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错题成因及改正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教师应宽容、理性的对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过程。错误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必然产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错题观,允许学生犯错,错题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动态教学资源,正视错题,让错题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错题产生的原因
1.习惯没有养成
有些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贪多图快,题目随便瞄一下,有时甚至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开始写,不认真审题,数字抄错,“0”写成“6”,“1”写成“7”;对知识点没有正确理解,机械记忆。例如植树问题,学生对于“两端栽树”“一端栽树”“一端栽树一端不栽树”问题,没有弄清楚,随便代一個公式,结果肯定是不好的。
2.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某些知识点、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导致不能灵活、有效的解题
还有的同学虽然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但是技能不够熟练,使得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这些学生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欠缺,造成他们学习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错题越来越多。
3.对错题没有养成反思意识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看见老师判为错的题,视而不见。如果老师不催,绝对不会想去改正,或者为了快速解决“麻烦”,偷看其他同学的答案抄上去。这样恶性循环,下次继续出错。
二、解决错题的策略
1.理性对待学生错误
学生犯错,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教师不论好坏都是指责,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影响后面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错题观,不害怕自己的错误,不嘲笑别人的错误。认真分析,认真总结,尽量下次不再出错。
2.培养良好的习惯
作业写完,首先检查是否还有题没有写完,低年级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使到了中高年级有时候也会有写了一半停下来不写的情况;再次读题,分析是否与题目意思相符,列式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对,单位和答有没有写对。
3.反馈评价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针对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集中评讲;针对个别问题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充分暴露出错误的思考过程,从而发现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排除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错题的产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暴露出问题后,教师应及时展示错误,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怎样改正,使学生掌握分析错误的方法,是因为概念不清?考虑问题不周全?知识遗漏?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还是心态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应通过日常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错误的能力,认识错误并找到相应的知识要点。
4.让错题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学生的每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有开发“错题资源”的意识,让错题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可以很好地利用孩子们的错题,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成长。这些错题就是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也正好暴露了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弱点,教师正好抓住这个契机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浏览错题,把错误分类,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分析错误原因、正确解答和总结经验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错题的价值。这样在管理错题本时,学生会发自内心去反思错误成因,并体验纠错过程,更直观地看到错误原因,以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在分析错误原因和建构新知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和梳理知识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