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美经贸摩擦新闻的隐喻表征及认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从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分析了《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中美经贸摩擦新闻标题的隐喻现象,探讨了常用的隐喻表征,并从生活经验、生理基础和思维模式三个方面挖掘这些隐喻背后的认知根源。
  关键词:中美经贸摩擦;隐喻表征;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5-0095-06
  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他们发现,不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隐喻都无处不在,因为人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就是以隐喻为基础的。之后,Mclosky对经济学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做了深入研究,指出“经济语篇中存在实体隐喻,经济学中的数学推理和经济学建模也是隐喻的,甚至线条、曲线、表格上的点都是通过隐喻表征经济变量”[1]。由此可见,经济语篇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另一方面,“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2]5,人们通常借助具体、熟悉的概念域来认识抽象、陌生的概念域,即由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部分映射(mapping),从而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并理解经济语篇所描述的经济现象。然而,这种映射是不对称的,但也不是任意的,它是以人们的自然和文化经验为基础的。因此,本文将依据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三大类隐喻来探讨《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中美经贸摩擦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分析常用的隐喻表征并挖掘其深层的认知根源。作者共搜集了406个新闻标题,其中218个出自《人民日报》,188个出自《纽约时报》,文中所列例句出自这两份报刊。之所以选择新闻标题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标题是新闻的题眼,是新闻核心内容的浓缩和精华,且“体现着新闻的要义和记者的观点,甚至限定新闻的基调”[3]。因此,对新闻标题进行隐喻分析可以有效地检视新闻话语特征。
  一、中美经贸摩擦新闻的隐喻表征
  (一)方位隐喻:表明事物发展趋势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顾名思义这类隐喻大多与空间方位有关,比如:上—下、
  内—外、前—后、上去—下来、深—浅、中央—外围等。这些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的身体及它们在物理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2]14在本研究语料中出现了很多方位隐喻,比如《人民日报》中就出现了以“下”“低”“高”“升”等词组成的隐喻表达。例1“下行”的语法类型是“下+V(动词)”,此处表示经济形势往下走,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衰退是下”。例2“低估”的语法类型是“低+V”,是指过低估计,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程度弱是低”。例3“高官”的语法类型是“高+N(名词)”,主要指政府的高级官员,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行政级别在上是高”。例4“高技术”的语法类型也是“高+N”,此处“高”的直接描述对象是“技术”,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难度系数大是高”。例5“提高”的语法类型是“V+高”,结合上下文可得出该隐喻映射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例6“升级”的语法类型是“升+N”,其描述对象是“贸易摩擦举动”,因此,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事态规模扩大或紧张程度加深是高”。
  例1:美国贸易政策给世界经济增添下行风险(《人民日报》2018年9月23日)
  例2: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中美经贸摩擦热点“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决心”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0日)
  例3:王岐山会见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美方代表(《人民日报》2018年5月16日)
  例4:美国自身产业竞争力不足并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又需要进口来维持超出其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人民日报》2018年3月27日)
  例5: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拟提高对中国两千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发表谈话(《人民日报》2018年8月3日)
  例6:国际舆论纷纷批评美国升级贸易摩擦举动(《人民日报》2018年8月4日)
  此外,方位隐喻在《纽约时报》中的例子也不少。在本英文语料中,方位隐喻出现次数最多的语法类型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例7“raise”是“提高”之义,其描述对象是恐惧,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程度强是高”。例8“escalate”表示升级,其描述对象是贸易战,因此可得出该隐喻映射为“事态规模扩大或紧张程度加深是高”。例9“mount”的本義是“登上、爬上”,此处修饰贸易战,该隐喻映射为“规模扩大或紧张程度加深是上”。例10“lower”是形容词的比较级,此处修饰“close”,指华尔街的股票指数继续走低,该隐喻映射可概括为“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
