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火炬镇肥料使用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茂森 江卓芸 江长胜
摘 要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关系农业产收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肥料在粮食增产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收益颇多,但非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火炬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形式,发现当地存在肥料施用不合理、环境污染、缺乏管理意识等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火炬镇;化肥;氮磷钾比例;污染;科学施肥;四川省通江县火炬镇
中图分类号:S1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73
化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是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促进农业发展、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商品[1]。世界各国多年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施肥是最重要的粮食增产措施[2]。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国。201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6 022.6万吨;2000—2015年化肥使用量增长率为31.35%;同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也巨幅增加,15年内从46 217万吨增长到了62 144万吨[3]。然而,化肥的大范围大量施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4],如土壤肥力减退、肥效下降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5]。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氮肥只有30%~35%[6],磷肥10%~20%[7],钾肥35%左右[8]。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低下,于是高施用量成了一种应对的手段,化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过多的化肥经过雨水的淋洗冲刷进入各类水体中,可能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9]。此外,肥料的偏施还会导致作物营养供应不均衡,影响作物对土壤及肥料养分的吸收,从而降低作物产量与品质,长期肥料偏施还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10]。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追求绿色、高质、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肥料产业体系的改革以及肥料肥效和利用率的提升等方面都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调查选择通江县火炬镇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该镇农民化肥施用种类、用量、施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当地农业污染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以期为该地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达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地点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火炬镇,该镇位于通江县西南部,距县城45 km;全镇面积59.67 km2,人口2万人,海拔620~1 056 m,森林覆盖率为52%;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发达,现有耕地1 821.2 hm2,其中田1 094.6 hm2,地726.6 hm2;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
根据火炬镇的实际情况和此次调查的内容设计问卷,详见附录。问卷以每户为一个单位发放,共计发放并回收问卷90份。结合火炬镇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粮食生产力选取3个粮食生产力高、中、低的村,分别为马家坪村、黄土岭村和石垭子村。从3个村子中分别随机抽取30户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的人户展开调查。部分常识性错误由调查者与农户面访后纠正。
2.2 走访调查
对于农户的实际施肥情况调查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同时也进行走访调查,在农户所种3种谷物的田块与农户进行实地面访调查,通过与农户交谈了解田块施肥实际情况,记录种植面积、各类肥料种类及用量。另一方面,查看农户所用化肥包装,详细记录化肥品种、有效成分及含量。
3 调查结果
3.1 化肥使用量过大
经过调查,火炬镇水稻、小麦和玉米耕地面积分别为455 hm2、140 hm2和533 hm2,产量分别为6 000 kg·hm-2、
3 000 kg·hm-2和5 800 kg·hm-2。水稻氮(以纯N计)、磷(以P2O5计)、钾(以K2O计)每公顷施肥量达到
165.1 kg、71.7 kg和44.3kg,小麦为153.0 kg、60.4 kg和41.8 kg,玉米则分别达到205.2 kg、64.5 kg和18.8 kg,具体情况见表1。张灿强等[11]结合不同区域内水稻、小麦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得出全国各区域、省市满足当前平均产量水平下的水稻、小麦和玉米推荐配方施肥量。将调研所得数据与推荐配方施用量对比得出,火炬镇水稻、小麦、玉米的氮实际施肥量高于建议施肥量,小麦的磷钾肥实际施肥量高于建议施肥量,水稻钾肥实际施肥量低于建议施肥量,玉米的磷钾肥实际施肥量低于建议施肥量。氮肥的多施、滥施现象严重,钾肥施用量相对氮磷肥较少且往往不能达到建议施肥量。张文婧等[12]针对四川省主要作物的施肥现状整理得出各作物的平均实际施肥量,其数值相比其他农业发达地区小很多,这既证明了四川省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投入量不足,又突显出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3.2 “三轻三重”现象严重
火炬镇农民化肥施用比例不合理现象严重。目前“三轻三重”现象较为突出,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13]。施肥技术的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广大农民对科学施肥的意义和作用不够了解,忽视了其对作物产量、质量的重要作用,部分农户普遍存在增施氮肥,忽视施钾肥的概念,认为氮肥是决定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火炬镇使用的肥料种类以尿素、碳酸氢铵和各种复合肥为主,使用有机肥的农户十分少。有机肥施用量不足会导致土壤中有机态养分相对含量减少,进一步致使土壤酸化、地力下降,对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3 缺乏科学施肥与管理意识
