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运动中的文化传播与体育精神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运动在增强人们健康体质的同时,雕塑出优美的形态体征,打造出良好的自信气度,焕发了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如何科学体育运动,合理经营体育课堂,是学生们的心愿,也是家长和老师们倍加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体育课堂教学、文化传播和体育精神3个方面对体育运动作了分析思考、探究展望。认为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论证、梳理规范的体育锻炼方法,发挥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体育精神的育人作用,这将会对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体育  文化  运动  教学  精神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236-03
  Abstract: While strengthening our healthy physique, sports sculpt beautiful physical signs, create good confidence and bearing, radiate vigorous mental outlook,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ork and study. How to conduct scientific sports and manage sports classes rationally is the wish of the students and also the topic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thinks about sports from three aspects: 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ports spirit,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explor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sports workers should think, demonstrate, and sort out standardized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s, give play to the spread of sports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sportsmanship, which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ports.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 Sports; Teaching; Spirit
  體育运动一直是大众参与度极高的娱乐项目和文化交流活动,与之相关的体育竞赛项目、教学活动、表演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体育运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日常锻炼、集中训练、节日展示,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为发展竞技体育奠定了基础,发掘了体育人才。
  体育是学校课堂学生参与度最高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收获了健康和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质量,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因此,体育课程在发挥着体育教育功能、团队合作功能和创新教育功能同时,对文化传播和体育精神的传递也起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运动的开展融入了更多数字媒体技术,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真实空间抑或虚拟世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活动的过程形式中又会产生丰富多彩的竞技规则、运动项目和竞技成绩。优秀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会对强国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些都值得体育工作者去探究。
  1  传播体育运动中的文化内涵
  体育是人类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活动,它能跨越国家地区、宗教民族、职业信仰、年龄性别等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相互交流、补充渗透。体育运动事业的兴旺繁荣与体育文化密切关联,它是社会稳定、和平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运动价值、运动环境、体育道德、体育科学和体育健康等。传播体育运动中的文化内涵就是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反映体育文化的特征、体育文化的功能、体育文化的价值、和谐社会的面貌。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相伴,体育文化是体育运动的内在价值,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通过体育运动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体育运动的外在形式借助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度最高的文化,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时代特征是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即体育在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体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精神理念在现实意义上的诠释,与我国传统美德以及目前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价值观相符,体现了现代人对于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
  学校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园地。在学校体育教学进程中,学生不仅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影响,也会受到自身文化体系建构的羁绊。不少学生有不良社会行为和精神萎靡的表现,甚至自身已经沉溺某种行为而不自知。这些对其接受体育运动教学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体育运动过程中行为失范的情景和组织失序的现象。因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搞好体育文化的建设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增强体育文化氛围,学校可每年组织项目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评比活动,如广播操、田径、足球、篮球、跳绳、拔河、游艺运动会。体育竞赛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还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育文化修养。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传播体育文化,诠释和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层次和水准,发挥体育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和创新教育功能。通过系列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促进体育文化传播,繁荣校园体育文化,提升体育活动品位。通过一系列体育运动规则实施,促进课堂体育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最佳融合。   校园的健身器械、运动设施与体育场馆承载着体育文化,它给学生直观的体育认知、相关的教学示范起引领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密切关注校园体育器械与学生体能的匹配程度,基础设施与不同体型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该项目的锻炼目的、效果、发展愿景的思考。学校还可以成立体育运動委员会,负责体育课堂、体能测试、训练计划与竞赛辅导工作。学校还应根据本民族、本地域的体育竞技特长和地方优势,打造民族体育特色项目和多种非正规竞技体育项目,使校园体育制度规范化、形式多元化、内涵趣味化。体育运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升华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和亲情,有效传播了校园的体育文化内涵。
  2  打造体育运动中的自信气度
  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所塑造和养成的完美形体、自信气度、体育精神、道德情感、礼仪规范、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在体育运动中打造自信气度是人类受用终身的实践课题,也是新时期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随着我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获得奥运会金牌数的增加和突破,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高涨。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动机以及对体育技巧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单一性的体育活动方式已无法满足体育课堂的需求。耳濡目染的健身活动,让学生从小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全民体育运动中,在锻炼中产生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学生从“要我锻炼”到“我会锻炼”,再到“我要锻炼”的过程转变,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得到体现,体育运动的观摩价值就得到体现。体育舞蹈、健美运动、健美操、瑜伽、武术、跆拳道、空手道、散打、网球、台球等拓展运动也开始走进课堂。
