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数据的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珍香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育应用为解决民办高校艺术专业信息化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民办高校智慧教学应对基于大数据良性发展的信息化教育提出系统化变革。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环境下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面临的痛点问题及其内在成因,提出智慧教育应用改革的重点在于建构智慧教学生态体系,实现从教学管理走向教学治理,促进艺术专业智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教育 民办高校 艺术专业
   “智慧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技术化的教育,更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①。智慧教育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教育提供知识化服务和智能管理,促进教学信息化向学习信息化发展。这种智慧型大数据教学范式是“当今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②。在大数据环境下,各大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系统建设和网络平台的应用,通过借助多维数据解析和数据流转优化教学管理,實现大数据与智慧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智慧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和智慧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学发展中的痛点问题
  信息化教学发展促进了智慧教育的大数据化。自“十三五”以来,全国高校为响应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号召,纷纷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但就目前高校信息化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目标的转换、教学内容的创新还是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等,都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③。特别是民办高校艺术专业在专业化教学、管理、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1.“延时性”的教学体系
  我国民办高校艺术专业信息化教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未从封闭式的学科建设、延时性的教学体系中挣脱。由于学科建设缺乏与行业互动,出现了专业教育与市场分离、延时性教学体系与行业标准脱轨、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陈旧等问题,使得专业人才过剩与市场人才缺失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虽然许多民办高校在“十三五”的号召下跟着提出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和加强信息数据建设的方针,但是并没有制定契合民办高校自身特质和个性化专业建设的发展方案,在发展目标、教学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也都没有实现“去延时性”革新。艺术专业建设没有从学科特点、学生文化背景、社会对专业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教学改革制度上普遍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
  2.“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我国民办高校艺术专业目前仍未完全脱离“行政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化”教学管理因许多功能和流程的重复应用,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信息管理封闭、数据孤立、教学管理分离等诸多问题。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管理服务的对象,本应享受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便捷,而不是沦为“行政化”教学管理的载体。由于行政化教学管理普遍缺乏专业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发展思路,缺乏根据民办高校的性质和艺术专业的特点进行“量体裁衣”的发展战略思维,而且往往忽略用户体验感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服务”和“业务数据”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方案,难以促进实现教学“管理”到教学“治理”的发展。
  3.“封闭式”的发展决策
  专业化综合决策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国内许多民办艺术院校在做相关决策战略时普遍缺乏市场调查和行业信息数据,缺乏专业发展预测和综合决策评价指标,在学科建设、招生计划、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普遍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加上许多民办高校基础设备不全、数据信息更新缓慢、数据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艺术专业建设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二、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学面临困境的成因
  我国民办高校艺术专业在智慧教学发展中,虽然积累了大量信息数据,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上也构建了数据库与咨询平台,但是对于大数据发展的痛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全局性教学规划决策
  全局性教学规划决策是建设信息化人才梯队智慧教学的有力保障。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学阻滞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规划决策缺乏专业个性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未得到有效落实,这样就进一步拉开了与公立高校之间的差距。长此以往,在学科建设、专业定位、教学模式、管理服务等方面就逐渐脱离了实际。没有契合实际发展的决策难以构建全局性信息化教学管理团队,大数据发展就难以稳步推进。
  2.缺乏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
  我国民办高校艺术专业在教学信息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标准规范有待加强。数据标准规范是智慧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民办高校教学普遍缺乏专业公共数据库和代码编程来统一规范赋值并进行级别标准的梯队筛选,因此,智慧教学全局规划中各类信息管理没有规范统一的数据依据,教学管理建设难以有效推行,依托教学管理数据共享平台无法落实到教学业务管理系统中。
  3.缺乏与实际应用相契合的信息数据
  我国尚处于信息化教学发展阶段,民办高校对于数据价值的认识不足,数据掌握技术、分析水平也都较低,加上受到行政化教学管理的影响,导致数据信息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制约大数据信息整合应用的发展。再加上跨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和构建监测数据动态不足,以及异常情况的数据监控规则的缺乏,导致数据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三、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应用的生态体系建构
  基于上述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在信息化教学水平、数据应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痛点问题和原因,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构建大数据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的重心。而信息化教学、科学化管理和大数据治理方案,对于提升学科建设在“政、产、学、研、创”方面的综合决策能力至关重要。
  1.智慧型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实现从塑造‘知识人’到走向培养‘智慧人’的历史性飞跃”④。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建构智慧型课程体验。一方面,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优点,有利于民办教育公平发展和跨区域资源共享。以MOOC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以SPOC为代表的“小众”在线课堂,为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教师实行监控管理和过程性评估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微课或翻转课程使传统教学与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构建多元化智慧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微课具有易于获取、扩展性强的优势,翻转课堂能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互动交流,两者都有助于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   2.智慧型大数据教学治理体系改革
  大数据智慧教育发展促进了高校艺术教学改革向更高的要求推进,体现在通过教学管理流程的精细化整合、构建信息数据库、提高周期教学数据的治理水平和智慧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实现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大数据教学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加快整肃信息化教育管理,推进大数据信息配置和全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案的部署,进一步构建“标准化”、“精准化”教学治理服务,达到管理模式与教学应用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大數据治理体系的构建不单是信息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更是一种以大数据进行信息治理的思维。
  3.智慧型大数据云平台标准设计
  智慧型大数据云平台标准设计应以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活动,以结构改革整合教学系统。一方面,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的核心是教师,而信息技术应用不能成为增加教师工作的负担,实现信息化教学应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功用进行考量。基于此,智慧教育云平台设计需通过简单的技术操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衡量标准取决于教学结构体系的改革,而不是对教学手段的修改。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改革需要对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体的关系进行调整,智慧教育云平台设计及教学体系整合需以这四要素为核心,以教学结构改革为中心。
  4.智慧型课程评价机制的设置
  国内高校“现有教学结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简单化模式化”⑤。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教学评价机制的记录强调对客观数据的归纳整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体系设置,不单是为了得到结果性评价,更是为了针对覆盖教学全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等数据质量的监控。因此,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评价机制的多元化,需要通过全程性教学评价、智慧型课程评价及主动性评价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的应用需以大数据环境为支撑,以个性化教育理念为先导,通过大数据生态体系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学发展。智慧教学实现了物理教学、虚拟网络教学和社会环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实现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智能决策和多元化评价。智慧教育的推广对于艺术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创新专业教学理念,更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从单一知识的传播者走向智慧人才培养的教育者。
  注释:
  ①张立新,朱弘扬.国际智慧教育的进展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5(5):54-60.
  ②【英】舍恩伯格 V M等著.盛杨燕等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2-4.
  ③甘容辉,何高大.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70-76.
  ④张仕志.智慧成就教育梦——四川省遂宁市智慧教育集团“智慧教育”解密[N].中国教育报,2013-12-11(12).
  ⑤丛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5):98-102.
  注:本文系2018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TJG201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8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