盖[4]。
  4.2 全面监测覆盖
  2016年以来,南京市每年设立美国白蛾监测点600个,并将每个监测点进行编号并记录其GPS位置,在调查期内,每天派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每日汇总监测数据。全市还针对责任区内的林木、果园等进行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苗木新调入集中地、交通沿线、货场、高速服务区、饭店、养殖场、厕所和加油站等易发生美国白蛾的区域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除治。
  4.3 强化物资储备、多渠道组织防治
  南京市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遵循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按照普防第一代,查防第二代,监控第三代的对策,突出重点,科学防治,遏制疫情扩散,降低虫口密度,控制为害程度。主要通控制措施有:
  1)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2)人工除虫,摘除携带卵块与网幕的树枝,集中进行销毁;3)生物防治,每年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生物天敌;4)化学防治是目前的主要防治手段,每年普防面积达2.33万公顷以上[5]。
  4.4 加强技术培训,重视宣传引导
  南京市自2015年美国白蛾发生,累计开展专题培训十余次,培训林业测报人员、防治人员等1 000余人次,并借助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微信平台“小桐妹”向社会推送,详细说明了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为害情况以及目前南京市的防治手段与疫情现状,得到了市民的良好反映。
  参考文献:
  [1] Liu H J,Luo Y Q,Wen J B,et al.Pest risk assessment of Dendroctonus valens,Hyphantria cunea and Apriona swainsoni in Beijing[J].Front For China,2006,1(3):328-335.
  [2] 林晓,邱立新,曲涛,等,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6,35(5):41-42.
  [3] 李建州.美国白蛾的研究现状[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15.
  [4] 李善梅.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点和防治研究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2,37(3):5-8.
  [5] 杨忠岐,张永安.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07,44(4):465-471.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9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