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研助力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振龙 卢科青 王文 周茂瑛

  摘 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重要课题。针对现行实践教学现状,以压电振动俘能技术为背景,提出科研创新实践方案。在讲授压电俘能器工作原理、研究现状等基础上,开展压电俘能器结构创新设计、有限元仿真计算、实验测试等实践活动。实践表明,科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科研;教学;创新型人才;实践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兼有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使命。其中,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非相互独立、毫无关联。早在1809年,德国教育家、思想家威廉·洪堡就首先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明确了大学教学和科研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1]。2019年,教育部在教高(2019)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如何使科研与教学共融发展,助力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2-4]。为此,以压电振动俘能技术为背景,开办科研创新实践课,探索培养大学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1 科研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目前大学实践教学内容侧重专业基础知识应用,与前沿科技脱节,难以激发大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动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面有限,有时缺乏合适的项目课题,部分学生提炼科研成果的能力不足。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新能源。压电振动俘能是利用压电材料将振动能转换成电能,为低功耗微电子产品供电的一项技术。它被视为一项有潜力的新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用于发电的装置被称为压电俘能器,涉及材料力学、信号处理、电子学、机械设计等多门课程知识。目前我校机械类本科生教学大纲已覆盖这些学科知识。因此,基于压电振动俘能技术的科研创新实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文提出的科研创新实践方案对人才培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大学生专业学习热情;(2)巩固现有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宣传科技前沿动态,助力培养具备节能环保意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 实施步骤
  为了扩大受众面,课程前期面向大二和大三年级的本科生发布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广泛吸纳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压电俘能技术、熟悉科研过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注重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关联和提升,突出实践过程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讲授课件包含大量视频、图片材料,增加师生互动,避免枯燥地照本宣科。
  (1)理论学习:讲授压电材料、机电系统动力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压电俘能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问题,使科研创新实践有章可循。
  (2)结构创新设计:根据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列举可操作的研究课题,学生自行选题,开展文献调研,针对课题提出结构设计方案,师生共同探讨优化设计方案。
  (3)工程软件实操:使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绘制俘能器结构。讲授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的使用方法,建立压电俘能器机-电耦合参数化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俘能器的共振频率、振型和应力分布图,谐响应分析获得输出电压频域响应。
  (4)器件制作:根据结构设计方案,学生动手制作压电俘能器,包括裁剪基板、粘贴压电片、焊接导线。
  (5)实验测试:讲授实验仪器工作原理、功能及操作方法,学生分批次开展实验测试,获得压电俘能器在不同振动条件的输出电压有效值。使用的实验仪器包括信号发生器、电磁激振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示波器。
  (6)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输出电压频率响应曲线,获得压电俘能器的共振频率、开路电压等,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结构设计方案的达成度。
  (7)总结报告:学生将结构设计方案、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并总结参加科研创新实践课的体会。
  3 实践成效
  第一次开课共招收11名本科生,收到11份总结报告。学生全程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提出并验证了各自结构设计方案。通过讲授压电俘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使其初步了解了相关前沿科研动态;体验了科研过程,缩短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距离;开拓了视野,激发了专业学习热情;提升了使用工程软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器件制作与实验测试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总结
  本文立足现有科研平台,以压电俘能技术为背景,以培养大学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践方案。通过讲授压电俘能器工作原理、研究现状等,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压电俘能器结构创新设计、有限元仿真计算、实验测试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方案的顺利实施是对现行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践行了教育部对科研反哺教学的号召。
  参考文献:
  [1]朱宇波,谢安邦.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及其在美国现代大学中的改造[J].教师教育研究,2012(02):26-32.
  [2]陈朝晖,李正良.“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建筑力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01):16-23.
  [3]杨哲,亢利平,初蕾,耿晓棠.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0(08):252.
  [4]蘇春建,王薛滔.基于高水平科研平台机械类科研反哺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55-156.
  [5]徐振龙,单小彪,谢涛.宽频压电振动俘能器的研究现状综述[J].振动与冲击,2018,37(08):190-199+205.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探索”(YBJG201820)
  作者简介:徐振龙(1986-),男,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4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