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明 包媛媛 张新永 杜鹏 林奇

  摘要: 马铃薯块茎不耐长期贮藏,受贮藏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很大。用恒温恒湿培养箱模拟大型贮藏库,将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4 ℃、10 ℃、15 ℃、常温(20 ℃)4个梯度,相对湿度均设置为70%~80%,选用云薯105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对云薯105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云薯105的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在贮藏始期达到最高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上升;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贮藏至120 d以后,蔗糖转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所下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由结果可知,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营养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各异。常温贮藏马铃薯的营养损失得过快,4 ℃贮藏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 温度;贮藏;酶活性;马铃薯;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过氧化物酶
  中图分类号: S532.01;S532.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5-0189-04
  马铃薯是一类营养丰富、粮蔬兼用的食材,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第四大主粮”。马铃薯主食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社会正在全面进入营养健康发展新阶段,马铃薯主食化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至关重要。收获后的马铃薯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通过合理贮藏,可以降低或者延缓马铃薯的生理生化活动[1]。通过合理贮藏,还可以调节市场供应,提高马铃薯的商业价值。影响马铃薯贮藏质量的因素有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等,其中温度是影响马铃薯贮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高温条件下,马铃薯容易失水,代谢旺盛,同时会引起马铃薯过早发芽,从而消耗马铃薯内部的营养物质,发芽的马铃薯会产生有毒物质龙葵素,导致马铃薯品质下降。当贮藏温度过低时,马铃薯容易发生“低温糖化”现象,不利于淀粉的保持,同时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和真菌感染[2]。鲜食薯、加工用薯都有各自的贮藏要求。通过合理贮藏,可以调节马铃薯市场的供应期,实现马铃薯增值。本试验选取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和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不同用途的马铃薯贮藏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优化马铃薯贮藏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云薯105马铃薯,采自云南省寻甸县甸沙乡试验基地;UV-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翱艺仪器有限公司;ESJ200-48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YLD-300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H-8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YP-308消化炉,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KQ32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本试验地点为云南农业大学,于2018年8月开始进行试验。选取大小均一、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马铃薯块茎放入4个恒温恒湿培养箱内。4个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分别设置为4 ℃、10 ℃、15 ℃、常温CK(20 ℃),湿度设置为70%~80%。马铃薯自入贮藏库之日起,每隔30 d取样1次,贮藏期间共取样6次,贮藏150 d。每次取样约500 g,洗净晾干,取马铃薯块茎的横切片研磨,测定还原糖、蛋白質含量及酶活性。取100 g鲜样烘干,用于测定干物质含量,将烘干后的马铃薯打成粉末,用于测定淀粉含量。各理化指标重复测定3次。
  1.3 测定方法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烘干称质量法;淀粉含量的测定采用碘比色法;还原糖含量的测定采用铁氰化钾法[3];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4];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采用滴定法[5];淀粉酶活性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6];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无机磷法[7];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8];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9]。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利用LSD(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与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薯105贮藏期间品质含量的变化
  2.1.1 云薯105贮藏期间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干物质含量不仅会影响马铃薯的加工品质,而且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0]。马铃薯在刚收获后,干物质含量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干物质含量逐渐下降,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干物质含量趋于平缓。有研究发现,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马铃薯在贮藏期经历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会消耗块茎内的干物质[11]。由图1可知,云薯105的干物质含量在贮藏始期达到最高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干物质含量逐渐下降,贮藏至90 d时,干物质含量迅速下降,在贮藏后期,干物质含量有所上升。经分析发现,各组间干物质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贮藏温度越高,干物质损失得越多,在4 ℃贮藏更容易使干物质含量得到保持。
