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建模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生物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措施;提升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2-0054-02
  引 言
  生物学中的科学思维是指尊重科学、讲求证据的意识,其中体现了生物课程的育人价值,即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教学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措施。
  一、高中生物课程的科学思维
  1.高中生物课程科学思维的内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证精神的培养,学生需要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第二,求真态度的培养,通过学习需要具备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第三,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深层次思考;第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物问题的能力[1]。
  2.科学思维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理论基础制订的培养模式,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学者对此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联系最广泛也是比较典型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种。
  (1)认识—发现学习理论
  理论提出者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内部动机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与寻求人类未知事物的能力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已知知识获取未知知识,并且达到理性的思维转化的效果。该理论认为,学习的三个程序分别是取得、转化和评价,并且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
  (2)多元智能理论
  一个正常的学习个体应当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数理逻辑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科学思维需要培养的能力,并且只有做到多元化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达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有效性不强
  很多教师比较急于求成,认真备课以后,非常希望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强行灌输给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加上高中生物课程的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他们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2.课堂教学生硬
  生物学科中有很多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如很多实验的结果是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分析的。但是,有的生物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记忆而教学,而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因此很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生硬的问题产生。
  例如,在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时,教师只是单纯复述课本内容,并且让学生记忆单层磷脂分子、双层磷脂分子的排布,以及糖类在细胞膜上怎么排布,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不愿意学习探索,教学过程也比较枯燥,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于科学思维培养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效果的实践分析
  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是学好生物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着手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新颖的教学课堂,并且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重塑教学体系,打造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教学课堂
  生物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制订生物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备课。另外,教师需要打造活跃的教学课堂,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以此为目标,尽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学生和教师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如类比法、转换法等,这些都能体现科学思维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2.以生为本,建立横纵交叉的生物教学知识体系
  生物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进行备课和教学,并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习体系,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完毕后及时通过教材资料补充教学。很多教学内容有穿插性和交融性,因此,教师也要发掘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启发学生构建纵向的生物学习知识体系[2]。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的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细胞的结构图中,通过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组织构成,进而延伸到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学习中来,既能复习细胞的分类、真核细胞的细胞组成等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也能引出關于原核细胞结构的新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形成纵向的知识脉络,启发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教学新课时,教师也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思考、自主研究,尽量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得出结论。
  3.尊重科学发展史历程,降低学生的记忆负担   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遵循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且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要遵循和尊重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且重视不同观念的批判性继承[3]。
  例如,在进行“细胞膜的模型建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以前学者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比,先行理论和后续理论都要重视,如流动镶嵌模型中也有三明治模型的继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先讲解三明治模型和之前的理论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错”,再引出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在新旧理论的交替认识中,学生能对正确的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负担,切实提升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的有效性。
  4.创设教学情境,以新闻事件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认知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巧妙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4]。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可以将热点新闻纳入教学中,用新闻热点提升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激发其对生物研究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进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实例,向学生宣传我国在杂交育种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水稻为育种对象,引发学生对育种步骤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新旧水稻杂交技术进行比较,以促进其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5.打造开放的教学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使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科研活动的形式补充生物知识,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温故知新。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果酒发酵小实验,还可以自制洗衣粉等,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意识,让学生感知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
  结 语
  总而言之,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具有求真、求新、务实的思想观和学习观,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具备通过实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是通过盲目猜疑推理产生一个“正确”的结论。科学思维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其能让学生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维模式,帮助其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课堂的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而不断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打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凤玉,贾红影,姚瑞雪,等.基于科学思维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示弱”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219-220.
  黄珍.基于科学思维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罗聪.理性思维视角下高中生物(人教版)中科学史内容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9.
  武梦柔.生成性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谭连桂(1979.7—),女,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3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