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中职化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研究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化工實训技能是化工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本文从提高学习兴趣、完善实训体系、注重教学环节及加强训练考核四个方面,初步探究了提高中职化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  化工实训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4-01
  1.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在实训教学前,应花大力气讲好入门知识,向学生阐述学习化工的目的、意义以及社会价值,组织学生参观专业设备、工作环境及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产品,使学生了解化工操作技能在化工生产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产生好奇,就会思考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产生一探究竟的念头,让自己去接触、观察、探索以至获取相关知识。
  其次,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在思考、操作过程中,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及双手克服了困难,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提高了兴趣,还能感觉到所学知识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会增强信心,加倍努力。
  2.建立系统的实训体系
  化工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制订时,要考虑以下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指导的方式、实训课题的难易度、实训的考核措施等。建立一套科学的实训体系,对于化工实训的具体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3.注重教学环节
  3.1 教师示范
  在化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的操作演示是关键环节,对学生正确领会并掌握操作要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操作示范时,应让学生仔细观察,强调重点操作步骤,对于操作难点,边示范边让学生模仿练习,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对易导致生产事故的因素进行剖析。比如,在典型化工生产工艺单元中,以树脂白球的生产为例,演示如何配料、进料,强调反应参数设置及安全文明生产。
  3.2信息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及直观性,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有助于记忆掌握,提升技能训练效果。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工生产,比如烷烃的高压催化裂化过程、硝酸的生产等,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产过程,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化工仿真的应用,实现了在计算机上模拟原料的投放、流体的运输、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控等,避免了实验设备、资源的限制,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模式,全程跟踪生产过程,实现对化工实际生产更进一步的了解。
  3.3巡回指导
  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难点、容易忽视及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的障碍。但这种指导应是启发性的,绝不能包办学生的独立操作和思考,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及个性化教学。在指导中应从正面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纠正错误操作,指定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进行“一帮一”的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例如在进行工业滴定分析时,有的学生用错了滴定管,巡回指导中教师应耐心地纠正,使他们分清酸式、碱式滴定管的区别及适用范围。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手勤,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各阶段的教学过程要作全面总结,包括学习情况、仪器的使用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总结时需要注意的是多鼓励,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4.加强训练及考核
  学生的操作技能都是经过训练而形成的,适当地加强训练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结合实训目标,制定考核办法,如《学生实训项目考核评价》、《学生实训纪律考核评价》等,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在纪律考核评价中,要求学生遵守化工实训纪律,服从老师的管理,安全操作,维护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在实训项目考核中,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及实验数据结果进行评价。如加料顺序是否正确、参数设置是否符合生产条件、数据精度是否在合理的范围等。通过评价结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之,在化工实训教学中,不仅要抓好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师应不断地总结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在指导过程中注重艺术,把握好环节,才能提高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立文.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3(34):287-288.
  [2]李燕龙.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化工专业的应用[J].科技风,2012(02):2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