  例7:Trump’s Steel Tariffs Raise Fears of a Damaging Trade War(《纽约时报》2018年3月2日)
  例8:Trade War Escalates. Stock Markets Shrug. Here’s Why.(《纽约时报》2018年9月18日)
  例9:China Seeks Allies as Trump’s Trade War Mounts. It Won’t Be Easy.(《纽约时报》2018年11月4日)   例10:Wall St. Closes Lower,as a U.S.—China Trade War Looms (《纽约时报》2018年3 月23日)
  (二)本体隐喻:对抽象事物描述及衡量
  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即把人们的经验看成实体或物质,从而对其进行指称、归类、分组、量化及推理。正如人类对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产生了方位隐喻,人们对自然物体的经验也为丰富多样的本体隐喻提供了基础,也就是提供了把事件、活动、情感、想法等看成实体和物质的方式。[2]25本体隐喻主要有三种: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人体隐喻。这三种隐喻在本研究语料中均有所体现,现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一一分析。
  1. 实体隐喻
  以“担忧”(fear)这种情绪为例,作为名词时可从隐喻角度将其看成一个实体,从而提供一个指称、量化这种情绪的办法,也可把它看作一个原因,或者对它采取相应的行动,从而有助于认识、理解及理智地处理该情绪。例11中的“担忧”和例12中的“fear”都被当作了一种实体,而这种具象化的事物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例13用“广泛”一词修饰“担忧”,从而对其进行量化,说明美政府实施的限制措施其影响范围之大。例14用“intensify”表明人们对贸易战的担忧有所增加。例15中的“fear”也被看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词组“tamp down”的本义是向下压紧,而“down”是一个方位隐喻,此处可映射为降低、减少民众对贸易战的担忧。
  例11:担忧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下行风险(《人民日报》2018年6月17日)
  例12:Just the Fear of a Trade War Is Straining the Global Economy(《纽约时报》2018年6月16日)
  例13:美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引发美国各界人士广泛担忧——这不是保护美国,而是在坑美国(《人民日报》2018年3月25日)
  例14:Huawei Executive’s Arrest Intensifies Tr-
  ade War Fears(《纽约时报》2018年12月6日)
  例15:White House Tries to Tamp Down Trade War Fears as China Retaliates(《纽约时报》2018年4月4日)
  2. 容器隐喻
  正如上文所说,人们常常借助本体隐喻理解事件、行为、活动及状态。其中,事件和行为可被概念化成物体,活动可被概念化成物质或容器,状态也可被概念化成容器。[2]31如此,活动或状态被看成一个具体的实体且被赋予了一定的界限,故可将其看成一个容器。例16中用“into”将“economy”概念化成一个容器,故可将大量资金注入其中,此处“economy”是容器物体,而注入的资金是该容器中的内容。同样,例17用“into”激活了贸易战是一个容器的概念。例18将“中美经贸摩擦”看成是一个容器,而“农业问题”是该容器中的一个内容。同理,例19中的“trade war talks”也被概念化为容器,而该容器中含有很多“toughest issues”(棘手的问题)有待中、美两国协商解决。例20和例21中分别用介词“入”和 “in”将“危险境地”和“impasse”这两种状态隐喻成容器,由此激活了容器隐喻的概念,且这两种状态都体现了负面、消极的处境,也暗示着其修饰语“世界经济”和中美贸易谈判前景的堪忧。
  例16:China to Pump $175 Billion Into Its Economy as Slowdown and Trade War Loom(《纽约时报》2018年10月7日)
  例17:Bumbling Into a Trade War(《纽约时报》2018年3月22日)
  例18:怎么看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业问题(《人民日报》2018年8月11日)
  例19:U.S., China Haggle Over Toughest Issues in Trade War Talks(《纽约时报》2019年2月21日)
  例20:美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危险境地(《人民日报》2018年7月17日)
  例21:U.S.-China Trade Talks End in an Impasse(《纽约时报》2018年6月3日)
  3. 人体隐喻
  一般来说,最明显的本体隐喻莫过于自然物体被拟人化的隐喻,即人体隐喻。这类隐喻有助于人们通过人的动机、特点及活动等来理解各种非人的实体。[2]33在本研究语料中,若按人类隐喻词性的使用频率排序,汉语标题中出现最多的是名词,然后依次是动词、形容词,而英语标题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从内容方面看,最常用的隐喻是“國家是人”和“经济是人”这两类人体隐喻,其中源域是人,而目标域是国家或经济。由于国家被看成是一个人,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例22的“伙伴”和例23的“friends”都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可以成为朋友关系。然而,例23中的“declare war”(宣战)本应是对待自己的对手或敌人所采取的举动,现在却用来对付朋友,这表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例24用“want”这一表示人的心理活动一词来修饰美国,使国家具有了人的思维和特征,并且“take on”(较量)一词也暗示着中美两国处于竞争关系,是贸易对手。同样,由于“经济是人”,所以身体强壮映射经济繁荣,反之则代表经济疲软,如例25中的“weakness”和“strength”。例26用人体隐喻词“内伤”来描述经济,表明关税措施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   例22:美国不是一个可靠的贸易伙伴(《人民日报》2018年8月13日)
  例23:America Declares War on Its Friends(《纽约时报》2018年5月31日)
