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教学对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运用,指出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更加便于教学诊断,建立互帮互助学习环境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提倡教师积极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实训质量提升 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实训教学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训过程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往往先要给学生灌输很多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往往割裂,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时候,往往又缺乏理论指导,学完理论再操作,不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开始兴致勃勃,往后就失去兴趣,教学过程被动,实训效果不理想。
  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使得传统实训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检测与评价,师生关系、课内外学习互补互助等都得到了改变,有助于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1抽象变为了直观,学习有了兴趣基础
  传统的实训课教学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室空间比较大,加上实训设备、器材、工位的影响,学生相对分散,学生的好奇和盲动往往导致理论教学难于组织,教师的精力大都用于维持纪律,加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反应和跟进程度参差不齐,教学效率低下。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学生手里有一个信息化終端,教师手里有一个教学平台,就可以组织教学。二维码、视频、动画、图片的运用,方便的帮助学生识别电能表、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双控开关、灯座等各种元器件及其工作原理,万用表测量的操作一目了然,导线的加工成型、联结等不易通过语言表述,传递信息的知识点,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清楚的掌握一步一步的操作规范与要点,学习效率提高很多。其他同学的接线、安装的作品也可以方便的得以展示,正确与错误,自然呈现。课上,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有利于理实一体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课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资源,及时巩固所学,对于实践操作和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直观性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简单、容易。学生不再排斥理论知识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变换了知识传授的方式,符合中职学生学习与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点的自主建构,学习变得主动起来。
  2教学检测数字化,学情诊断有了依据
  实训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认为该教的都教了,但是这些知识是不是被学生掌握,转换成为了指导实践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教师心里面是没有底气的。当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时候,一般只能通过教会几个反应和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再通过学生帮助学生,逐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在学前布置预习任务,针对性地将新知通过学生自学、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先行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设置检测环节,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学生答题完成速度、正确率情况,后台统计数据一目了然,师生都能清楚掌握,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反馈不及时、不全面的弊端。照明电路通电检测、故障排除等存在一定危险与难度的这些实践技能的学习,可以借助使用仿真软件,将一些关键步骤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由软件判定学生操作完成情况,等学生操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到真实的环境中实际操作,知识与技能地掌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达成度均能得到有效提高。课后,教师推送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轻松获得。有了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及时诊断学情,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好下一步教学安排。
  3学习资源集成化,师生互动更加亲切
  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化的,差异性很大。教学的初心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有获得感,成就感,即使是不一样的感受程度。信息化教学通过搭建教学空间,师生交流互动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空间,延伸到了课后,虚拟的空间方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有关实训教学的各种资源,被集成化的放在了共享空间,资源集约化,内容精准化,师生都可以反复使用,解决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不能为学生所用的弊端。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评价,学生集体讨论发言,各抒己见等,使得互动变得亲近、有趣味,仿佛是学校课堂空间的乾坤大挪移,师生感情增进了很多,教师巧妙的点评,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班级学习氛围更加和谐,课程学习变得轻松、主动,学习习惯的改变找到了突破口,教学质量提升找到了着力点。
  信息化教学对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效果是显著的。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个人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课程教学,如何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实现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裴涛.基于信息化理念的全新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03).
  [2] 王寅龙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