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付用江 吴小凤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案例分析,阐述了翻转课堂值得借鉴发扬之处,及需推敲改进之处。值得借鉴发扬之处:1.重构课堂,打破常规觅新路。2.“分层教学”,体现教学时效性。3.注重生物学学科素养,提升教学效果。4.教师对学生考核方式由传统提问或试卷向交流展示的改变。需推敲改进之处:1.师生课堂角色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提高各方面能力;2.微视频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生物的分离  微视频
  【课题】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立项的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北京二十中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BJB141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90-02
  1.课例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目前,中学生物课堂的基本教学还是传统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往往围绕“大多数””学生开展,在统一教学目标下的统一学习内容和统一练习评价等使得数学学习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有的同学吃不饱,有的同学吃不了的局面。为了能使学困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课下老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为学困生补习,但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加之要补习的学生较多,通常收效并不明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讲授的主要场所,而是生生协作、讨论和探究的场所,是师生交流、教师指导和反馈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这种丰富的学习模式既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學的针对性。翻转模式下的课堂,不再是沉默聆听的封闭空间,而是思维碰撞的开放场所。以下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
  2.案例分析
  2.1教学目标
  (1)能用生物与环境下相适应的观点,提出分离目标菌的思路。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分离目标均的方案。
  (3)能依据方案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分离、培养方法初步分离出目标菌。
  2.2教学思路
  2.3教学过程
  3.教学反思
  3.1借鉴发扬之处
  3.1.1 重构课堂,打破常规觅新路
  本课将介绍几种分离、筛选工程菌的实例,做成微视频,这样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保证了在课前学生对学习的分层,增加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同时保证了师生、生生之间能够有更多的、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不是取消课堂,而是重构课堂,翻转课堂是学生从观看视频,独立思考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查找资料,课堂上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更深层次的探究。而且翻转课堂使课堂的容量大大增加,大部分作业在课堂上完成,课下作业很少,甚至可以实施零作业,
  3.1.2 “分层教学”,体现教学时效性
  微视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灵活掌握学习的节奏,它是一个个性化、一对一的学习环境,课前就进行了分层教学(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在课堂中,老师不再需要传统的讲授,而是对于前测中个别问题如“选取哪种土壤筛选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的概率较大?原因是什么?”等进行适度的讲解。在本节课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初步实验探究方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每个学生的个别问题都得以解决,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常常提出生成性问题,而不是预设问题。
  3.1.3 注重生物学学科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本案例注重生物与环境的生命观念的渗透,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讨论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实现了让学生思考应用微生物分离培养的相关技术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2 推敲改进之处
  3.2.1 师生课堂角色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师从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策划者、调控者、引导者等。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体验者、探究者、合作者和展示者。这种重新定位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但是做一个好的翻转课堂的老师,需要提高自己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和情景创设能力,在本节课中老师基本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偶尔还有习惯讲授的痕迹在。
  3.2.2 微视频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微视频的制作从画面质感、声音到旁白字幕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对于微视频如何更加短小精炼,还需要下苦功夫提升设计、录制等相关能力。
  4.结束语
  本案例包括视频学习、前测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合作探究、操作展示,各个环节是相互连接和逐级递进的关系。区别于传统课堂,做到“随教而学”和“依学而教”。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基本的知识储备进入翻转课堂,主动进行深入探究,期间课堂生成性问题不断增加,师生、生生不断进行思维碰撞,评价方式由老师单一的提问回答或者试卷的形式转变为交流展示。这样的课堂真正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著.《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