  例24:The U.S. Wants to Take On China With Trade(《纽约时报》2018年3月6日)
  例25:As Trade Talks Begin, Trump Sees China’s Economic Weakness as U.S. Strength (《纽约时报》2019年1月6日)
  例26:关税措施加重美国经济“内伤”(《人民日报》2018年7月7日)
  (三)结构隐喻:用另一语义场构建系统性概念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是指一个事物的概念通过另一事物隐喻性地建构。实际上,是隐喻建构人们的感知、思想以及行为。结构隐喻也是以人们的经验系统为基础的。本研究语料中,最明显的结构隐喻当属战争隐喻,即将中、美贸易摩擦隐喻为一场战争,其中源域是战争,而贸易摩擦或冲突为目标域。《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各自的报道中多次使用了“贸易战”“战略”“捍卫”“回击”“阻挡”“打赢”“trade war”“hit”“target”“battle”“winner”“weapon”等话语,以此烘托两国贸易摩擦的紧张态势,营造出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如例27同时运用了战争隐喻词“贸易战”“打赢”,以及人体隐喻词“底气”,即将中国看作是一个人,这个人敢于直面对方的挑战,能做到积极应对这场贸易战争,并且有信心和能力打败对手。例28则同时运用了方位隐喻词“升级”和战争隐喻词“挑衅”,指出美国使贸易战愈演愈烈,且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恶劣影响。例29则同时使用了战争隐喻词“阻挡”、旅程隐喻词“前进”以及人体隐喻词“步伐”,表明了面对美国无端挑起的贸易战,中国仍然怀着坚定的信心朝着既定的目标砥砺前行,不会因为这场贸易战争而畏缩不前甚至倒退。例30中的“aim”(瞄准)和“hit target”(打击目标)均为军事用语,此处将美国针对中国和韩国展开的关税行动隐喻为军事行为,其结果也必将损害世界各地的目标产品。例31中的“battle”(战斗)表明两国在技术领域的较量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特朗普政府出于对中国5G网络影响的担忧,将对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出口实施管制从而限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例32中的“war”及“weapon”也强调了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中国可能会利用其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角色,在贸易战中施加压力,因为如果中国突然抛售部分美元资产,甚至仅暗示有意在未来减少购买美元资产,就可能导致美国的长期利率上升而给美国带来一些痛苦,因此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可以成为贸易战中的“Unconventional Weapons”(非常规武器),虽然这将是一种有风险的做法,中国自己可能也会有很大的损失,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例27:这场贸易战,中国有底气打赢!(《人民日报》2018年4月5日)
  例28:美国升级贸易战是霸凌主义对世界的挑衅(《人民日报》2018年7月12日)
  例29: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5日)
  例30:U.S. Tariffs, Aimed at China and South Korea, to Hit Targets Worldwide(《纽约时报》2018年1月23日)
  例31:The Coming Tech Battle With China(《纽约时报》2018年6月28日)
  例32:If There’s a U.S.-China Trade War, China May Have Some ‘Unconventional Weapons’(《纽约时报》2018年4月5日)
  二、隐喻表征的认知分析
  上述例子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借助隐喻,人們可用其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或说明另一领域的活动,因此,隐喻意义是始源域的部分特征向目的域映射的结果,然而这些映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人们的生活经验、生理基础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一)生活经验
  总的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人类的一些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如都要经历生儿育女、受教育、工作、生老病死等基本相同的生活体验,因此,英汉隐喻概念系统的表达也存在相似性。以本文所论述的方位隐喻为例,可归纳出四种映射类型:(1)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或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或下);(2)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3)衰退是下,发展是上;(4)难度系数大是高,难度系数小是低。
  正如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MORE IS UP; LESS IS DOWN”[2]15,英汉民族有着共有的生活经验,人们都是用数字来记录数量,数字大对应数量多,数字小则表示数量少,因此,数字的变化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在描述经济走势时,经济向好的时候,各种经济指标的数据会增长,而经济衰退时,其数据会减少。此外,在比赛中,越难完成的动作其对应分值越高,而难度不大的动作其对应分值就低。
  (二)生理基础
  人类共有的感知器官为认知及语言提供了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从而导致了英汉隐喻的共同性。例如,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人的情绪和思想的变化都会对心脏产生相应的生理影响,引起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等反应,于是人们就认为“heart(心)”与人的情绪和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关联。再如,人在生气时往往伴随着体温升高、血压升高或呼吸急促,人会感到有一种气体从肺部升起,因此,人们认为生气与“气”或“火”有某种关系。英汉语言表达“愤怒”时,都把人体当成一种容器,而“愤怒”作为一种“气”或“火”从该容器中喷发出来。前文所举例的“担忧”(fear)这种情绪亦是从隐喻的角度被当成一个实体或原因,从而在论述时可对其进行指称、量化或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便理解和处理该情绪。同理,将国家或经济这种抽象概念隐喻为具体的人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国际关系和经济变化。   (三)思维模式
