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户外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在参与的过程中,户外运动安全事故频发,同时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管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分析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可以降低户外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由户外参与者和自然环境组成,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并与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定的、相互依赖的系统。本文分析了高校户外运动的现状,并就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期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  户外运动  安全保障体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054-02
  户外运动作为一种集竞赛、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极限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许多热爱户外运动的户外人士的喜爱。随着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休闲体育和户外运动,然而,在参与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户外运动的风险是指参与者在探险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险,与地域、文化、季节、路线、氛围等有关。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具有公共特征的安全风险管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分析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减少户外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由户外参与者和自然环境组成,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并与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定的相互依赖的系统。
  1  认识户外运动
  (1)内涵:最初的户外运动是人类在野外生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特种部队使用天然屏障和绳网进行障碍训练,以提高野外作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进行探索性或体验性探索的一种运动。
  (2)起源与发展:户外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其原意是在自然的场地上进行的体育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突击队员利用天然障碍物和绳网技术进行过越障训练,提高了野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战争结束后,这种训练形式在和平时期和各个领域得到了保留和应用。目前,户外运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①引入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外运动开始进入我国,虽然当时中国还没有户外运动的概念,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些热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自然,喜欢爬山涉水,喜欢从征服山川中体验生活的极限乐趣。虽然当时参加的人数不多,但它对中国户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户外运动在我国得以迅速普及,自1999年以来,中国登山协会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06年底,中国有超过700多家正式的户外俱乐部,相比之下,户外爱好者团体的结构较为松散,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培育,我国户外运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中国有许多户外运动,如高山运动(登山、攀岩、冰上攀爬、滑雪等)和峡谷运动(瀑布攀爬、漂流等)。
  (3)户外运动的种类:户外运动主要分为五大类。(1)海岛项目:主要包括荒岛求生、沙滩项目、悬崖项目、海岛项目、潜水等等项目。(2)山地运动:主要包括丛林、峡谷、岩壁等项目。(3)高原工程:主要是指登山工程、勘探工程(如冰川工程、冰雪工程)。(4)人工施工项目:主要是指攀爬和穿越公路的工程。
  (4)户外运动的特征:大多数户外运动是探索性的,属于极限运动和次极限运动,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户外运动的几个主要特点:完全依赖和利用自然;场地要求低;具有挑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场地的非人工性。
  2  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现状
  (1)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户外运动是,集体育、休闲、旅游、管理、环境科学、地质、气象、动植物、组织学、心理学等学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很多户外运动参与者都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应急救援知识严重不足;而许多组织者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技能和应急知识;管理者大多注重行业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户外运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安全教育。
  (2)安全救援体系不完善。目前,没有统一的户外运动安全救援行号,专业救援队伍及民间救援队伍缺乏,当事故发生时,临时救援指挥中心由当地政府、公安消防、登山协会、武警和医生组成,救援工具落后,救援培训少,救援保险实施不力。
  (3)安全保障机制不足。目前,中国登山协会只有现场设备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设备安全保障组织,还没有专门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机构,因此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3  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的安全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存在,需要协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早期预警体系和救援保障体系等,在整个系统中权衡安全系统的特点,使整个系统完整、均衡、高效并可控。
  (2)全面性原则。首先,安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其次,从每个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课程安全教育,以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即根据课程安全系统的目的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完整性进行组合,使得户外运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   (3)可控性原则。在相关安全体系有效的指导下,对整个安全体系实施控制过程管理,从安全技术、安全范围、安全环境及安全意识等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户外运动真正做到有效的安全可控。
  (4)动态性原则。根据“打破—建立—打破—重新建立”这一规律,实现户外运动安全课程的动态管理,不断检查和调整其内部因素,以实现协调发展,保持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4  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1)重视户外运动安全教育。在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之初,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前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作为户外运动的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意识培养,确保安全教育的稳步发展,一般来说,开展户外运动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防范及应急救援能力,使参与户外运动的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规避户外风险因素,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能力。
  (2)注重户外运动监督与预警。为实现户外运动课程在安全环境下得以顺利进行,作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监控和预警机制,户外运动安全监管分为两个方面:行为监管和技术监管。行为监管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学在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并纠正;技术监管是指对场地、设备的监督管理,为了确保户外运动风险预警,作为教师须完善对活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将信息数据发布给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地准确预警。
  (3)重视户外运动应急救援。在高校户外运动教学过程中,积极增设应急救援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救知识,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遭受的危险,此外,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与通信、消防、交通、医疗等单位的合作。
  (4)完善户外运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户外运动具有探索性的、危险的因素,因此,根据户外运动的特点,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不可避免,这就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管理内容具体如下。①认真检查活动的场地。根据主题,认真选择活动的场地,详细了解场地的基本安全情况,活动设施的安全因素。如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应详细了解现场消防通道、设施及路线,做好应急疏散的计划。②注意运输的安全。防止超载、超速或违规驾驶,在活动前应详细了解场地的交通的路况,满足车辆的安全通行的条件,调整停车时间和车辆位置。③严格控制饮食的卫生安全。分析和考虑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强化对食品安全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5)完善户外运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应该以户外运动安全政策法規体系为基础,科学指导和规范户外运动过程中的预警、控制和救援行为,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具体需要从政策和法律的权威、强制角度对从事户外运动的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户外运动安全防控的能力。
  (6)健全户外运动保险保障体系的构建:户外运动作为一项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活动,因此,在户外运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保险保障,意外险是为了保护参与者的切身安全利益,而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保险费的行为,一旦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将支付约定的合同金额。因此,高校开展户外运动教学时,需要重视户外运动保险体系的建设,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有效管理。
  5  结语
  户外运动具有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特点,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猎奇的需要。户外运动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新兴运动项目,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特别在高校户外运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构建,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做到户外运动的预防和干预,有效地控制户外运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保障广大的参与者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高校户外运动教育工作者着力帮助大学生掌握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各项安全技能,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积极创造人文关怀的教学育人环境,确保高校户外运动教学过程的安全,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利益,最终保障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可持续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华丽.基于生命安全视域下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7,15(28):227,229.
  [2] 俞谢亮,肖攀.我国户外运动安全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7):241-242.
  [3] 周红伟.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92-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