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闲置严重,导致社区生计水平低下,影响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主因,提出了利用市场规律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高效开发,以及建立保障当地社区、投资商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等关键利益相关者公平受益的机制等建议,不仅提升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帕累托状态”,更有利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
[关键词]社区生态旅游;大熊猫国家公园;福利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872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黄石公园法案》,开启了全球国家公园建设的序幕,19世纪后逐步扩展到欧洲大陆、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国自2006年开始重视国家公园工作。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战略,2018年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开始迈入正规。截止到2018年8月,我国共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其中包括了2018年10月底正式挂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7年1月公开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27134km2,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和白水江片区四个片园区,其中四川省的两个片区占地20177km2,占总面积的74.4%。与此同时,四川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区区域涉及19个县市17万人口,其中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与众多森工企业。这些企业和农村人口的生存发展模式,将直接影响未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成效。“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生产经营等人为活动管控的通知》中,要求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现有的所有生产性活动不能有损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态保护。可见,生态旅游是协调当地居民生存发展需求与国家公园管理要求矛盾的最佳策略之一。肯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就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与野生生物有关的生态旅游活动中,有效缓解了居民与国家公园管理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理,无论从自身发展需求,还是合理响应当地社区居民和企业发展的诉求,都将进行生态旅游开发。
2 文献分析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经验。杨文娟认为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应重点培育生态旅游产品与观光旅游产品。王玉琴指出目前国家公园内存在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有较大矛盾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国家公园共建机制等建议。王庆生指出我国应该在国家公园建立有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和更人文化的生态旅游,重视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兼顾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强调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其中包括两个内涵,即“责任”与“维系当地居民生活”。安童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片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中提出要引导社区参与。卞显红等人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区生态旅游相关利益群体决策与管理模式。
福利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以社会经济福利为研究内容,以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议题,探讨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具有明显伦理判断性质的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视角强调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解决“个体经济单位未考虑某一经济活动的收益或者成本而造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从而达到一种均衡和公平发展。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能够促进社区的合作与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尽管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和社区发展已经受到一定关注,但生态旅游开发思路主要侧重旅游需求和供给角度,基于“效果、效率和公平”的社区生态旅游开发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基于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同时在当地社区等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议题,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有效建设与管理,以及当地社区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公平与持续发展。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主体区域四川园区为对象,以都江堰市龙池镇社区、阿坝州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彭州市龍门山镇宝山村、雅安市天全县龙门村、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千佛村8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社区为样本村,采取关键信息人半结构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访谈社区代表140户,旅游投资开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5人。集合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EXCEL分析相关数据,了解了当地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以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4 研究结果
4.1 样本村概况
样本村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述。
样本村基本都地处现有的大熊猫保护区内或边缘,旅游资源丰富,周边旅游业发展态势较好。
4.2 样本村生计概况
调查显示,所有样本村主要经济来源仍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见图1)。8个样本社区有旅游产业内容,但开发程度较低。其中有16户开办农家乐,1户做向导,1户开办民宿,1户开饭店,还有1户开办小商品店。旅游收入对社区的贡献基本没有体现出来。
4.3 社会投资概况
从调研结果看,旅游投资商投资力度不大、投资环境不佳以及发展信心严重不足。 A公司属于就地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未得到高效开发的根本原因是建设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市场营销滞后。B公司属于“借地开发”,缺乏当地政策保障,合作伙伴包括社区合作主动性不高,介入数年尚无实质的旅游产品和经营活动,导致B公司投资信心不足而收缩投资规模,与当地管理部门和当地社区的矛盾则不断加剧(见表2)。
