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江川洋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是民族赏析习惯及审美的主要体现,具有强烈的亲切与质朴的特色,表现形式与情感息息相关,向人们展现极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对演唱者的气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演唱中强调声音的共鸣,通过清晰的吐字展现民族特性。良好的演唱方法能够确保民族声乐的完美演绎,应促进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得到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029-01
  【本文著录格式】江川洋.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20,02(03):29,31.
  虽然传统声乐的审美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但其特性仍然保留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歌唱体系。当前民族声乐领域中所出现的声音、腔调千篇一律,作为民族声乐教师应当大浪淘沙,为民族声乐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通过对演唱方法、演唱风格等方面的改革,使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得到继承与发展。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当前民族声乐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民族艺术,具备民族文化特色,在演唱过程中将发声、气息、吐字等进行灵活演绎。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中更加注重对声音的要求,以圆润通透,具有穿透力为基础,将气息、吐字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得更加饱满。虽然民族声乐以西方美声唱法为基础进行学习,但对传统声乐及戏曲演唱方面在中国声乐演唱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能够不断发展与优化的基础在于对呼吸、吐字、行腔的要求,民族声乐演唱基于传统声乐及戏曲声乐技巧与审美而产生的。比如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其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必须甜、透、润,在行腔方面必须保证演唱时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要以十分准确的归韵进行收声。多方面的要求只为保证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腔体的饱满性及声音的韵味感。民族声乐演唱时,演唱者的手势、姿态、动作都能够作为民族声乐演唱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多种声乐技巧的融合与传承。例如有的演唱者在演唱中以传统声乐技巧为基础,在演唱中将其与西方美声唱法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演唱方法,演唱者基于传统唱法对民族声乐进行创新与完善,使其在相关体系中产生极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亦是丰富多彩,在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中各个民族发展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音乐文化与演唱风格,以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促使民族聲乐不断创新与优化,这是民族声乐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民族声乐中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其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对传统唱法的继承与发展,“吐字方式”与“气息方式”成为其主要的继承发展内容。吐字方式。在中国传统唱法中对吐字方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其中以“出字、归韵、收音”为主,“出字”是指在演唱时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归韵”是指咬字时形成字腹;而“收音”则表示辙口处收音时要一步到位[2]。民族声乐唱法讲究“四呼、四声、五音”,主要表现为“四呼”时,要注意口型,找到发音的着力点。“四声”是指声调的掌握;“五音”则是字的声母在口腔中受到“唇、舌、齿、牙、喉”的阻碍。民族声乐在对吐字方式的继承中将其与演唱方法相结合,将其表现在四个方面,主要在演唱时对每个字有“咬”的感觉,对每个字“吐”的准确,最后能保证“走”起来有感觉且“收”时不掉;气息方式。民族声乐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适应各种形式的用气技巧,能够对其灵活使用,如在表达不同感情时采用的气息技巧,演唱者通过对正确呼吸方式的掌握,对气息得以有效控制。随着民族声乐作品的不断丰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不断提升,在不断实践中创新了各种声音的气息技巧。民族声乐演唱将情感与气息技巧相结合,能够保证声音与表演的步调一致。民族声乐对演唱方法的继承有发展能有保证演唱者在保持气息的基础中正确发生,以呼与吸形成对抗性的方式,减少气息消耗,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二)对其演唱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演唱风格上有较大的变化,但演唱者在创作过程中将其与时代、地域、文化相结合,促使民族演唱风格得到继承与发扬。民族声乐从传统演唱艺术中吸收精华,通过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多变,演唱技巧灵活复杂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民族声乐演唱以演唱与表演为主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在演唱中必须将真假声混合并相互联系才能将民族声乐做出做好的呈现。民族声乐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对每首歌唱作品做出诠释。民族声乐历经时间的沉淀,作品众多且题材广泛,通过各个层面反映出人们的情感追求及人生理想[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民族声乐的审美求要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演唱风格的继承与发展,既要继承中华传统的民族声乐精粹,还应当借鉴国外音乐发声技巧,重视起发声理论,中国民族音乐演唱风格得到改进与完善。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实现基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艺术氛围中,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仍然需要创新与积累,以保证精粹得到保留,糟粕得以改正。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发展的基础是对传统艺术风格进行保留与继承。传统声乐演唱风格多变,虽然发展到后期以更加正式的风格进行演唱,但在表演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民族性及时代背景的展现。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演唱中要不断在发展进程中对演唱方法进行传承与借鉴,使民族声乐的风格与特点能够得到更好展现,进而使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
  (三)对其舞台表演的继承与发展
  艺术与生活共存,表现形式是对生活的夸张展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不仅通过声音对生活做出反应,还与舞台表现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艺术表现效果。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训练中除学唱外,还要对自身的形态、仪表进行高要求的训练。民族声乐的舞台表演应当通过对声音、视觉、情感做出展示,增强观众的审美感受。民族声乐在舞台表演中对音色极为重视,通过明亮、圆润的音色相观众表现歌曲的内涵,向观众传达情感,演唱者声音必须自然、明亮,通过这样的歌声为观众带来审美享受,而观众也随着歌声的美感加深自身的情绪。中国民族乐器的舞台表演出了声音之外,视觉感受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民族声乐舞台表演以追求艺术的真实情态为主,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突出观众的审美感受,民族声乐的独特风格与热情奔外的舞蹈相结合,为观众打造一场视觉盛宴,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肢体动作与眼神时舞台表演的重要部分,通过不同的舞蹈形式、演出服饰向观众展现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演唱者在演唱中更应该注重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互通、融合的方式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汲取国外声乐理论知识,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借鉴,使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得以保留,通过长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更加昌盛,通过自身的魅力向世界彰显个性。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表现,民族声乐工作者必须重视提升自身民族文化修养,提高自身民族声乐能力,通过广大民族声乐工作者的努力,使中国民族声乐得到积极发展,使民族声乐文化永不褪色。
  三、总结
  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在不断实践与研究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形成较为成熟的系统,在继承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及风格的精华后,发扬光大,扎根于中国民族艺术中,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终将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代表中国音乐艺术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甘霖.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9(26):61,63.
  [2]王波.浅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2017(19):83.
  [3]孟妍.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与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1):175-177.
  指导教师:张书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