在走访过程中,调查者发现火炬镇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水平较为落后。根据调查,受调查村庄农村劳动力年龄组成十分不均匀,文化水平总体不高,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农户在肥料的品种选择、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上,并没有按需配肥,而更多是盲目追求增加施肥量,因此造成了错误用肥、过量施肥以及不均衡施肥的情况,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如图1所示,大多农户通过咨询肥料经销商或根据自身務农经验进行施肥,只有少部分农户愿意向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寻求解决方法。另一方面,重“施”轻“管”情况严峻,大多数农户采用撒施、表施方法施肥,并未按照层次分施,进而导致了肥料流失和浪费严重,肥料利用率低下;部分农户采用“底追一道清”的施肥方式,并未按照科学的施肥方法管理作物。另外,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超过70%的农民直接将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到农田中,只有小部分农民将其正确处理,不及时处理的包装袋在土地中难以降解,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 3.4 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受调查的3个村庄都存在水体污染情况,其中以黄土岭村最为严重。当地部分河流、池塘等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中污染物和各类元素可能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分析才能得出具体结果。过量的施肥造成火炬镇存在土壤酸化、板结、次生盐渍化等状况加重。土壤酸化可以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作物发病率升高,农产品品质下降,酸化严重的田块甚至导致作物严重减产。
4 建议与思考
4.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法及施肥新技术
目前火炬镇的施肥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重施氮肥、少施钾肥,并且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肥料中各有效元素占比不均衡,进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品质不高等结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法可以显著改善施肥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并且可以使作物增产效果明显[14]。另一方面,通过有机、无机肥料并施,在推广市场有机肥的同时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鼓励农民抛弃传统施肥方法,全面推行科学施肥方法。
此外,可以推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将肥料施用与播种、整地等环节结合起来,凭借机械化的务农设备,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深施肥料[15]。这样的技术可以使肥料施用在土壤表层以下,从而减少了雨水淋失等因素对肥料造成的浪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
4.2 加强施肥技术培训力度
火炬镇及下属村庄相关部门对农户关于科学施肥的宣传及培训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农户不合理施肥。因此,村镇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鼓励农民学习施肥及管理知识,全面提高对科学施肥的意识。正确科学地施肥既可以保证作物的高产高质,又可以保护和提升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状况。在政府、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使农民充分掌握肥料的最佳使用时期、施用方法及种类配比,通过系统的施肥模式的建立提高肥料利用率。
4.3 推广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
火炬镇玉米种植面积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根据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方针,在推广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秸秆还田的实际应用面积和实际还田总量。对小麦、水稻、油菜和玉米等作物的秸秆,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和生物技术,实现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增加还田面积和还田量,通过秸秆的回收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逐步改善施肥中的元素结构比例,最终达到改善和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品质产量的双赢目标。
4.4 加强肥料市场管理
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民的消费者权益,从企业到政府都应当做到严格把关肥料市场的每一个环节,从生产到包装再到销售,加大对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化肥市场经营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不规范的营销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福锁.科学认识化肥的作用[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16-18.
[2] 郑伟.中国化肥施用区域差异及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 潘晓东,李品,冯兆忠,等.2000—2015年中国地级市化肥使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9(10):1-14.
[4] 陈远鹏,龙慧,刘志杰.我国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5,37(4):255-260.
[5] 王恒,易小燕.绿色发展背景下农户施肥及其决策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8):
1284-1292.
[6] 巨晓棠.氮肥有效率的概念及意义——兼论对传统氮肥利用率的理解误区[J].土壤学报,2014,51(5):921-933.
[7] 马进川.我国农田磷素平衡的时空变化与高效利用途径[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8] 闫湘.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9] 王媛,楚春礼,刘夏,等.率水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及施肥措施模拟[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30(4):6-13.
[10] 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82-187.
[11] 张灿强,王莉,华春林,等.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J].资源科学,2016(4):792-794.
[12] 张文婧,王昌全,袁大刚,等.四川省主要作物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J].土壤通报,2014,45(3):697-703.
[13] 龚政.通江县农业生产施肥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2,6(7):40-43.
[14] 羅小娟,冯淑怡,黄挺,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环境和经济效果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6-93.
[15] 王丽.合肥市化肥农药施用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7):76-78.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