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北大学体育部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充分挖掘东北大学体育部在办学发展中所存在的优势条件与不足因素,进而提出申请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价值所在。旨在為东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更为优质的改革方案与切实的理论参考,为我国高校体育事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东北大学体育部  运动训练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17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fully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ports department of Northeast Univers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nning school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value of sports training.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better reform plan and practical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of Northeast University, and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ports tal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ports training; Value analysis
  1  研究背景
  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它于1957年首设于北京体育学院,当时称“运动系”。通过设置运动训练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练员,缓解了建国之初教练员严重短缺的问题[1]。
  1988年,在新的专业目录中正式确定了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名称和地位,这使得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和改革开始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2]。我国有很多高校体育院系开始增设运动训练专业,到2000年已有31所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运动训练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可达16000人。截止到2004年,已有53所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运动训练专业,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
  2  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发展现状
  东北大学体育部是在东北大学建立2年后成立的二级教学部门,其伴随着东北大学历经辉煌和雪雨风霜,培养出了以刘长春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精英,开创了中国参与奥运的历史先河,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的体育部是东北大学直属学院级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本科生的公共体育课、人文选修课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生、体育学和体育教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全校群众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科研工作。
  2.1 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优势条件分析
  2.1.1 师资力量充足底蕴深厚
  体育部现有一级学科体育学硕士点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体育教学专业1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生专业1个。在教学课程中,滑冰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轮滑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体育部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4人、讲师15人、助教14人。管理干部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5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4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体育部在职教师中国际级裁判6人4项、国家级裁判12人13项。6位教师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5个项目的裁判;4位教师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4个项目的裁判。作为全国高水平运动队学校每年按教育部的要求可在全国中等学校特招男子篮球、冰雪、田径、羽毛球获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的学生入学。体育代表队有男子篮球队、橄榄球队、田径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啦啦操队、轮滑队、冰球队。学校各项目代表队在国家、省内和沈阳市的一系列重大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续写了东北大学的辉煌。有多位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机构)中担任职务。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几十项。
  2.1.2 学科建设发展较为完善
  2001年9月,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东北大学体育部设立社会体育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社会体育专业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20人左右,主要面向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招生。2014年,该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过14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体育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2016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发布了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体育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全国216个专业布点中排在第13名。该专业现有在校生92人,累计3届毕业生67人,近3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2.1.3 教学配套设施丰富齐全
  目前,体育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已与沈阳市丁香小学、沈阳市44中学、辽宁省装备制造学院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另外与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大学、鲲鹏奥瑞特健身俱乐部等5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形体实训室、素质拓展基地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
  2.2 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2.1 优质生源招生不足
  目前,东北大学体育部在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方面出现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在个别运动项目上出现“无人可用”的现象。在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选拔中,主要生源路径有3条:(1)普通高中的体育专项毕业生;(2)业余体校;(3)专业队现役、退役运动员。其中从普高中体育专项的毕业生居多,但是其体育专业能力极为普通,无法达到优秀运动员的水平,进而无法在比赛中取得较高的名次。业余体校或专业队的运动员虽具备比较高超的运动技巧素质,但是其文化水平要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在考试分数获取方面较为困难。
  2.2.2 学训矛盾尖锐突出
  普通高校运动员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完成学习目标,又要追求体育成绩,但大学学习阶段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存在着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高水平运动员日常管理的难度[3]。目前,东北大学不同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散布在不同的学院之中,由于其各自学院专业的不同,造成统一训练的时间不够充足,最终导致训练分散化、碎片化,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和降低了训练质量[4]。通常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都会以比赛为首位,教学课程做出让步,外加学生自身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有些学生则会出现旷课、补考的现象。最终无法独立通过各自专业的理论考试,导致毕业环节上受到极大阻碍,甚至会错过就业选择的时机。
  3  东北大学体育部申请运动训练专业的作用与价值
  3.1 有利于实现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的教育价值
  科学、合理地解决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为东北大学减轻学生管理压力是体育部申请运动训练专业的教育价值。高校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其开展的效用,不仅有助于拓宽我国多维多渠道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且对完善高校的功能,实现高校体育和教育目标,增强学生体质,推动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立不仅为高校提供优秀的体育人才储备,同时也减轻了高校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通过运动训练专业的统一相关指导,让具有高水平的运动员逐步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项目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专业辅导与考核。与此同时,由于专业上的统一教育管理,使得训练时间可以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了训练质量,使得成绩可以大幅度提升。既能保证学生有充沛的体力参与训练,同时也不耽误高校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3.2 有利于实现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的社会价值
  高水平运动员的优质招生与合理培养以及他们为在校师生带来积极影响这是运动训练专业设立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专业在高校中的设立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主要为了满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求,其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体育本身的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并渗透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6]。而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在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下,经过内外化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东北大学体育部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可以优化运动生源结构,形成大、中、小一条龙培养体系,也是日后体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源经过地方小学、中学阶段培养,具有一定的运动功底,输送到大学以后进一步提升其运动技术能力并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为打造出综合型的后备体育人才奠定基础。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校园日常的训练生活中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在校师生通过观看他们的训练可以对不同体育项目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许多普通学生通过与运动训练的学生接触,逐步培养自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将自身对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3.3 有利于实现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的文化价值
  努力为在校师生提供体育锻炼平台进而推动东北大学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是运动训练专业设立的文化价值。
  东北大学每年都会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各种赛事,凡是参与比赛的学生都会自觉地进行赛前训练,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剧增。通过比赛,在校师生不仅了解了不同项目的魅力所在,更为彼此间的沟通搭设了桥梁,将彼此之间的友谊变得更为浓厚。一些团体比赛不仅愉悦了身心,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的精神。
  运动训练專业的设立对于推动东北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积极地作用。在高校中,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强大的文化背景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文化的发展,同时,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精神的构建。而运动训练专业的存在就是一把开启校园文化的钥匙。
  4  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大学体育部是在东北大学建立2年后成立的二级教学部门,其伴随着东北大学历经辉煌和雪雨风霜,培养出了以刘长春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精英,开创了中国参与奥运的历史先河,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
  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优势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充足;学科发展较为完善;配套设施丰富齐全以上三个方面。东北大学体育部办学发展中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优质生源招收数量不够充足;学生在课程安排与训练时间上发生冲突等情况。
  为此东北大学体育部决定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其教育价值为有利于科学合理的解决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为东北大学减轻学生管理压力;其社会价值为高水平运动员的优质招生与合理培养以及他们为在校师生带来积极影响;其社会价值为努力为在校师生提供体育锻炼平台进而推动东北大学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松和.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 鲁长芬, 王健.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P96—P100
  [3] 范传芳 葛庆焕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现状及启示——以高水平田径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27):P53—P54
  [4] 王朝阳 ,黄文敏.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调查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P42—P46
  [5] 张春合.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和价值[J].体育学刊,2016(2):P34—P38
  [6] 谢和刚,龚德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探索[J].体育学刊,2005年4期P20—P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