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幽幽玉笛声,浓浓故园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习目标:
  吟读诗歌,抓住意象,感受诗人的故园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大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他们对故乡的眷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
  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二、吟读诗歌,把握情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学生齐读
  师:读古诗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读音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要理解诗人表达出的情感,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师:我们反复读了几遍诗,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三、解读意象,解读情怀
  播放笛奏《思乡曲》
  师:伴随着笛声,我们和李白的心越来越近了,这首思乡诗,你从诗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故园情
  师:如果不看“故园情”,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
  生:折柳、闻笛
  师:诗中的柳、笛,承载了诗人情感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又叫意象。
  “誰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怎样理解“暗”、“飞”和“散”的妙处?
  生:“暗”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里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又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的吹,
  生:“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生:“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师:是啊!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师:“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生:“柳”谐音“留”,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
  师: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
  柳枝在春风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像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柳”作为写作对象,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如《诗经》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铃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
  师:诗人的这种思乡情重,却又没有马致远《秋思》中的凄苦,那又为什么呢?
  生:“春风”春风给人温暖和煦的感觉,李白的乡愁是淡淡的,哀而不伤的。
  四、身临其境,对话诗人
  师:这样的笛声在洛城的夜晚响起,勾起的仅仅是李白的思乡情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何人不起故园情”,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故园情”?
  在此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把我诗人的情怀。李白在726年,26岁时写下了《静夜思》,在734年34岁时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时隔九年,在这期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历经了千金散尽,得而复失;结交了新友,又见证了旧友的死葬。有游历名山大川的喜悦逍遥,也有旋转回京,长安失路的黯然伤神。想过隐居避世,却又习惯于云游漂泊。经历了千回百转,物是人非,却又不改潇洒自如的文人气度。作者成长了,深邃了,再不是月光下独自哀愁的青年才俊,而是为世上所有的天涯游子长叹一句故园之恋,思乡之情。如此洞悉人心,不愧为诗仙也。
  总结:师:我相信,所有当时听到笛音的游子和千百年来读过《春夜洛城闻笛》的人,都会油然而生和李白有相同的情愫吧,让我们带着这份情感,和着音乐,深情诵读《春夜洛城闻笛》。
  播放笛奏《思乡曲》师生共读诗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