调研还显示,受访旅游投资商在旅游开发公平受益方面尤其是与社区公平分享旅游开发效益方面基本没有设想和设计,采取的是典型的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如租地付租金等。
4.4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查显示,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资金投入:无论是社区还是当地企业,都严重缺乏旅游开发资金,使得企业开发的旅游规模小效益低,社区则基本无力开发旅游业。而缺乏政策保障、缺乏合作互信等原因,导致社会资本不愿投入,制约了旅游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
(2)缺乏专业人才:当地企业基本是原有森工转产单位,当地社区更是缺乏旅游开发的专业能力,人才缺乏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资源高效开发的重大障碍之一。
(3)市场营销能力差:作为森工转产企业,现有本土旅游开发企业并不擅长旅游业的市场开发,而当地社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儿童并不具备市场营销的能力。
(4)社区参与性不高:由于既有利益少,未来受益缺乏明确、公平的机制保障,以及在旅游开发的规划设计等环节的参与不足,导致社区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与投资商关系冷淡,影响了外来投资商的投资信心,“双输”局面日益显现。
因此,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面临资源丰富但想开发无能力,以及愿意开发又担心受益不公平的尴尬状态。导致生态旅游资源闲置,当地社区也得不到有效发展。
5 研究讨论
福利经济学理论最关注的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的一种变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社区以持续发展为最佳目标,既有自然资源是最大资本,任何对既有自然资源的滥用或弃用都不是社区发展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既然当地社区和本土企业都严重缺乏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专业能力以及旅游市场,就应该充分基于市场规律,借用社会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来有效开发社区生态旅游资源,使大熊猫国家公园、当地社区、当地企业和外来投资商的利益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
既然社区既得利益少,尤其担心未来的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缺乏公平性保障,就应该在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当地政府、当地企业与外来投资商之间建立具有法律和政策约束力的机制,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真正体现公共资源的社会福利性。
6 結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极低,主要原因是当地社区和企业缺乏资金、旅游开发专业能力以及旅游市场等要素,导致生态旅游资源闲置。与此同时,无论是当地社区还是外来投资商,都担心未来合理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外来投资商投资信心不足,当地社区和企业旅游开发积极性不高。因此,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远远没有达到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而旅游资源的闲置以及社区生计水平的低下,均不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目标。为此建议如下。
(1)建立激励社会资本有效投入的机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框架下,建立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机制,尤其是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推动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最佳配置,实现效果和效率的双优。
(2)建立投资商、社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公平受益分配机制。通过各方友好协商,给社区生态旅游开发利益相关方一个定心丸,提高各方的投资建设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各方的利益保障,更有利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有效建设和管理。
(3)培育社区专业组织。让社区有效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合作,既是社区利益保障的措施之一,也是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之一,减少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以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的管理成本。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社区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在当地政府协调下构建一套利于社会资本投入、利益分配公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的保障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益分配的公平,以不断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有利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顺利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四海,杨宇明,王娟,等.国家公园发展史[J].人与自然,2017(01).
[2] 丁洪美,杨劼.探讨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道路[EB/OL].中国林业网,2018-08-15.
[3] 李秀明.大熊猫国家公园74%以上在四川核心区禁生产经营活动[N].成都商报, 2017-08-11.
[4] 李晓东.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掠影 [EB/OL].中国林业网,2017-11-01.
[5] 王成栋.四川:严控大熊猫国家公园内人为活动[EB/OL].中国林业网,2018-05-21.
[6] 张建萍.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J].旅游学刊,2003(01).
[7] 杨文娟,李经龙,陈欢,等.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国家公园旅游吸力实证分析——以汤旺河国家公园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8] 王玉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社区发展初探[J].甘肃林业,2018(03).
[9] 王庆生,吕婷.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推动我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商论,2017(33).
[10] 刘世熊.浅析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J].中国商贸,2009(11).
[11] 安童童,张玉钧,丛丽,等.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河北林果研究,2017(01).
[12] 卞显红,张光生,王苏洁.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05(10).
[13] 王德菊.福利经济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经济导刊,2009(Z1).
[14] 闫臻.嵌入社会资本的乡村社会治理运转:以陕南乡村社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15] Robert Putnam.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l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