  2.1.2 云薯105贮藏期间淀粉含量的变化 淀粉是马铃薯的主要贮藏物质,是评价马铃薯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在贮藏期间,淀粉发生“糖化”现象,并转化为蔗糖、还原糖,同时蔗糖、还原糖又会转化为淀粉。淀粉转化为糖是一个可逆的动态平衡,这个动态平衡的方向和速率取决于马铃薯的品种和贮藏条件[12]。由图2可知,在贮藏初期时,云薯105
  淀粉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温度不同,淀粉含量的变化也各不相同。其中在15、20 ℃贮藏条件下淀粉含量的降幅较大,贮藏150 d时分别下降了20.6%、26.4%。在4、10 ℃条件下,云薯105的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贮藏150 d时分别下降了17.4%、14.3%。贮藏至90 d后,4 ℃条件下云薯105的淀粉含量下降幅度高于10 ℃条件下的。在低温条件下,由于淀粉转化为糖,导致淀粉含量降低。有研究表明,呼吸作用会导致淀粉的消耗,低温降低了淀粉的呼吸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20 ℃ 处理组淀粉含量下降得最多,温度高导致呼吸速率增强,呼吸作用是影响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由此推测,在马铃薯的呼吸及“低温糖化”的共同作用下,马铃薯的淀粉含量逐渐下降。   2.1.3 云薯105贮藏期间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棕色带苦味的物质。因此,还原糖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加工类马铃薯的质量[13]。由图3可知,当贮藏至120 d时,处理组云薯105的还原糖含量升至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在整个贮藏期,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都比20 ℃处理组高,且遵循贮藏温度越低还原糖含量越高的规律。分析可知,20 ℃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与4、10 ℃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由于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的“低温糖化”作用,使还原糖得到积累。
  2.1.4 云薯105贮藏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马铃薯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4]。马铃薯蛋白质包括大量黏体蛋白质,黏体蛋白质是一种多糖蛋白的混合物,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由图4可知,在4 ℃贮藏条件下,云薯105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并在贮藏90 d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低值2.07%,相对于贮藏始期,蛋白质含量下降了11.5%。在10 ℃贮藏条件下,从贮藏始期持续至贮藏90 d时,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而后呈先上升又下降的趋势。贮藏至150 d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低值2.01%。在15 ℃贮藏条件下,当贮藏至150 d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低值1.87%。20 ℃处理组贮藏至90 d后,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由此推测,低温贮藏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蛋白质的损失,在常温贮藏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损失最大,贮藏150 d时较贮藏初期下降了25.1%。
  2.1.5 云薯105贮藏期间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马铃薯块茎中的维生素C是以还原型、氧化型2种形式存在的,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影响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由图5可知,云薯105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初期最高;随着贮藏期的延长,云薯105维生素C含量逐渐下降,贮藏至150 d时,4、10、15 ℃处理组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下降了56.5%、58.6%、63.4%,而20 ℃处理组下降了69.1%。总体看出,贮藏温度较低可以减缓维生素C的损失。
  2.2 云薯105贮藏期间若干酶活性的变化
  2.2.1 云薯105贮藏期间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可利用态的糖,为发芽提供碳素营养和能量。当休眠解除、芽条完全生长后,淀粉酶活性开始逐渐下降[15]。由图6可知,在4、10 ℃ 贮藏条件下,云薯105的淀粉酶活性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在 4 ℃ 贮藏条件下的上升幅度较10 ℃条件下的大,可能是由于淀粉酶催化的“低温糖化”作用。4、10 ℃ 处理组的淀粉酶活性间无明显差异。15 ℃处理组与20 ℃处理组的淀粉酶活性先呈下降的趋势,贮藏至60 d时,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由于温度高时马铃薯容易发芽,而发芽需要能量,于是淀粉酶活性开始明显增强,催化淀粉水解成糖类物质。当芽条完全生长后,淀粉酶活性开始下降。15 ℃处理组与20 ℃处理组的淀粉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2.2.2 云薯105贮藏期间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 淀粉磷酸化酶能将不可利用的淀粉分解成糖和能量,供应块茎中细胞的糖代谢,从而为发芽提供能量。在休眠期间,马铃薯块茎的代谢减缓,淀粉磷酸化酶活性也会随之降低[9]。由图7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云薯105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在贮藏后期,酶活性又逐渐下降;贮藏至120 d时,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达到最高值;20 ℃处理组与4、10、15 ℃处理组间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
