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土地流转中,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也遇到了许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客观分析土地流转的发展过程及当前的土地流转的现状,有助于引导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制定与落实。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土地流转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农业生产投资者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实体政策
  分析前提:其一,本文以太和县为调查研究分析区域,作为农业大县,太和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二,本文只从种植业来分析土地流转问题,因为相对来说,农业种植业在土地使用规模上比养殖业等其他农业用地的总和还要多,能代表土地流转的总体现状与趋势;其三,本文所涉及的农业经营实体包括种植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有限公司等多种,除专门强调,统称这些实体为企业。
  一、地流转规模分层化,小企业成功率大于大企业
  一般说来,家庭经营主体中,投资规模一般在10万到100万元之间,种植规模上,粮食种植在50亩以下,蔬菜种植在10~30亩之间,保护地种植在5~20亩之间,这种经营实际是家族承包经营模式的简单规模增大,劳动者基本是家族成员,特别用工时段请亲友或同村村民帮助干几天,没有管理制度,土地来源以租赁为主,根据种植产业中避免重茬的需要可随时变更种植地点,不受行政区域限制,经营品种弹性很大,经营成功率较高;而另一种生产模式是产业园形式,投资规模一般在500万元以上,种植规模一般不少于100亩,与农民签订有较完备的土地流转合同,在主体资格上,一般都办理有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手续,他们往往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原料或成品仓库等较完备的附属设施。这种农业企业固定性强,投资量大,竞争力强,也能更多地获取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也是国家当前重点扶持与奖补的对象,这种经营模式的企业数目少,但体量大,但是由于其管理需要分层,管理难度很大,当前还没有比较完备的管理模式,整体来说,经营成功率较低。
  二、土地流转规模增大,但增速放缓
  近五年来,土地流转模式越来越趋向成熟,特别是土地租赁方面,流转工作程序越来越稳定,流转价格也有了稳定市场,国家管理也越来越系统,这些有利条件导致土地流转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土地流转增速逐渐放缓,这是因为,在近十年来,由于外部资金大量拥入农业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逐年增强,土地出租呈现井喷式发展,而广大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尚不能释怀,当时土地流转时,租入者多,租出者少,往往租地者要做大量的工作,对农业民作出更多的承诺,才能拿到一块像样的土地,土地出租价格持续一升,许多较好地块达到每亩每年租金1500元,平均价格也在1000元以上,有些投资者还没找到开发项目,就迫不及待地拿地。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农业生产的竞争加剧,土地经营净利润持续下滑,整体效益不高,农业经营实体在近五年纷纷破产,土地租入者越来越理智,土地出租价格稍有回落,土地出租规模增速放缓,但总体出租面积还未出现下跌。
  三、土地流转形式多样,但租赁占了绝对比重
  在土地流转形式上,存在转包、转让、代耕代种和出租等多种形式,但转让这种形式基本只存在于概念中,事实中基本没有,转包也非常少见,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代耕代种和出租,在十年前,这两种形式所占比重不相上下,而到现在,代耕代种也变得越来越少,出租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分析原因:对于绝大多数村民来说,无论他是在外地务工,还是已在城市取得户口与工作,或者通过工商业经营取得大量财富,他都不会主动放弃土地承包权,因为土地承包权一方面成为他生存的最后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他显示其事业成功后的价值展现区域:在中国,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往往都会在故乡建造漂亮的房子,或者在故乡搞产业发展,以彰显其功德,实现其人生价值。如果转让或转包了其土地承包权,就等于否定其在本村的存在,这对于叶落归根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代耕代种是最早的土地流转形式,其产生是自发的,其形成多在村集体内部形成,以宗族内流转为多,后扩展到远距离的亲戚、朋友间进行。产生原因是当年有许多的青年外出务工或创业,无力兼顾本地的农业生产,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多种原因无法外出,于是他们就自发的结合起来,由留守人耕种外出人的承包地,他们基本没有代耕协议,只在口头上表示一下,这种形式刚产生时,国家还在征收农业税,农民负担还比较重,这时的口头协议一般约定,由代耕人代交农业税、代做义务工,耕种人到收获后,给予承包人一些农产品,也是出于情义的表示。后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又增加了农业补贴,这时开始出现土地出租模式,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一个经营主体租入多户耕地,这种形式往往是跨村形成的,是以支付租金的形式保前提的,但仍然缺少最基本的承包协议,特别是本自然村内部,更没有协议一说,都是用面子作担保,现在,代耕代种逐渐被出租取代,因为,采用土地出租形式,承包人可以得到明确的、较为稳定的租金收益,而代耕代种却无法保障,因为邻里之间,羞于谈钱,但这种流转形式,依然存在,原因在于,有些土地,由于面积过小或零碎,或过于偏僻,没有人愿意租入,这些地块难能以代耕代种形式流转,在当前,代耕代种已经降到总流转面积的20%以下,而80%以上都变成了出租。
  四、土地租赁与管理模式日趋完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加大,社会上形成了越来越成熟的流转程序,国家也出台了更成熟的补助政策,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土地租赁与经营市场,但同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比如:
  1.国家主导建设的土地流转平台效果不佳:当前,虽然在全国建立了土地流转工作平台,但这似乎只是一种国家管理工具,对土地的流出人和流入者来说,还很陌生,还没有引导市场的能力,需要建设得更加亲民化,更加实用化。
  2.国家惠农政策的制定中,当前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纯粹补贴规模大的企业,而对规模达不到特定标准的小企业补贴很少或没有,这没有考虑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后要把企业的经营效益重视起来,补贴那些管理好、项目好、前景好的企业作为重点补贴对象,从补贴大企业转向补贴优秀企业。
  3.根据市场实际与农村实际,帮助企业建立实用可行的经济管理模式,让企业在拥有良好的项目、成熟的技術、优厚的政策时,不能失败在管理上,以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