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方法的运用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一般使用检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进行审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环境影响审计工作,使其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企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繁杂,以手工进行查账的审计方法即耗时又需要大量的审计工作人员,因此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是必然的。通过大数据背景下带来的技术性变更和改革,审计人员应从根本上改变审计方法,并更为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
  [关键词] 大数据;审计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142-04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audit environment, auditors generally use the inspection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analysis metho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operation of the auditees more and more rely o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nformational environment affects audit work and makes it change greatly. In today's era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audit method of manual audit is time-consuming and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audit staff, so it is inevitable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 to carry out audit work. Through the technical changes and reforms brought by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uditors should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udit method and carry out the audit work more accurately.
  Key words: big data, audit methods, innovation
  一、引言
  我國审计现状还处于传统的审计方法,现在大多数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方法有:检查法、观察法、外部调查法、分析法、重新计算法、鉴定法等等。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被审计的单位的运行也越来越依赖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环境。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工作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大数据工作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审计人员只有积极地应对审计工作的逐渐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为审计人员带来的好处。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有利于对审计方法自身进行有力的调整和优化改善,更快速地将有效的信息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这是我国审计的一个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审计工作人员的一个现实的需求。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舞弊,确保好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由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相比之下传统的审计方法相对比较落后,不完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难以在企业的发展之中被掩盖,容易将问题堆积,最终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抽样审计方法的风险
  随着经济活动从简到繁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审计方法受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我国现在的审计方法已经从详细的审计方法逐渐转变到广泛使用抽样审计。在普遍审计的过程中,本身肯定会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由于在抽样审计的过程之中,审计的工作人员采用分析性、代替性等相对比较严密的方式来进行审计,但也可能会因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复杂性、舞弊的手段层出不穷而难以避免这些遗漏和疏忽了某些比较重要的审计内容。而抽样审计这一种方式也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在这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决定抽样的内容、抽样的数量以及抽样的方式这三个基本决策的解决。当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就需要审计的工作人员结合该企业的实际和自身的经验来对其进行判断和解决。因此,抽样审计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数据分散、无法充分利用外部数据
  在传统的审计方式下,审计的业务一般分为财政、投资、金融、经济、社保等几个科室,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审计项目来讲,通常是会派出审计组,开展相关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在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审计的工作人员一般会从被审计单位手中获取的原始凭证、业务来往资料、单位预算的数据等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被审计单位这些简单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审计信息线索。在不同的行业、部门的数据至今还未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审计人员在使用一些外部数据的时候,例如:税务、工商、银行等这些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函证或者对账的方式从被审计单位意外的其他单位来探索审计的相关证据时,这时候就取决于被询证的单位是否愿意配合和出具函证的速度。另外,不同的行业、部门的外部数据之间的一致性相对比较差,在进行外部数据相关的对比分析的时候,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耗费相对比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转换。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下,利用一些相关的外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常被视为一种辅助手段。   (三)审计的分析视觉单一
  在传统的审计过程中,由于数据量较大,格式相对比较复杂,数据不易识别,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管理不便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方面,增加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相对于一些结构化的数据来讲,非结构化的数据难以用数据库的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出来实现数据的集合,例如会议记录、图片、录音、文本等资料。在没有大数据背景下的支持,传统的审计方式一般都是采取抽样或者是分类的方式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会议纪录、年度的工作报告等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一一进行审计分析,这也是无形之中形成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壁垒,因此审计的分析视觉相对比较单一,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审计的工作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之中往往都相对比较难跳出企业的内部业务、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及审计项目中的一些局限,比较少利用行业的综合数据、各个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往一个更加高的层次和相对更高的领域上去汇总、归纳总结审计的成果。
  三、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法的转变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审计这一行业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就是大的资源环境,在这一个大的资源环境下,行业的不断发展会产生大量的资料数据,因此这就要求审计方法从传统的方式进行转变。由于云计算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在日常的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方面,它能够给企业带来便利,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给企业创造各种机遇,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企业风险。例如云计算存在着固定的风险、数据的安全性风险。从各个方面来讲,企业的审计风险以及评估审计风险的难度相对也是增加了,审计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了。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审计方法开始发生了不一样的转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为了控制审计的风险,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证据从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方法也开始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在大数据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需要做出新的改变,才能够适应大数据给审计带来的变化。