  2.2.3 云薯105贮藏期间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蔗糖转化酶能够不可逆地催化蔗糖水解为果糖、葡萄糖[16]。由图8可知,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云薯105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呈先持续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10、15 ℃条件下,贮藏至120 d时,蔗糖转化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95、1.73、1.15 mg/(g·min);贮藏至120 d后,酶活性开始下降。整个贮藏期间酶活性的变化遵循温度越低、酶活性越高的规律。分析表明,20 ℃处理组与4 ℃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10 ℃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4 云薯105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是细胞内重要的内源性氧清除剂[17]。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可以抑制发芽,增强马铃薯的抗病性[18]。由图9可知,在4、10、15 ℃条件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当贮藏至120 d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28.75、27.27、23.83 U/(g·min);20 ℃处理组与4、10、15 ℃ 处理条件间差异不明显。
  3 讨论
  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对于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也有不同的贮藏条件要求。淀粉與还原糖含量处于一个动态可逆平衡状态,贮藏温度过高,会加快马铃薯蛋白质的损失,低温贮藏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保持。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都能将淀粉转化为糖,糖包括还原糖、葡萄糖、蔗糖等。蔗糖转化酶能够催化蔗糖转化为果糖、葡萄糖。贮藏温度越低,酶活性越高,低温促进了糖类物质的相互转化。过氧化物酶活性高时,可抑制发芽,而当贮藏温度较高时,更易发芽。
  4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贮藏 0~120 d 的云薯105中的干物质含量都呈下降趋势,高温会使马铃薯的水分散失得更快,不利于干物质的保持。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4、10、15 ℃贮藏条件下,贮藏0~120 d的云薯105中的还原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产生了“低温糖化”作用。淀粉降解导致还原糖含量得到积累。在常温贮藏条件下,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程度较小。贮藏温度较高时,蛋白质损失加快。在低温条件下,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活性都相对较高。贮藏温度较高时,马铃薯更容易发芽,而发芽需要能量,淀粉酶活性开始明显增强,催化了淀粉水解成糖类物质。当芽条完全生长后,淀粉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蔗糖转化酶的活性先升高,到了贮藏后期呈下降的趋势。贮藏温度的高低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负相关。对于鲜食用薯而言,要求淀粉、干物质含量高,建议放置于4 ℃贮藏库贮藏。对于要求淀粉含量较高且还原糖含量较少的加工用薯,建议放置于10 ℃贮藏库贮藏。温度是贮藏条件中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设置不同贮藏温度调节马铃薯的贮藏特性,从而延长马铃薯的贮藏期。光与温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ang X Z,Sun H T,Sun J,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 on nutritional quality of potato cultivar Kexin No.1[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4):810-814.
  [2]賈倩民,陈彦云,陈科元. 马铃薯贮藏的环境影响因子及监控系统[J]. 农机化研究,2014(3):58-61,69.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009.7—2016[S].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6[S].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4—2010[S].
  [6]王学奎,黄见良.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89-191.
  [7]高俊凤,孙 群,曹翠玲,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3-105.
  [8]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7-199.
  [9]蔡 冲. 植物生物学实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0-131.
  [10]秦跃龙. CO2马铃薯块茎采后品质的影响研究[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4:10.
  [11]石 瑛,秦 昕,卢翠华,等. 不同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还原糖及干物质的变化[J]. 中国马铃薯,2002,16(1):16-18.
  [12]田甲春,田世龙,程建新,等.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7,17(3):16-20.
  [13]陈 芳,胡小松.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机理的研究及进展[J]. 马铃薯杂志,1998,12(1):52-55.
  [14]司怀军,戴朝曦,田振东,等.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1,10(1):22-24.
  [15]朱 旭. 贮藏温度和堆码高度对克新1号马铃薯贮藏损失[D]. 长春:吉林大学,2014:4-5.
  [16]周长艳. 不同贮藏条件下马铃薯生理特性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17]Mittler R. 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 and stress tolerance[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2,7(9):405-410.
  [18]刘喜平,陈彦云. 外源钾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酶活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48-17550.
  收 稿日期:2018-06-19
  基金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编号:2017KJTX003)。
  作者简介:杨 明(1992—),男,云南大理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薯类作物贮藏保鲜。E-mail:1223637852@qq.com。
  通信作者:包媛媛,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果蔬保鲜。E-mail:380984741@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2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