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示范性幼儿园结对帮扶薄弱幼儿园的切入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管红燕

  【摘要】实践来看,幼儿教育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探讨示范性幼儿园结对帮扶薄弱幼儿园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在分析幼儿园教育区域不均衡现状的基础上,从观念、计划方案、帮扶形式和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找准位置,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  结对帮扶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11-01
  1.城乡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1)强弱差异明显,均衡发展欠缺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必然导致幼儿教育资源不均衡,幼儿园整体软硬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强弱差异通常表现在城区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之间,通常包括办园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从实践来看,城区示范性幼儿园通常具备稳定且专业素质较强的幼儿教师队伍,而且在优良物质条件基础上,城区幼儿园的软件水平较高,幼儿园环境氛围良好,比如卫生、现代化设备、玩教具等。
  (2)师资力量悬殊,观念认识不同
   从示范性幼儿园与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比较来看,在城区示范性幼儿园,教師队伍较为稳定,而且专业化水平较高。幼儿教师多为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而且学历多为大专以上,教师资格证齐全,而且在上岗前、上岗后都会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保持一定的再学习和深造。此外良好的考核、培训、晋升等制度,也进一步刺激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入感,使其工作具有充实感和紧迫感。反观城乡及周边较薄弱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的学历偏低,甚至多数幼儿教师并未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接受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较少,甚至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比例也较小。此外受到考核、培训等制度的影响,教师缺乏连续性,人才流失严重,这体现了示范性幼儿园和薄弱幼儿园在师资力量方面的差异。
  (3)家长文化背景不同,幼儿家庭教育认识不齐
   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认为,幼儿教育不仅仅依靠幼儿园,家庭教育亦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城区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薄弱幼儿园的调查比较发现,城市幼儿通常具有较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较为重视,而且掌握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也较为丰富。此外,幼儿园也会经常组织亲子活动,提升家长的幼儿教育意识和能力。但在乡镇薄弱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家长受到教育水平的影响,其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多数寄期望于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参与度不高。此外在教育观念上,农村家长过于重视“向孩子灌输知识”,注重“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结对帮扶的切入点
  (1)转变观念,规范管理
   结合示范性幼儿园与乡镇薄弱幼儿园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应从全局出发,转变幼儿教育管理观念,要重视乡镇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改善问题,包括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首先要转变幼儿园园长与幼儿教师的观念,组织其参与示范性幼儿园的专项学习活动,同时也让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多去薄弱幼儿园进行教学与管理示范,促进双方在教学管理上的交流。在管理层面上,应将示范性幼儿园的先进管理方法进行总结,然后指导乡镇幼儿园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包括幼儿园工作计划、保教工作计划等,进而避免幼儿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2)制定计划,引入多种形式
   在幼儿园结对帮扶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地理位置、办园条件等因素,制定帮扶措施计划,提出合理的建议。需要示范性幼儿园与被帮扶对象幼儿园之间结合双方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议帮扶方案,确定幼儿园的发展目标,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此外,示范性幼儿园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还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采用。一方面,让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业务园长等到示范性幼儿园跟岗学习,通过学习转变幼儿园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并结合自身实际找到能够切实提升幼儿园发展水平的方法策略。另一方面,示范性幼儿园要定期派遣办园教干到乡镇幼儿园进行交流和示范,比如周期性交流计划、不定期教育示范与指导等。
  (3)坚持特色帮扶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示范性幼儿园的优势,以及乡镇幼儿园的办学特色,进而使帮扶工作既能够将示范性幼儿园先进管理和教学理念传输给乡镇幼儿园,同时又能够将乡镇幼儿园的本土特色发挥出来。首先在结对帮扶中,示范性幼儿园应认真分析乡镇幼儿园的特色,深入挖掘乡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农村资源、民俗资源等开展特色幼儿教育,比如民间游戏、地方特色童谣、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等。其次乡镇幼儿园应对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在客观存在的硬件差异下,应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应用到幼儿教育中。此外,还应注重本色与特色的共同发展,要因地制宜,切勿过度模仿。
  参考文献:
  [1]杨运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结对帮扶幼儿园的发展[J].科普童话.2016.45
  [2]张静.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幼儿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有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