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写结合更有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清辉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巧用文本资源,随文练笔,迁移运用,可以让读写结合更有味。
一、品味语言,找准读写结合生长点
教材无非就是学生积累、感悟语言的“例子”。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通过文本阅读,参悟秘诀,发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寻找生长点,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规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童年的水墨画》(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丰富的、值得揣摩的词句元素。首先是叠词,一串串、一朵朵、一个个、清清爽爽、明明亮亮;其次是词语搭配,洗过澡、钻出泥土、雨珠抖落。还有比喻句式,小蘑菇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花;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以及拟人句式,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这些词句,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语言,引导学生时時积累,并举一反三。
再如《美丽的鹿角》,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段话作者采用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通过体会,读者会发现鹿对自己的腿非常不满意。特别是这句反问句,在鹿的心目中,腿根本配不上美丽的角。接着让学生再到文中去找腿、角的用处,碰到凶猛的狮子,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而角却被树枝挂住,差点送命……通过鹿的叹气,师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
二、关注文本,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
具体来说:
首先,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知识。部编版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和模仿参照的样本,为此,笔者从文本中选择借鉴点,读中悟写,读中学写。如执教《赵州桥》时,笔者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后,启发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先写赵州桥年代久远,然后写赵州桥设计精巧、美观,最后总结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中训练学生组织材料、编写简要提纲的能力。
其次,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技法。教学重点段时,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议一议重点段跟文章中心的关系,以及作者如何详写重点段等,经过对课文的解析,使学生获得一些写作技巧。如:执教《观潮》时,笔者为引导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先让学生去掉部分词语,如“两丈多高”“千万匹”“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等后再读,体会不同效果,从而领悟大潮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再如作者如何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怎样组织材料、选择材料、如何确定中心等写作技巧都可以在阅读中渗透。
最后,在阅读中渗透写作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要求学生读中仿写,养成读写习惯。如《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授课时,教师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讨论闰土的外貌的特点。再出示其他语段,让学生读一读,找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班上同学的外貌。最后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三、运用资源,巧设读写训练兴奋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资源丰富多彩,教师要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引导学生多写多练。低年级以多说为主,高年级以多写为主。
一是仿写。《去年的树》就是很好的素材,师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创编。原文说的是树被砍了,鸟儿四处寻找。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树仍旧在那里,鸟儿却没有如约而来,树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多方打听鸟儿的消息,时时为鸟儿的安全担心,最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也许一篇篇童话佳作会诞生。二是续写。如《穷人》的结尾,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说说,桑娜的丈夫看到两个孩子后什么表现,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桑娜和她的丈夫是怎样的人。三是扩写。一些古诗词,小古文,隽永短小,令人回味。教师让学生把古诗或古文扩写成故事不失为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这同时又能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表达的能力。如《暮江吟》《伯牙鼓琴》等都是扩写的好材料。四是改写。包括人称改写和文体改写。其中人称改写,如《蟋蟀的住宅》一课可以改为以蟋蟀的口吻来叙述。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也变得有趣味性,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又给予学生练笔的机会。文体改写,如为《观潮》写一段导游词。这种练笔方式由于是建立在读文本、领大意、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感到既有写的素材,又有写的方法。这样的小练笔,既可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让学生训练写作,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只有在阅读训练中教给学生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提高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能力,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宜昌市猇亭区石板冲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2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