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心率变异性作为定量评估自主神经的非侵入性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在成年人的群体的研究中,静息状态下的标准值、年龄和性别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等问题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而儿童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自身的发育规律,且心率变异性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研究较多。本文在综述心率变异性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进展,为心率变异性应用于儿童青少年提供进一步参考。
關键词:心率变异性 儿童青少年 进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b)-0174-02
1 青少年心率变异性的标准值
现有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与心血管死亡有关,包括心源性猝死,而心率变异性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被用作自主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定量表达。目前有研究报道了基于性别、年龄和心率分层的成年人心率变异性参考值,并考虑了肥胖、血压、药物使用和身体活动等因素。然而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发育变化。尽管目前对于少年儿童心率变异性正常值的研究较多,但研究技术、样本量和测试对象差异等问题,心率变异性标准值并没有统一。
2 年龄和心率变异性关系
有许多研究调查了健康儿童的年龄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证明年龄对心率变异性有重要影响,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有研究表明副交感神经活动在3~6岁开始增加,6~15岁的阶段下降。因此利用心率变异性可以用于评价儿童自主神经发展变化。然而该实验没有考虑到受试者的睡眠状态,因为在积极睡眠状态下高频功率值显著低于安静睡眠状态的值。因此心率变异性的正常值应考虑到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因素。另一研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表现出年龄特征,一般来说,LF、HF和总功率从0~6岁增加,随后6~24岁减少。Silvetti等发现反应副交感神经调节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在1~10岁时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心率的显著降低和心率变异性值升高的现象,这可能与交感神经调节降低而副交感神经调节升高有关。
3 性别和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儿童性别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因现有数据较少,且研究结果相矛盾,一些研究者表明,男孩的心率变异性显着升高,其他一些人表现出相反的效果,而一些研究则表明心率变异性与儿童的性别无关。有人研究发现6~8岁年龄段间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尽管目前的短程研究大多截取5min心电图信息,该研究发现1min的心电图信息也可以提供心率变异性的可靠信息。相矛盾的是,有研究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的心率变异性值显着升高,但心率降低,其他人认为女孩的值显著高于男孩。
4 运动对青少年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有氧训练能显著提高成年人的R-R间歇长度和副交感神经的敏感性,然而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身体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率变异性。Vinet等分析比较训练有素的游泳男孩和未经训练的男孩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表明两者时域和频域指标都没有显着差异。健康儿童的强化游泳训练对心率变异性指数没有任何有益的适应性。有观察7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间歇训练改善了受试者的有氧能力,然而不足以改变儿童的自主神经调节。其他的结果也表明耐力训练计划改变了健康的青春期前儿童的有氧潜能,但是不会引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改变。
5 心率变异性在肥胖儿童中的应用
静息状态下健康的自主神经特征被认为是由副交感神经主导,但与瘦弱的同龄人相比,超重和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这种情况似乎有所改变。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在静息状态下的迷走神经活性较低。
在运动恢复期间检查心率变异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超重/肥胖儿童运动后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而不仅仅是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这一指标。快速副交感神经再激活被认为是心脏保护性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对精瘦和肥胖的8~12岁儿童从最大运动恢复期间自主神经功能没有差异。Castner等人的研究数据表明,过多的肥胖不影响儿童的运动后心率恢复,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是在最大强度运动后,肥胖儿童出现副交感神经对最大运动反应的迟钝恢复现象。
6 结论与展望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在评估心血管系统状态的作用是突出的,在成年人群体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并形成统一的认识。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发育的各个阶段各具特点,不能把儿童和青少年看成成年人的微型版本。心率变异性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研究较多,但因为数据的采集及分析、样本量、受试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研究结果混乱不统一。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统一测试标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Goto M, Nagashima M, Baba R, et al.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demonstrates effects of development on vagal modulation of heart rate in healthy children[J]. Journal of Pediatrics,1997,130(5):725-729.
[2] Silvetti M S, Drago F, Ragonese P.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health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partially related to age and gend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2,81(2-3):169-174.
[3] Sepp?l? S, Laitinen T, Tarvainen M P, et al.Normal values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parameters in children 6-8years of age: the PANIC Study[J].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 2014,34(4):290-296.
[4] I?aki Izquierdo, Borja J, Rovira S, et al.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readolesc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7,28(3):204-210.
[5] Vinet A, Beck L, Nottin S. Obert P.Effect of intensive training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repubertal swimmers[J].2005,35(10):610-6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