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管理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弊端,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在保持林木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的自然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促进我国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林业经济;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08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林业是实现森林综合利用的基础产业,具有生长周期长、经营风险高、效用多样的特点,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经济作物及农产品供给等多个方面。
  1  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題
  1.1  林业经济管理意识不强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各项技术飞速发展,但林业经济管理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林业经济管理体系与产业链[1]。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及林农对森林及利用尚未形成规范,部分地区缺乏对于林业经济管理的意识,对本地区林业的优势及缺陷认识不足,与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轨,未能通过林业经济管理有效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1.2  林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
   林产品主要是木材及其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木材及各种木材加工制品,另一类是经济林及森林副产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对于林业经济效益的认识程度仍停留在“伐树卖钱”或木材加工层面,只是通过增加销售林木或木材加工制品数量提升经济效益,既不利于森林发挥改善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职能,同时也限制了林业的经济发展,无法为林区群众提供脱贫致富的途径。
  1.3  林业经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先进的林业经济管理离不开林业经济专业技术人才。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因此林业经济管理人才对于行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与国外的行业水平相差较大。随着林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地大物博,但林业经济专业人员较少,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实现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林业经济意识和管理水平
   新时期,实现林业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人的发展,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才能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林业经济的自然性、技术性与经济性进行有机结合,对林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相应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监督和管理,并对现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及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分析及比较,不断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制度,在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林业经济管理水平。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需要大量林业经济专业人才,为缓解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的局面,应突破系统、部门、地区界限,实现人才共享,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在引进人才、保持原有身份与利益状况下,充分激发人才潜能,使之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引入现代化技术系统打造人才库,搭建人才信息网络,积极发展数字林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统筹全局,整合人才资源,进而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与智力支撑。
  2.2  应用先进经营管理策略,完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体系
   传统的林业经济管理制度已经无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应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策略,完善新时代林业经济管理体系,是实现新时期林业经济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明确林地的性质与产权归属,在保护农户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完善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依法把立地条件好、采伐和经营利用不会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商品林;把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区域的森林和林木划定为公益林。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林地承包经营人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主动投身于林业经济工作中,进而带动林业经济改革与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次,优化林产品结构,构建完整的林业产业链体系。在抓好传统木材及各种木材加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及森林副产品,培植林业龙头企业,推动林产品精深加工,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走高产、优质、高效的持续发展道路。例如,浙江省将人工板材、制浆、造纸、纸制品产业与林业发展相结合,构成了从木材出发,到纸制品结束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带动了当地林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了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黑龙江省积极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因地制宜扶持林区内贫困户生产木耳,并形成产业,增加收益,实现了当地林农精准脱贫。
   再次,坚持生态生计有机结合,创造林业经济管理新模式。在脱贫攻坚的大形势下,林业不仅要着力打造绿水青山,还承担着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任。以山西北部地区为例,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要想给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就要发展、壮大林业经济。但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简单概括为“品种单一、种植分散、管理落后,产业化规模不够”。近年来,当地政府按照“企业投资引领,政策适当倾斜,农民入股参与,利益共同分享”的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贫困县为重点,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整合生产要素,解决群众无力经营、分散经营的难题,精心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林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牌,努力引导各类人才、技术和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在拉动群众增收的基础上,为林业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形成从育苗到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3  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与群众期盼的现代林业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林业经济管理意识不强、专业人员匮乏、产品结构单一和管理体系落后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林业经济管理意识、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采用先进经营管理策略和完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体系等有效落实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水平,在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森林的经济优势,促进我国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芳云.浅析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商讯,2020(3):146-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