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师范院校林业专业硕士点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姜明 莫燕华 张卓然 陈凤洁

  摘 要: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林业专业硕士点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突出优势特色、补充方向短板,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途径等初步思路,以期为地方师范院校林业专业硕士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林业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合作交流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master's degree in fore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high-level applied professionals in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s degree program in forestry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ideas,such as highlighting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supplementing the shortcomings,optimiz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postgraduat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joint training of postgraduat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s degree program in forestry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y.
  Key words:master of forestry;Joint training mode;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为满足适应我国林业生产实践发展中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批准了林业专业硕士作为新增设的硕士专业学位[1,2]。广西作为林业大省,速生丰产林面积及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的核心基地。为助力广西林业朝着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整合了原有的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面的二级硕士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的师资,在此基础上申报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18年获批,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目前,在广西具有林业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只有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
  相对于农林院校而言,地方师范院校通常在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相对具有较好的基础,而在林学方面顯得单薄,具有农林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那么地方师范院校又是如何培养林业方面的人才?带着这个问题,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突出优势特色、补充方向短板
  目前,学院林业专业硕士点有硕士生导师13人,校外兼职导师9人。但学院中真正从事林业研究的导师并不多,这也是师范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加强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师资力量和提高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需要把学院原来林学下面的二级硕士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作为林业专业硕士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为学院林业专业硕士点的优势特色来打造,同时根据学院的师资的实际,设置森林生态恢复与管理、经济林培育与经营3个研究方向。因此,后续的人才引进需要重点考虑后面2个方向的人员组成,补齐研究方向的短板。
  二、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由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业专业硕士点建设才刚刚起步,为切实做好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需要充分借鉴国内林业院校的林业专业硕士点的培养方案,同时注重自己的特色。强调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一理念应贯穿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就业、深造的整个过程[1]。根据研究方向和导师队伍的实际,尽可能地设置具有林业专业特色的课程,让研究生能够掌握林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以及系统的现代林业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及野外工作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数据处理,熟悉有关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能运用林业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三、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
  充分考虑林业专业硕士点的实际,加强与区内林业院所、自然保护区、林场的合作,共建林业实习实践基地,聘任上述相关单位的优秀研究人员为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以研究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合作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一个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以纽带,通过深入交流、进行专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共用双方平台和野外基地,带动校院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学院、联合培养单位、研究生”多方共赢的局面[3]。因此,合作双方之间保持长期有效的交流,其关键在于人的合作,而本质则是合作共赢。
  四、建设初步成效
  学院在切实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同时,应积极与林业相关科研院所、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及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项目合作中,并从中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目前,学院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学院与合作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为自治区级“林业与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示范建设项目”;第二,选聘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优秀科研人员为学院的兼职研究生导师;第三,双方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等项目;第四,学院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人工林长期研究实践基地,满足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要求,同时为学院教师开展林业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毕华兴.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40-43.
  [2]王大玮,何承忠,段安安.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1):93-95.
  [3]马姜明,莫燕华,潘云峰,张卓然,李玉凤.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机制及保障体系探析——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0):13-14,41.
  [4]鲁彦君,张鑫,康永祥.研究型教学应用于高等林业院校“保护生物学”教学中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5(10):144-147.
  [5]邓云莉.探析林业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6(4):27-28.
  作者简介:马姜明(1976-),男,汉族,江西永新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学、研究生教育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0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