  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体育运动时间被网络社交和电子游戏挤用,运动观、价值观在塑造过程中难免发生偏离。体育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不仅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或改善生理机能那么简单,还应反映学生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及情绪控制能力的形成[1]。体育老师给学生提供科学锻炼指导服务,增强了学生体质,也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有的学生天生体质弱,身体协调性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甚至有轻度的自卑感。体育老师可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标准,适当降低锻炼要求,以愉快参与、促进身心健康为教学目的,让有自卑情绪的学生尽早走出自我封闭的小环境,与其他同学多合作交流沟通,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顺利完成学业,扬起快乐运动的风帆。
  3  传递体育运动中的精神意象
  体育竞技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体能技术的提升,还应该有超越于功利之上的追求,这就是体育精神和审美境界。在各种精神意象中,体育运动对人类的影响最为深远宽泛,对整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与体育运动总给人们带来健康愉悦、给社会带来活力热情密不可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自身的精神文化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根据个人的理想兴趣、身体特长,始终围绕着身心健康、精神愉悦为目标来设计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及体育文化服务内容。
  中国体育运动项目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且极具特色。如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运动的重要象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视觉和精神的载体。与西方体育运动相比,武术更注重精神的传承,儒道思想的诠释,在思维方式上讲究意象和禅悟的剥离,注重天人合一、刚柔相济、动静互生的观念精神[2]。武术历史源远流长、门类博大精深,包括武术套路、摔跤和散打等项目。武术将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各种攻防格斗功夫,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畏险阻的武德精神。人的运动观、价值观、审美观、哲学观、宇宙观在武术运动过程中逐渐形成。
  体育运动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并有自己的精神意象。如南通的哨口风筝和海安花鼓,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传承了农耕文化和民族精神意象。海安花鼓是著名的传统民间舞蹈,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流传,是人们热爱体育运动的个性使然,也是人民享受幸福生活的画面呈现。它展示了鱼米之乡的姑娘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欢快生活场景,以优美的形体舞蹈和绚丽的服饰色彩给人幸福生活的视觉意象。国庆50周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办的联欢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激情表演更是让人回味怀想。
  4  引导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情怀
  体育锻炼是健康的前提根本,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身心舒展放松,情绪稳定愉悦。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支配人的体育行为,正确的审美观、运动观和价值观打造出阳光健硕的形体和正能量的体育行为。
  笔者作为体育老师,总是爱看唯美的运动画面,并陶醉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姑娘们在泳池里细浪翻飞、老人们在广场上轻歌曼舞、球星们在绿茵场上奔跑角斗等,都让笔者体会体育世界的美好。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还催生了独特的体育运动方式——放风筝。其中板鹞风筝最为特色,鹞面上常绘有神话传说、福瑞图画等民间绘画,装有哨口的板鹞风筝升空后五音和鸣,大小哨口发出的高低音波及数里,犹如空中交响曲般悦耳雄浑。
  人类对运动之美感受领悟是相通的。体育锻炼不仅带来健康的体魄,还给人们视觉的审美,激发人们更多的潜能和艺术创造力。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其不仅是一尊男子雄健体态雕塑,更是古希腊文明和体育精神的象征。这尊雕像抓住体育运动过程的关键瞬间,定格男人体的动作姿态美的同时也给人生命力爆发的震撼美。它以头为中心身体向右侧扭转,呈S型,两臂伸展并上下对称,人体下肢前后分立,运动重心在右足,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躯体获得稳定感。雕塑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营造出静止中见运动的美感,为之后的艺术家创作体育运动姿态树立了榜样。此外,意大利雕塑巨匠米开朗基罗擅长用石头雕塑人体,如《大卫》雕塑在刚毅健硕的身体里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他在美第奇礼拜堂的《昼》《夜》《晨》《暮》4件传世杰作,将自己的审美情怀和时代精神内涵展现无遗。   5  挖掘体育运动中的产业价值
  体育强国建设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乃至体育产业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体育产业提速发展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经济高速高质发展、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愿景需求的重大举措[3]。通过竞技体育运动文化实现我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席位和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育运动的发展壮大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中国体育产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方兴未艾。有远见的企业常将体育产业引入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落实,通过组织体育健身活动来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积极性,追求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和市场运行效应。但目前中国体育产业發展的发展还不平衡,有待进一步分析交流和相互渗透。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研究学者和国家机构对体育产业的内容及包含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将体育产业、休闲与博彩产业统计为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包含了体育竞赛与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康复保健等,如体育用品、体育广告赞助、体育建筑设计、体育信息传播、体育博彩等产业门类。同时附属于体育场馆的酒店、餐厅等收入也包括在体育产业之中[4]。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经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体育产业也借助大数据技术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客户群体消费信息,为企业提供分析依据,制定科学、有前瞻性的经营决策。竞赛场、运动会成为运动员展示体能素质和健康形体的盛会,健身房、社区广场、学校操场是体育锻炼的广大舞台,电视、网络等数字媒体也成为体育产业的宣传平台。
  体育产业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发展共同繁荣的大好机遇,为自身发展打造平台、创设环境。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最终会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6  结语
  体育运动在健身塑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调节精神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广大民众关注投入。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论证、梳理规范的体育锻炼方法,发挥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体育精神的育人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必将对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接班人和体育后备人才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刘元国,温建军,许传洲.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文化缺失、归因与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84-88.
  [2] 赵守斌,王亚楠.从胡一刀与苗人凤的比武到中华武术的推广[J].武术研究,2016(11):58-60.
  [3] 王子朴,朱亚成.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3):8-13.
  [4] 林显鹏.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14-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