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如管理制度有缺陷,产权关系不明确,政策性目标与营利性目标相冲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信贷管理落后等。农村商业银行要想摆脱当前发展的困境,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内控机制作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完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初,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化,源于农村信用社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始慢慢发展起來,并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上市,拉开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实际上,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仍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来实现风险收益。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增强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
1.1 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以贷款操作风险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柜台操作风险以及其他方面的操作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理贷款业务时要经过多方面的严格审核,从了解贷款人的基本情况开始,再以此对贷款人进行信用方面的评级,最后才能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给予放款,放款后并不意味着贷款程序就此结束,还要对后续的管理工作追踪审查。农村商业银行在管理程序上会出现贷后管理不实、贷款投向不明的问题。
流动性风险的深层次原因是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两个目标的矛盾,管理者常常会处于两难境地难于抉择;并且,流动性风险一般和其他风险掺杂在一起,加大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农村商业银行由于人才缺乏,较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基础差,主要存在这两大问题:一是盈利因素考虑较多,忽视流动性;二是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
1.2 法人治理结构及产权风险
个别农村商业银行上下级的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上下级职权不够明确,公司产权不明晰,影响了其正常发展,所以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引导农商行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法人代表或合伙人要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承担对内无限连带的责任。
农村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尚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要求。公司内部各个阶层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相互之间无法很好地制约。在现实工作中,不能将决策、执行和监督权进行有效分离。不仅如此,许多现行的规定也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不到位,无法对其有效制约,导致在个别部门 “一家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
自农村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真正股权意义上的变革却始终未见成效。成员资产成本投入的增长并不代表他们能得到更多的权利。在当前阶段,股本金的增补依旧是被动的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1.3 道德风险及贷款风险
道德缺失引发的风险在商业银行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从业人员的疏忽引起的。
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道德缺失引起的风险。例如员工的综合素质低下,团结意识不强,工作懈怠,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这些都是道德风险的催生因素。由于企业内部年龄偏大且素质不高的人才结构,使得农商行众多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依旧沿袭旧制度下的管理方式。
贷款风险也是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损失的不确定性。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有时会遇到许多无法提前预料的危险性因素,使得贷款本息到期很难收回,从而影响日常的业务运转。
1.4 信用风险及利率风险
信用风险又叫做违约风险,是指在交易中对方没有按照当时的双方约定履行承诺而造成经济损失。这是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都会面对的风险。存贷款业务是农商行非常重要的一项业务,如若出现信用风险,便会影响农商行资金的正常运转。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的利率变动的未知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大小可能性。对农商行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现阶段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使得预期收入与实际收入产生部分差异。二是历史某一阶段产生的存贷款利息倒挂从而可能引起利率风险。
2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信贷危机
农村商业银行是建立于“三农”基础上的,其自身具有与其他银行不同的特点,即承担着国家对农村政策性扶持任务,而这就使其无法避免市场风险。农村商业银行面向群体以农户为主,若遇到自然灾害或地震,洪涝灾害,则收益势必会减少,并且农民损失惨重,而这部分损失很可能会转化为信贷危机。在农村或落后地区,信息数据不完善,不具有系统性,致使农村商业银行和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而这种情况给了用户“投机”的机会,农民农村金融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借贷问题严重,道德风险加大。
2.2 制度不完善易出现法律风险
一些地区的农商银行在制度上不够完善,容易出现法律风险。一是对法律法规条例重视不够。二是由于个别内部管理人员个人能力较低,责任心不够,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意识薄弱,对查处违纪行为的忽视, 导致问题不断扩大。三是对信用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考核不够严格,制约机制不完善,导致考核体系实施不力,缺乏制度约束。
2.3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 自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后,政府干预银行放贷的行为虽然已经减少了很多,但还是一些地方存在着,这影响了银行信贷投向,使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投向低效的领域。另外,为维护社会稳定,地方政府会干预商业银行对地方大型企业信贷风险的化解和处置,例如要求银行不得反映不良贷款,不得减少贷款额度等,这将使银行错失化解信贷风险的时机。
2.4 企业的道德缺失使农商行面临金融风险
一些企业到还贷期限时虽有还款能力却故意拖延甚至不愿返还贷款本息,有些企业以假破产等手段逃避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商行出现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3.1.1 建立完整健全的贷款制度。在贷款管理的风险中,要重视信贷风险出现的预警信号,做到及早发现并对其进行处理,同时,建立健全的信贷担保抵押制度。
3.1.2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完善本行业的自律机制。
3.1.3 改革完善現有的产权制度。例如建立新的社员代表大会以此来增强对权力的制约。此外,要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在金融政策法规的执行方面绝不懈怠,各岗位和业务操作都必须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之下实施,对潜在发生的风险隐患要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3.1.4 严格堵塞信贷管理政策制度漏洞。认真做好农商行支付缺口的预测工作,对每一信贷工作环节的关键点与风险点必须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出现支付危机的倾向,要立即与上级取得联系及时处理,内控机制要始终贯穿信贷行为的全过程。
3.2 完善人力资源体制管理,健全监管制度
由人为因素给农商行造成的危害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责任的贯彻落实上存有纰漏,防范监督体制不健全。要想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农商行必须从自身的管理体制上入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强化金融知识和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在健全监管制度方面上,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对监管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2)在农商行内部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3)在农商行内部建立并完善一套创新并具有可行性的监管制度。
3.3 地方政府减少对农商行信贷行为的干预
在一些融资活动中,一些地方政府常常会利用职权来组织一些活动, 这些活动会对银行提出一些关于企业融资的要求,实际上这就是政府在直接或间接干预银行的信贷经营。一些地方政府不惜动用行政权力、运用存贷挂钩的手段, 促使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政府类平台或地方国企。政府要适度放权,减少干预农商行的交易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维护商业银行信贷安全,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
3.4 进一步加大对引发道德风险责任人的惩处力度
对引发道德风险的当事人决不姑息迁就,要依据有关规定,对其保持强有力的高压打击态势,实施严格的法纪、党纪和政纪惩处。要加大法律制裁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法律的威慑作用,从而形成银行从业人员自觉规避职业道德风险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彭辉.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2] 符锡家.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道德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海南金融,2005(02)
[3] 黄明江.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04).
[4] 宋康民.试论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0(07).
[5] 邢媛媛.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及其防范[J].特区经济,2011(07).
[6] 王学军.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0.
[7] 张智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概况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展望,2016(23).
[8] 王秀兰.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