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劳动成本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于环境影响较小的装配式的建筑开始备受关注。但是装配式的建筑对于信息管理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建筑的需求。所以,基于智慧建筑的理论,集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合成技术,提出装配式的建筑信息的基本构架还有管理模型,在集合以往操作的经验和实际的案例说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在工程生产、实地施工、运营环节方面的具体应用。装配式的建筑信息管理为建筑行业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平台,为建筑领域的管理带来了更加高效的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智慧型工地 装配式建筑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a)-0186-02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领域,这样的建造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开始衰落,这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新的模式的出现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对于环境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对于劳动力的依赖很小。同比传统的现浇式混凝土建筑模式,装配式的混凝土建造模式需要相关的企业之间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在对于建筑前期设计之初,要求相关的单位还有预制的构建单位说明尺寸类型,保证制造单位能够生产主符合规定的构建图纸,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对于信息的管理要求较高[1]。
1 智慧建筑工地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模型
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模型,是将工程设计、生产运输、建筑施工还有运营维修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并且将这些收集来的数据统一的进行集成并传到大数据平台上,利用平台把所有整理的数据在设计单位、预制单位、运输机构、施工单位等等对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的共享。并且结合现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数据等先近的信息合成技术,提出装配式的建筑信息的基本构架还有管理模型,对于工程中的运输、施工、产品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的应用。智慧建筑工地就是将现在网络技术还有应用技术所结合,把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现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AI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等等多种技术进行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建造技术相关联,把现场的信息进行采集,实现通过管理平台,能够把数据资源共享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要实现建造过程中相关利益方信息的交流,建筑企业首先要根据项目的规模,精确合理的计算出在工程不同阶段需要的施工时间,并且要根据计算的精确结果,合理的明确此阶段的施工进程,有关部门制作工程进度表,并监督阶段的工程是否完成。要在进度表中明确的标明此阶段的负责人、监督人等,还应标明此阶段施工的重点和遗漏点,严格按照计算预估的进行施工。在工程中难免会出现因天气、人为等意外,因此在计算工程时间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以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有序的完成[2]。在工程进程中,要安排和够好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监管的任务和原则,要确保监管部门的认真负责和秉公执法,能够充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监督施工能够按照计算预测的计划,有序的完成。建筑企业要总结每次工程会出现的问题,要在工程中会出现的意外进行防范,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基于智慧建筑工地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型,在这个管理模式下,将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利益相关者之间单方面,点对点的低效率交流方式转变为交互式、共享型、高效率、全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为配套式建筑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手段,减少了建筑施工的周期。
2 设计阶段
在设计方面,相关的模式可以通过建筑施工建筑模型实现对建筑设计模块的设计辅助。
2.1 数字化设计
利用建筑设计模型技术,首先通过对具体施工地点相关数据的采集,利用预制构件的模型对建筑信息的集成实现数字化的设计预测。把相关单位的要求,以及对施工现场数据的勘测,将相关信息导入建筑设计软件(BIM)软件会进行相关的碰撞检查、明细表统计、三维立体等很多功能,可以虚拟的完成钢筋参数的精确定位,材料的全面性统计以及精确的经费预测[3]。
2.2 多样化组合
对于设计方面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预制构件,根据其所提供的面积大小,布局的风格,个人需求等因素通过软件进行拼装,模拟出理想的户型作品。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户型需求实现多样化的标准层的设计,实现需求的最大实现力度,组合成多样化的现代建筑组合。具体的流程:预制构件单位通过自己的模拟平台把实地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建模,然后将构件生产流水线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建筑设计单位,实际单位通过平台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尺寸构件的设计和拆分,并将自己拆分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反馈给预制单位,这样就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4]。
3 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模型在施工上的应用
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的地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详细的考察,对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审核,还有是对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的实际环境进行考察,进而确保施工规划可以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还有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难点要着重的进行严格的审查,重点环节所需要的资源是否充分,施工的技术是否支持和管理的体系是否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等问题。还有管理部门要对施工的具体人员,管理的具体人员等进行培训,施工人员让其掌握专业的技能还有安全施工的问题,要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完全熟练的掌握相关工程的专业技术,要求施工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意识,这样能够提高管理的高效和施工的进程[3]。检查人员要对于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对于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地进行严肃处理和工程补救,以此让其余人员防止出现此类问题。基于配装式管理模型网络应用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集合形成了远距离视频监控、绿色施工动态监察、大数据分析、建筑模型动态模拟等虚拟现实的信息应用技术,进而辅助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国民生活水平质量越来越好,人们对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非常可观的市场。传统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方式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效控制的作用,但在保护环境方面和能源利用方面都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现在紧缺资源的利用。因此,工程管理单位要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核心,这样一方面给企业较少了相当一部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模型对于工程设计、运输、生产等过程的相关信息管理要求较高,传统管理办法无法满足,模型的建设为智慧工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工程的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蒋春迪.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1-34.
[2] 叶浩文,周冲,王兵.当EPC模式遇上装配式建筑[J]. 施工企业管理,2017(7):23-25.
[3] 贾宏俊,张树懿.面向装配式建筑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改进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6):16-20.
[4] 刘东卫.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的“四五六”特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标准》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编制解读[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5):1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