  (一)从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转变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云计算的技术、数据的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数据的获取、处理被审计单位数据提供了条件,降低获取数据的难度和成本,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各类数据的总体审计方法,规避传统抽样审计的风险。传统的抽样审计方法,难以避免非样本信息的损失。如今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方式,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收集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数据进行总体审计。在收集回来的数据中,通过相关联的数据比对,数据挖掘等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挖掘出被收集回来数据中的信息,从而可以避免一些重要的问题被遗漏了。使用总体审计的方式,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在高出、从总体来把握被审计对象,从总体来看问题,发现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数据的全面性、严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审计监督的全面覆盖的要求。
  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之中,对于一些会议记录、财务报表附注等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分类、合并,运用查找、抽样、文本挖掘等各种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报告、公司的规章制度等这些电子数据进行归类处理、深度挖掘分析,对一些相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查找,可以大大提高对文本类的数据资料的分析效率,重点留意被审计单位的大额往来金额、一些重大的单位经济决策、重大的风险等财务状况。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看是否有进行整改,并落实好整改后的情况。最后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这些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对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一些重大的单位经济决策,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的线索,就可以确定审计工作人员下一步的审计重点。
  (二)从单一的审计方法向多维度的审计方法转变
  在过去传统的审计方法中,审计方法是十分单一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料复杂且量大,因此单一的审计方法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审计过程中,要向多维度的审计方法进行转变,才能快速高效的完成审计。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先进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快速精准地发现被审计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扩大审计的覆盖面,大大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而我们常用的三种审计方法有:
  第一是SQL语句查询审计法。由于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用纸质载体进行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记账方式已经逐步被计算机逐步替代了,因此当被审计单位给审计工作人员提供审计资料的时候,往往是提供一张软盘,审计工作人员便会借助SQLSEVER这种结构化的查询方式开展审计工作,这也是从事审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审计的路径首先是手机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取得数据的备份,获得在审计过程之中我们认为有用的一些数据信息,找到需要的一些字段,使用SELECT语句设定搜索的条件,深入分析我们查询的结果,揭露出在审计过程之中我们认为有问题的数据。
  第二是多维度分析。审计工作人员利用多维度的分析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挖掘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要分析某一个地方的社保人员审计中,我们要分析购买社保人员的工作年限、年龄结构、性别、工作的单位、工资等各类信息,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该地方的社保人员的一些详细信息登记数据表格,进行设置“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工作单位”、“工资”等不同的字段,建立一个多维度的数据表格,对信息进行切片、切块、旋转、钻取等操作,重点要关注的是工资相对较低,但购买社保较高的人员,从而能够把握整体方向,明确审计抽查的方向和重点。   第三是数据挖掘的审计方法。审计工作人员对海量的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和业务数据进行抽样、转化、分析和模式化的处理,从这些数据之中发现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规律。通过离群点这一技术,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明显存在问题、偏离的数据,不符合业务的规律的数据,从而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聚簇分析,将我们采集回来的数据按类别归类,将本年的数据和以前年度的数据做一个对比,分析本年度的数据与以前年度的数据是否出现较大的偏差。还可以通过序列的分析,将收集回来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规律的排列,因为审计的数据往往存在因果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对凭证号进行短号、空号和重号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和完整。
  (三)审计职能从揭露问题向揭露、抵御和预防并重转变
  传统的审计方法往往只是反映被审计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出现,审计工作人员利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处理采集回来的各种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审计的职能从仅仅只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揭露被审计单位的问题逐渐向揭露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问题、抵御财务风险和预防财务风险并重这些方向转变。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审计,审计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一个数据库里面的各种数据,广泛地采集数据、整合有用的数据、共享政府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种数据等,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比对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的检测,找到与其他数据存在一样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规避审计的风险。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可以对统一行业长期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剖析,预测该数据的一个趋势走向,发现其存在的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改进方法、完善财政制度提供的一个关键的依据。
  四、大数据背景下审计方法的运用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审计工作人员利用数据分析来创新审计的方法和思路,建立一个不同领域的数据共享平台,构建一个数据化的审计模式,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这个共享平台,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问题、分散合适。同时,审计工作人员可以依赖数据这一平台,综合运用财务和业务的数据,以前年度和现在的数据,开展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进行整合和比对,深入地挖掘,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意见,在反腐和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大数据助推审计全覆盖
  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当前建设更高水平监督的一个新需求,随着审计全面覆盖的推进,大量的数据收集、储存和处理方法的技术不断地告诉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审计工作带来了给予和挑战,影响了审计的各个领域。
  大数据时代的到來,为审计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推动着审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创新。大数据的出现,能够快速解决审计人员原本没有考虑到的风险问题,在对数据的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对数据内在和本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够开拓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思路,创新审计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审计工作人员还可以将自己的审计经验和新的审计方法通过语句固化,通过和其他审计工作人员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审计业务水平和获取更多审计的知识,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审计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审计的全面覆盖,我们必须要创新审计方法。近年来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在对象上做到纳入的预算收支单位无一遗漏,在内容上做到各个单位和项目的财政收支无死角。在审查公款的收支和消费中,如果审计工作人员继续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往往只能选择十几家预算单位进行抽样审计,但现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新的审计手段,利用的大数据的技术,实现了对预算单位的审计全覆盖。
