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及其危害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并且趋势只增不减,作为学校教育启蒙的幼儿园教育,被学校和家长赋予了小学正式教育的任务,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违背了孩童成长的天性。本文将对农村教育小学化现状出现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策等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危害及对策
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都存在着小学化的问题,表现出来的是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迫不及待的想要孩子掌握知识,想要孩子出类拔萃,这样的氛围下,幼儿园教育将向越来越错误的方向发展,人们对待幼儿园教育应当回归到理性上来,尊重教育的规律、孩子成长的规律,整改农村幼儿园教育。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现状及危害
要为解决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必要先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发展的态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对症下药。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即思想观念和教育制度。首先思想观念上,农村人的思想观念相对固化,从传统的教育的经验来看,一旦入学就意味着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特别是一旦农村幼儿园设置了考试等环节时就更加坚定了家长们的想法,孩子就该在幼儿园阶段学到知识才对得起教育付出,同时这种思想也是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促进产生的,急于看到成果,家长和教师都不能避免这种思想的侵蚀;其次是教育制度并没有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作出严格正确的指导,甚至在一些方面助长了这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模式的出现。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都有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幼儿园教育本该是一个轻松没有任何负担的过程,四五岁的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逐渐掌握生活的一些小知识,逐渐适应群体生活,逐渐能脱离家长陪伴进行一些活动,这对于孩子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幼儿园阶段能做到这些已经达到了目的,但是家长教师们并不满足于此。原本是亲切温和的启蒙教育被替换为专业的学科教育,比如语文、数学,游戏活动被压缩,上课规范严格苛刻等,老师和家长们迫不及待地要孩子掌握知识,要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投资”的成果,对于这种模式是否违背了孩子天性没有一丝思考,焦虑、从众,导致这种趋势越加变态。
(三)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最直接的危害将作用在孩子身上。首先就是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启蒙教育被学科教育挤压后,孩子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将得不到有效地培养,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无力感;其次是对学堂的抗拒乃至厌恶情绪的出现,孩子的天性是玩乐,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并不是孩子需要的学习方式,成效且不论,一旦孩子出现抗拒心理,将对即将正式开始的学习生涯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一点是对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危害,三五岁的孩子身体器官极为脆弱,正处在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看书写字对孩子的视力、脊椎等关键器官部位都有不利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的孩子已经屡见不鲜,孩子表达能力行动能力都比较缺失,严格的课堂教学让他们感到不适也无法表达和排遣,长此以往對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摧残。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理清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原因、现状及危害等之后,就该理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改革教育策略
要优化农村幼儿园的教育首先学校的制度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要改变和端正,学校制度和老师是幼儿园教育的实施方,是问题产生的重点。学校教育方案的制定必须经过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实践考察,搞清楚教育的重点是什么,专业学科的课程应当进行缩减,活动、游戏等元素增加,让孩子学会相处、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小技能、慢慢接受和其他孩子进行群体生活的能力等,凡是正式小学阶段才需要掌握的技能都应当进行删减。其次是策略的制定要进行实例考察,城市幼儿园的教育设施、教育策略往往都是比较先进的,城市思想的相对开放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策略更加人性化,农村学校应当与城市学校合作,定期派遣教师到城市学校“取经”,或者邀请专业的教师团队到校参观交流,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保持先进性。
(二)引导家长思想观念
改变家长的观念是和学校教育策略改革同等重要的方面,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唯二势力,学校策略改革解决教师问题,家长的观念改变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疏导。家长对幼儿园孩子的关心程度非常高,他们的思想偏激的情况下,教师的行为难以避免的要受到影响,矫正家长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会是疏导家长思想的良好平台,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认为在学校一定要学到专业科目知识的刻板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哪儿,其次是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学校期间的状态,让他们了解到孩子在校期间安全、快乐,并且健康成长,不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拖延,抹除他们的焦虑感,把科学健康的学前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行为、心理都简单纯洁,具有极强的可引导可塑造空间,只要引导得当并不会产生负面反应,教育思想及策略、家长观念的改变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和家长都应当保持理智客观的思想、开放视野,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打造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幼儿教育[J],2002
[2]邹敏.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调整与对策.学前教育[J],2001
[3]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