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超越,在思考中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位哲人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开语文封闭的门扉,让语文与生活接轨,让语文学习充满生活气息,这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理念。小学语文“双线并进”正是以课内、课外为语文教学的“双线”,融精读探究课、自由阅读课、自由交际课、自由练笔课为一体的开放性、活动性的教学模式。“双线并进”教学模式,丰富了语文课程内容,改革了语文课程形态,开辟了“开放的大语文林地”,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教学模式。
以往的语文教学“封闭式”在于: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得不到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狭窄,不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四种课型的开辟,使语文内容上拓展,形式上多样,方法上出新,模式上改变,使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
(1)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145万字以上,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这为我们自由阅读课的开放性提供了有力依据。于是《小学生阅读报》、《儿童文学》、《精美散文》、《唐诗欣赏》、《宋词品析》等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都成为学生阅读实践的“源头”。“开源”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来“开源”。搜集、整理、摘编充足的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选择好的文章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选择“所爱”才能“自我陶醉”,渐入阅读佳境,迷途不返。于是乘着声音的翅膀,李白雄奇飘逸的风骨,杜甫沉郁顿挫的气度,山水田园派淡泊幽雅的微笑,边塞诗人雄浑豪迈的气魄,童话寓言的奇趣幽默,诗歌散文的隽永想象,成人的哲思,孩子的稚纯……就这样穿越时空,飞临到学生的眼前,学生徜徉在阅读带来的快乐中,神思飞扬,浮想联翩,乐而忘返。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做读书笔记,或摘抄或写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拓宽了知识领域,提高了阅读能力。每堂阅读课,我们都设计了这样的奖项:最佳选材奖,最佳朗读奖,最佳感受奖,最佳组别奖,最佳组织奖!渐渐地,阅读成了学生的第一需要。更可喜的是,有些孩子还悄悄写起了小诗、小说……
(2)给学生自由交际的空间。自由交际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倾听、表达及应对的基本能力。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大障碍是不敢说、不乐说,不会说,原因是觉得无话可说。于是,为了让学生敢开口、乐开口、会开口,我们从内容上先入手。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指出:“趣味的生活里面,才可找到一切的源泉”。于是我们选用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物做为交际内容,如说植物、动物、水果;说朋友、家人,喜爱的电视节目等等;我们的教师还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有感而发;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来感受、来表述。这样就一种事物、一件事情来说,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的观点表述,说自己所想,互相交流,津津乐道,兴趣盎然,从而达到自由说话课的目的。每堂交际课,我们都设计了这样的奖项:最佳口才奖,最让人感动奖,最进步奖,最佳想象奖等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更新了自由交际课的组织形式,总结完善了低自由交际课的教学结构,其主要环节是:创设情境,激趣引入→选择话题,自由探索→分组练说,互帮互补→全班交流,互评互议→回顾总结,评优佳奖。
(3)给学生自由练笔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加强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着重开拓思路,指导学生自由表达。我们把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演一演、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比如“一把损坏的桌椅”,“画在黑板上的一个圆”,“一盆嫁接在仙人球上的螃蟹爪”,“见到笼中的小鸟你有何感想”等等。人们作文,目的在于表述见闻感受和愿望,或与他人交流。每个人经历不同,观点有别,性情也有差别,作文时自然不会尽写相同的内容,更不会发出同样的感慨。所以自由练笔课我们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述→自由修改”。这样的练笔课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被激活的思维犹如潮水冲出闸门,短短40分钟,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浓厚,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每堂练笔课,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奖项:小作家奖、妙语奖、最佳进步奖、最佳想象奖等等。
我们开展了许多相应的实践活动,如“一分钟课前演讲”、“一分钟课前名人名言”、“一分钟课前朗读”等活动,长时间坚持,既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空间。分年级、分层次,不定期举办辩论赛、演讲会,如:吃零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长时间看电视你有何看法?科任课重不重要等等题目。中高年级的成语故事会(学生自己创编),如猜成语: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望眼欲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得其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人面桃花相映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歇后语会,如孔夫子拿扫帚——斯文扫地;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还有“七嘴八舌”、“异想天开”、“奇言妙语”、“未来预言”、朗诵会、赛诗会等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随机生成,空间广阔。
(4)我的收获。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费时多、效率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读得少,讲得多,练得杂”,“满堂问、满堂灌”,“以课本为唯一载体,以课堂为唯一场所,以传授为唯一方式,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模式,束缚了教师思维,捆住了学生手脚。语文“双线并进”如一溪活水走入教学,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潜能的舞台。一个“以人为本”为目标,给学生“生长的自然的生态”为目的,通过改变教师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信念,已经扎根于广大教师思想之中。给学生思想的自由,让他们能想;给学生行动的自由,让他们能干;给学生说话的自由,让他们能谈;给学生空间的自由,让他们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给学生时间的自由,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5)学生收获。语文“双线并进”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突出成绩就是学生爱上语文课,把学习语文当成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大语文观的树立,给了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尤其是通過自由阅读、自由练笔和自由交际课,张扬了学生个性,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求异的创造性,大量阅读课外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识字、阅读、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步训练,形成了以发展语言为重点的新格局。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以执著的信念,以不懈的努力,在平凡中去超越,在思考中去创新,在语文教改这条小路上踏寻出一片最亮丽的风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