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影响分析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一些教育的理念被错误的解读,家长信奉“赢在起跑线上”,导致学校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看重学生的书面成绩,颇有拔苗助长之势,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望而生畏,甚至形成思维定势,缺乏思维发散能力,无法展开知识的畅想和互动,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难以展开创新思考。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通常所说的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运用小学模式管理和组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等等。这样过早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压抑。孩子的成绩是否拔尖?各种特长能力是否具备?参加过多少大赛和考试?都成为家长之间可以炫耀的资本,使得家长不切实际的攀比心理更加严重。这种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不仅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违背学前教育的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
  (一)影响幼儿身心正常成长,损害幼儿大脑发育
  不同的学龄段,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问题分析的能力都是循序递进的。学龄前的儿童有着自己的发育特点,此时如果不管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习惯,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点,会导致学生在面对较为难懂的知识时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例如,幼儿在学前虽然背诵大量的古诗词,但他们并不理解诗词的含义,而且在书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障碍,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造成幼儿亚健康心理问题
  学前班教学的知识应具有极大的趣味性与启发性,知识均有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如果较为死板地传输信息,要求某个知识内容就是这样的主旨内涵,或者就是这样的流程化计算方式,那么学生就会逐渐感受到知识的枯燥与乏味,出现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而当学生步入小学后,他们就会更加地厌恶学习,出现严重偏科、课堂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学习等问题。
  (三)束缚幼儿的快乐天性,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童真童趣的思维模式,能够基于一个看似简单无趣的问题,引发无数的思维联想。但是在学龄前就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干预,并通过较为固化的模式让学生死板地记忆,并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越是在轻松的空间中,学生的思维发散与创新思维越是能够得到拓展;越是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即使产生了创新思考,也会被暗示制止,他们会认为若与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则会显得自己很幼稚,从而不敢大胆地考虑问题,学习过程也较为压抑。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深入家长心灵深处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着成人的教养方式。在家长看来,成绩高就意味着发展好,这是留存在家长印象中根深蒂固的思维理念。家长督促学生死读书,逼迫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减少游玩时间去写作业。学龄前的教育阶段,家长就每天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本身也将学习成绩视为最重要的事,学校也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己任,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屡禁不止。
  (二)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学前教育目前专业化体系的建构还不足;教育的内容较为随意化,缺乏与不同区域环境下幼儿相契合的教育资源、教学环境;学前教育中的相应资料、设备、空间布置也很单调,缺乏有效目标的引领和必要资金的支持,难以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填充一些小学化的元素表面完善教育,完成形式化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一)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为合理有效地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应从幼儿本身的天性、成长规律、认知习惯、思维模式等层面着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在学前教授给幼儿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浓厚的科学探索欲望,逐步培养自信心,不断地自我激励和进步。
  (二)填充学前教育资源
  应针对学前教育提供有利的素材,例如绘本、场景空间的搭建方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改变沟通的方式,注重学校在学前启蒙时的资源需求拓展,秉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针,尽可能地从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优势,在学习上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掌握艺术、人文、地理、文学、算数等基础认知,综合导入知识元素。不过,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语感、数感、逻辑感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规范学前教育行为,避免盲目从众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29条明确提出,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健全分级分类评比体系,建立一支立足实践、熟悉业务的专业化质量评估队伍。这样我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就有了专业的监管机构,用以规范各个幼儿园的教学行为。有关部门应结合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提出政策上的指导,对教师、家长等进行心理干预,减少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部门应强化对学前学生教育科学方式的宣传,提高家长的认识,同时也让幼儿园与小学实现更好的对接。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幼儿教育中应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利用精神环境的营造,避免学生产生如坐针毡的感觉。通过有序的课程安排,通过趣味的游戏、合作等模式,引发幼儿自主地参与,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四、结论
  目前学前教育虽然已经步上了正轨,不再大张旗鼓地展开小学化的教育特色宣传,但社会上依然开展了各色的幼儿培训班。这些培训机构中有的能够激发出学前儿童的潜能,对儿童有极高的教育和健康认知引导作用;但有的培训班将经济利益视为第一位,存在办学机制不健全、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应明令禁止并严格查处,减少市场学前教育的混乱。目前学校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依旧在上演,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借着国家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改革春风,在正確政策的引领下,找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积极解决问题,为祖国花朵的绽放、未来人才的培养提供自然的成长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