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战大考”中锻炼基层组织治理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成友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大战役,在今年这个春天,对广大基层组织来说是一场“大考”。
每一个城市社区、每一个乡村的治理,在这场“大考”中,对平时基础打得牢不牢、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能否经受住考验,都进行了一次做不了假的检验。
从目前疫情防控的成果、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的情况来看,在这场“大考”中,我们的基层治理,不僅经受住了检验,还获得了高分。
组织动员能力,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在这场“大考”中,基层的组织动员能力可圈可点。
重庆北碚区天生街道有806幢散居楼院,疫情最高峰时采取封闭式管理,需要数百名防控人员,然而街道和社区干部加起来也只有百余人。人员缺口的问题如何解决?
街道党工委给出的答案是招募志愿者。招募消息一经发出,社区内的群众、西南大学的师生都积极响应、报名参与。很快,一支数百人的志愿者防控队伍就建立起来了,他们每天都深入到社区和小区内,不分昼夜地坚守在防控岗位上。
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如战时动员般的答卷,可谓高分通过检验。疫情就是命令,不用过多作思想动员,基层党员、干部、广大群众,都自发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冲上一线,不辞辛劳,不计得失。
组织创新能力,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此次“大考”中,组织创新发挥出的作用,同样值得称赞。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大创新,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网格长们对所负责的网格内的情况了如指掌,在摸排外来人员、开展居家隔离等防控工作中,他们成为一股中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这场“大考”中,基层治理还在不断地根据战疫需要,进行组织创新。九龙坡区西彭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针对不能赶场聚集,而农民春耕春播又急需农用物资等实际问题,创新推出“院落长制”——在每个院落里,挑选出一名党员或有号召力的村民来担任院落长,负责本院落内的疫情防控、春耕物资准备和春播生产。
这“两手抓”的“院落长制”,可以说是在战疫过程中的一种治理创新。其在农村院落这一最小的社会单元里,建立起了一种微自治的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细处。
组织服务能力,是基层治理的“硬核”能力。在这场“大考”中,不少基层组织的“硬核”服务,感动了无数人。
2月中旬,复工复产后,南岸区长生桥镇抽调一批镇机关干部,组成7支“流动服务队”,既负责重点区域、复杂路段的防疫巡查和宣传工作,又承担复工复产帮办任务,帮助符合复工要求的个体工商户现场办理复工备案手续。流动上门服务的方式,既方便了办事群众,又有效避免了大量商户到社区备案而带来的聚集感染风险。短时间内,“流动服务队”就帮助全镇370余家个体工商户顺利复工。
在这场“大考”中,我们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可以说得到了极大发挥,也得到了广大群众、企业的认可和赞扬。
动员、创新、服务这三大基层治理能力,能顺利通过这场“大考”,也证明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强化的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已经为基层治理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当然,此番“大考”也检验出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如疫情发生伊始,一些地方出现了“填表抗疫”,给基层加大了负担;靠一家一户敲门摸排,缺乏大数据智能化的科学运用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这场“大考”,当我们把基层治理的“短板”补齐后,基层治理的基础就一定会更加牢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