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稻新品种金粳6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论文介绍了常规水稻新品种金粳667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苗、整田施肥、适期栽植、肥水管理、化学除草等。
  关键词:金粳667;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7-0088-02
  金粳667是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金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津稻1007与津原47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多县、市、区多点示范种植,示范点均获得了较好的收成;2019年大面积推广种植,江苏淮北地区高产田块纷纷涌现,新沂市产量达10987.5kg/hm2,淮安市淮安区种植大户产量高达12000kg/hm2。
  1 选育过程
  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金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正季利用津稻1007与津原47组配,经南繁北育于2011年进代至F8代,2012年筛选出适合黄淮稻区种植的优良品系,命名为金粳667。其选育过程如下:
  2 特征特性
  2.1 品种主要性状 金粳667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6d,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107cm左右,成穗数在300×104~330×104穗/hm2,穗长16.7cm,每穗总粒数156.9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6g,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3%,垩白粒率39%,垩白度3%,直链淀粉含量13.8%,胶稠度89mm。
  2.2 抗性 金粳667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1级。
  2.3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金粳667平均单产10019.85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38%,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金梗667平均单产9718.35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6.76%,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域试验,金粳667平均单产9869.1kg/hm2,较对照徐稻3號增产7.07%,增产点比例100%。2015年生产试验,金粳667平均单产10365.45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71%,增产点比例100%。
  2.4 适宜种植区域 金粳667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3.1.1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d,用62.5%精甲·咯菌腈药剂浸种,浸种时间为60~72h;清水洗净后,浸种1~2d。
  3.1.2 湿润育苗 选择土壤肥沃、透气疏松、灌排流畅、操作管理方便、起运秧方便的田块做秧田。秧龄35d左右的,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7~1∶8。播前60d,秧田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104kg/hm2;播前7d施15-15-15复混肥450kg/hm2后整地,整地要反复耕耙,做到土细畦平,然后开沟作畦,畦面宽1.5m,沟宽20cm,沟深15cm,畦面要板实、平整。5月—15日播种,播种量干稻种不超过525kg/hm2,药剂浸种催芽后在畦面均匀撒播湿谷,播后及时塌谷,覆盖床土,床土厚度0.5~1.0cm。保持秧沟有水,板面湿润。1叶1心施断奶肥,用量为尿素75kg/hm2。移栽前3~5d施出嫁肥,用量为尿素75kg/hm2。
  3.1.3 机插盘育苗 选择灌排流畅、操作管理方便、起运秧方便的田块作秧田。每hm2大田按450片准备水稻育苗专用塑盘(规格58cm×28cm),宽1.6m的无纺布75m,同时准备足量干净无病的干稻草盖膜用。机插秧秧龄为18~22d(叶龄3~4叶),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00。播种前7d,秧田施15-15-15复混肥450kg/hm2。采用营养土育秧的,需提前准备足量营养土。秋季深耕空闲的菜园或水稻秧田,冬季让土壤充分冻垡熟化;春季取耕作层表层土制作营养土,粉碎过筛取细土,粒径不大于5mm,土壤湿度适中,手抓紧握成团、落地即散。过筛后的营养土每100kg土均匀拌入1kg水稻机插秧育秧专用肥,拌好后堆土成堆用农膜覆盖,防止雨淋同时可以促使肥土充分熟化,另外准备一部分没有拌肥的营养土作盖种土。采用水稻专用育苗基质的,大田备足水稻专用育苗基质750kg/hm2。金粳667育秧不宜过早,以5月中下旬为宜。育秧前3~4d,秧田耕翻后上水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cm,整好后开沟作畦,畦面宽1.3m,沟宽20cm,沟深15cm,畦面要板实、平整,畦做好后排水晾畦,使畦面沉实。播种前1d秧田上水,水不漫过畦面,待畦面中间土壤也充分吸湿后排水。水稻育苗专用塑盘两盘在畦面并列对放,盘与盘之间排放紧密不见畦面,盘底紧贴秧板,然后塑盘铺土(基质),塑盘中土(基质)厚度2~2.5cm为宜,用木条将土(基质)刮平。为确保播种均匀,水稻育苗专用塑盘人工撒播的按盘称种,每盘播湿芽谷150g左右,稻种催芽时注意稻芽不宜过长,稻芽以露白为宜,稻芽过长播种时容易断芽;使用基质育秧的用基质盖种,使用营养土育秧的播种完毕后撒上预先准备好盖种土,厚度以看不见芽谷为宜。