  隐喻性思维就是将新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这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映射。正因为隐喻性认知是基于跨经验的相似性,而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思维过程及社会经验,因而不同文化的人们会有类似的认知并产生相似的隐喻概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正如《辞海》中“战争”的定义:“战争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自古至今,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发生战争,而国内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发生内战,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战争史。由此可见,文化和社会因素是战争隐喻的认知基础。
  正如Lakoff和Johnson[4]63所言,“我们付诸实行的方法都是基于我们对身体战斗的知识和经验” 。战争与经济之间形成映射关系的认知基础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特征。在战争的概念框架中,交战主体是双方的军队,进行一场战争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即战场,需要用到各种作战武器,其战争结果或胜、或败、或讲和。然而,在对应的经济概念框架中,战争的主体通常是两家企业或如本文所论述的两个国家,而之间的竞争常体现为企业或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综合经济实力或国力的竞争,竞争的空间是市场,而生产技术、精英人才、产品、价格、知识产权等则对应作战兵器,其竞争结果与战争的胜负或讲和相对应。
  三、结语
  本文主要依据概念隐喻理论中的三大类别,即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来理解和分析中美经贸摩擦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并从生活经验、生理基础和思维模式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这些隐喻表征背后的认知根源。总的来说,人类具有相似的生活经验、生理构造、心理基础和共同的以经验为本源的认知能力,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隐喻表达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英汉隐喻语言的这种同质性,为人类传播一些常用语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中西语言文化的认知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5]133当然,相似性是相对而言的,由于东西方在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英汉民族在隐喻表达上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隐喻映射选择的不同,即哪些特征被投射或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和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 桑麦兰,梅庭军.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4): 30-31.
  [2] 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3] 曹进,马冬梅.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传播功能[J]. 新闻界, 2008(4): 103-104,139.
  [4] LAKOFF G,JOHNSON M.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5] 侯奕松. 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Metaphors in China-US Trade Friction News and the Cognitive Analysis
  WEI Xiao-sh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a and
  representations in China-US trade friction news headlines in People’s Daily and New York Tim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categories: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ontological metaphors, and structural metaphors. Moreover, the hidden cognitive caus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life experience, physiology, and thinking modes.
  Key words: China-US trade friction;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s;cognition
  責任编辑    徐    晶
  收稿日期:2019-07-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美经贸摩擦新闻的隐喻研究”(19YJC7400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重大事件中美官方话语比较研究”(19YJA74000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美贸易战新闻中的隐喻研究”(2018SJA1734)
  作者简介:韦晓曙,讲师,硕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