  (二)大数据审计实现深层挖掘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我们通常会利用海量的数据、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摸索清楚资金的最后走向。审计工作人员加快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的实时互通,消除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失联状态,为审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载体;需要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审计数据中心,构建一个信息数据库,包含审计管理、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信息评价等,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电子审计信息数据体系和交换体系的建设,实现各个领域数据的集中。在一些专项资金的审计中,可以通过横向对比企业的各个项目、补助资金、营业收入等数据的情况,纵向对比该地区财政之间的联动分析、末端跟踪等,可以分析该企业所存在的财政问题,核查相关的审计线索。在这个审计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部分企业多申报项目、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在审计税收这方面的数据,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将地税和房产、国土等部门的财政数据进行比对,就可发现企业应缴纳税收而未缴纳税收或拖欠缴纳税款等问题。通过追回企业偷税漏税的资金,可以提高财政的收入,强化追责问责的力度。
  (三)大数据审计推动审计制度的完善
  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量的财务数据,将被审计单位与同类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挖掘出该领域的共同特点,发现其潜在的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财政制度提供了关键的依据,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评估政府实施该政策制度的效果,能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在社会保证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社保的各种数据进行纵横向的对比,分析出人们重复参保的现象。而在低保审计中,可以通过低保人员的工作、家庭人口、工资水平、是否购买社保等各个方面进行关联对比分析,发现不符合低保人员标准的问题。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的部门完善好财政制度,创新管理财政的手段,不断推动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治理国家的财政资金。
  五、大数据实现审计创新
  “大数据”是由大量的数据、复杂的结构、各种各样的数据构成的一个资料库,在云计算数据的处理和应用的模式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运用、比对。审计方法的创新源于审计的环境、被审计对象的财政业务处理以及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等,因此审计要适应新的业务环境,就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各个行业领域的融合,从各个视角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审计,加强和深化远程审计,促进审计关口前移,是“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创新的必然趋势。   (一)关注内控制度,加强风险防范
  过去的审计项目主要关注的是财政财务收支是否合法合规,把审计的重点放在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方面,这种审计手段相对比较局限。因为计算机的水平有限,难以离开会计核算范畴从而进行延伸,制约使得审计质量和审计评价失去了保障和指导。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再依赖于该单位的原始凭证和一些原始的数据记载,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勾稽是否对于迅速的进行检查,避免了因人为篡改了原始的数据从而造成审计结论错误。在调查了解的阶段,有经验的审计组可以通过该企业的财务数据所表现出的逻辑性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测试,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现在财务人员使用的记账软件都是由开发软件公司统一研发的,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系统后台的运行不够熟悉了解,对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被审计单位可能只愿意提供被审计的内容,若审计工作人员参与到该财务软件的开发中,并开发出审计的程序模块,就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监控,从而实现了审计的时效性又保护了被审计单位的安全性。
  (二)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审计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计算机审计程序
  第一,要确定财务软件开发者的终身责任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软件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应该采取开发者的终身责任制,定期对该软件进行风险清理,维护好该系统使其正常运作,实时监控查杀病毒,根据用户的安全级别来规范其职责和用户的权限,定期调整人员的全线,进行抽查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研究并开发软件自动检测的功能,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自动报警,完善好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要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完善好外部控制制度。技术人员通过局域网的号段进行设置,将每个端口的主机进行隔离,只准符合该端口的记住进入房屋,也可以同时通过识别认证将内外网进行隔离,在内网的可以实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额管理信息的数据合成,会计人员对该数据处理后及时提供给审计人员进行浏览,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以设置防火墙,并要求技术人员定期优化防火系统。设置签名的环节,对每一个用户的身份进行保密,解决以后可能存在的法律糾纷和因为网络数据造成的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
  (三)打破技术“瓶颈”,创新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国家应该对审计创新事业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以便于审计工作人员能够使用审计软件,更加直观地开展审计工作。例如对社保局进行审计的时候,当今的计算机审计方法是把社保局的非税收缴明细表以及相关的登记表导入到SQL中进行比对,再将收费标准以社保事项为分类进行一个限定的条件,如果不再该条件范围内的,即被确认为疑点进行下一步的核查。如果非税收缴系统中开票的人选择了社保相关事项,收费的金额将自动生成并不能修改,则会避免了收费不标准的情况出现。可是收缴系统中,若审计工作人员登录并进行选择后,输入一定的金额范围,就会出现收费不合理的项目,这样就实现的实时监控,大大节省了采集数据的实践,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四)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加强理论研究
  计算机的审计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一股强大的动力,而研究确定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方向,审计软件的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审计人才的培养等制约了审计发展的重要原因只能依靠理论研究才能够不断完善。因此国家鼓励和支持计算机审计的同时,也加快了出台相关电子数据系统、电算化系统等与审计标准准则相适应的的审计系统。有效地保障了计算机审计的规范性,同时也维护了计算机审计的独立、公正和客观,使得计算机更加制度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提高了审计的质量。
  六、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在审计分析、审计证据和审计方法等各方面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应该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当今审计工作的需求,对审计方法进行不断的改变与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对审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少君,杨竣为.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现状与展望[J].经贸实践,2018(3):301-303.
  [2]刘东升.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8(32):144-145.
  [3]陈骏,时现.审计全覆盖驱动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2018(5):22-29.
  [4]范永祥.新时代大数据对审计工作的促进与创新[J].中国商论,2018(14):6-7.
  [5]李月婕.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239.
  [6]唐彦琦,李青.浅谈大数据审计带来的创新及其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8(23):37-38.
  [责任编辑:潘洪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