采用水稻育苗专用塑盘机械流水线播种的,机械自动撒底土(基质)、播种(每盘播干稻种110~120g)、盖土(基质)和喷淋,喷淋完毕后将水稻育苗专用塑盘在畦面同人工播种按要求放好。秧田排盘播种完毕后盖无纺布(农膜)盖草,建议采用无纺布覆盖。如果采用农膜覆盖的,覆膜前在畦面塑盘上铺1层麦秸秆,然后盖上农膜,盖好农膜后用泥土将农膜四周封闭,再在农膜上覆盖1层薄稻草。秧田开好平水缺,保持盘面湿润,如果表土(基质)发白,则通过畦沟补水,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秧田积水;播后注意观察盘面秧苗出土4cm左右揭膜(布)炼苗,揭膜(布)时间掌握在膜内外温湿度差异不大时,一般晴天傍晚揭,阴天早晨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揭膜(布)后秧田灌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2~3叶期旱育旱管,盘面过分干旱发白灌1次跑马水;机插秧秧龄不宜过长,秧龄过长苗高不利于机插,同时植伤也大。移栽前2~3d,秧田灌半沟水,有利于起苗、卷苗。   3.1.4 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重点防治灰飞虱等病虫害。移栽前1~2d傍晚喷药防治稻飞虱1次,以吡蚜酮等长效药剂为佳,做到带药移栽。
  3.2 整田施肥 整田前撒施15-15-15三元复混肥375kg/hm2。为确保浅栽早发,要求整地质量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3cm。秧苗移栽前大田需泥浆沉淀,壤土沉实1~2d,粘土沉实2~3d。
  3.3 适期栽植 抢茬早栽,6月25日前完成栽插。湿润育秧人工栽插行距23.33~26.66cm,株距10.00~13.33cm,穴栽2~3苗,基本苗在90×104~120×104苗/hm2;机插秧行距25~30cm,株距11.5~12cm,穴栽3~4苗,基本苗120×104~135×104苗/hm2。
  3.4 肥水管理 分蘖肥宜早施,栽后返青即施,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湿润育秧移栽后7d内,施尿素225~300kg/hm2;机插秧田机插后7d内施尿素75kg/hm2,栽后15d再施1次尿素120~150kg/hm2。栽后20d左右视苗情施尿素60~75kg/hm2。湿润育秧移栽后寸水活棵,浅水分蘖,水层管理10d左右,总茎蘖苗数达到270×104/hm2时,开始分次轻搁田,高峰苗数控制在390×104~450×104/hm2;机插秧田采取露田插秧,湿润灌溉促扎根活棵,浅湿灌溉促有效分蘖发生,总茎蘖苗数达到270×104/hm2时反复多次轻搁田。
  3.5 化学除草 金粳667机插秧田在田面整平后立即用53%苯噻酰·苄可湿粉剂900~1050g/hm2,采用药土法进行封杀化除,秧苗机插后15d,对残留抗性杂草采用有针对性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湿润育秧移栽后5~7d,用35%乙·苄可湿粉剂225~375g/hm2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10d后对残留抗性杂草采用有针对性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
  3.6 孕穗抽穗期管理 金粳667叶片颜色较深,穗肥严禁施用尿素,后期施用尿素容易造成倒伏和病虫害加重的趋势。叶龄余数3.2~3.0时,施促花肥15-15-15复混肥112.5~150kg/hm2;叶龄余数1.0~1.5时施保花肥,15-15-15三元复混肥75~112.5kg/hm2。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其他时间采用间歇灌溉。根据苗情、两迁害虫发生情况、植保部门病虫信息发布情况重点采用相应药剂防治纹枯病、稻瘟病、鞘腐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打好总体防治战。抽穗前7d,选用药剂30%苯甲·丙环唑225~300mL/hm2、40%稻瘟·三环唑975~1050mL/hm2、5%阿維菌素90~180mL/hm2兑水450kg喷雾,分别预防穗颈瘟、稻曲病、紫秆病等病害。用18%甲维·茚虫威150~210g/hm2、60%烯啶·吡蚜酮150~195g/hm2兑水450kg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
  4 收获
  灌浆结实期水浆以间歇灌溉为主,收获前7~10d断水;黄熟期(抽穗后45d左右)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洪树,何井瑞,杜金河.稻麦轮作周年亩产吨粮(1000kg/667m2)生产技术规程[J].耕作与栽培,2015(s1):55-58.
  [2]卢百关,王宝祥,杨波.优质中粳稻新品种连粳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9(3):186-189.
  [3]刘月华,张旭东,胡霖梅.优质早熟中粳新品种华粳9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19(1):43-45.
  [4]陈德清.优质杂交晚稻盛泰优9712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3(7):87-88.
  [5]张德文.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6]李秋亭.豫东黄灌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试验效果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7]喻勇,邓松,李剑波.凤两优464特征特性及其在汨罗的高产栽培措施[J].作物研究,2019(4):329-330.
  [8]江校尧,闫静.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6(11):18-20.
  [9]刘宝法,刘蓉蓉,李世峰.“南粳44”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上海农业科技,2009(5):43-44.
  [10]曹锦华,石广跃,徐继梅,等.淮稻14号机插高产株型指标及关键培育措施[J].中国稻米,2014,20(4):92-93.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