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影片《萤火虫之星》看日本环境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影《萤火虫之星》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日本小学教师三轮元在乡村小学发起学生通过种种努力成功培育萤火虫,改善当地环境的故事。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影片中人们的自然生态观念及所体现的自然生态教育问题。虽然《萤火虫之星》这部影片拍摄于2005年,但反映的社会现实和问题仍然存在,通过借鉴日本社会的环境教育状况,能给我国自然生态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萤火虫之星》;自然观;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1-00-04
  影片主角三轮元原本是在东京工作的企业员工,为了追寻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梦想,辞职去了乡村当小学教师。影片开篇就展现了城市压抑的生活环境,没有阳光,高楼耸立,与之后主人公前往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对城市工作环境的印象便是冰冷机械、与自然隔绝。在建立这样一个与自然、乡村对立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影片中偶然出现在城市的“萤火虫”飞入了主人公三轮元的视野,仿佛三轮元命中注定要被引导着去完成放飞萤火虫的使命,与日本传说中“萤火虫可以令人见到最想见的人”这一说法相结合,也在暗喻日本国民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的归宿。影片《萤火虫之星》用尽乎童话般的手法,展现了乡村孩子们如何通过培育萤火虫接触自然,获得了最初的生态认知。表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能够窥见日本环境教育的态度与方式。
  1 影片中反映的环境教育
  三轮元和孩子们的守护萤火虫之路清晰地表现了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的主要手段——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影片中老师和孩子们的行为可以说是日本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的雏形,给我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环境教育。
  第一,了解生态知识。三轮元带领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开展观察教育活动。孩子们在与大自然互动以及与老师的问答中,逐渐对自然产生了兴趣。从孩子们对老师的提问可以看出,他们原先并没有对自然有明确的认知。而三轮元从孩童的视角作出的浅显的解释虽然不具备科學性,但激起了他们对自然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验和诱发性的教学是乡村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的,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了重新让萤火虫飞起来的计划,为后来保护萤火虫的环保观念奠定了基础。
  第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影片中“萤火虫”这一形象穿插始末,不仅代表着日本传统所崇尚的转瞬即逝的美,也是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的象征。但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公害,萤火虫因为生长环境恶化迅速销声匿迹。萤火虫只有在成虫后的三四天耗尽生命,发出光亮,并且也有在璀璨过后生命消耗殆尽时便能看见思念之人的传说。听了老师的介绍后,孩子们也想一睹萤火虫的真面目。在了解到萤火虫严苛的培育条件的情况下,三轮元和孩子们未曾动摇,不仅开始在学校建立起培育萤火虫的区域,每天轮流换水照看,孩子们为了改善水质还纷纷到河道清理垃圾,在家控制污水排放。一个个俨然环保小卫士的模样,花了如此大气力只为了重现萤火虫短暂的美丽。培育萤火虫的计划促使孩子们形成了改善环境所必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认真践行了。
  三轮元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开展体验式教学,学习自然知识,受到环境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看到河川污染后便有了重新让萤火虫飞起来恢复生态的想法,并为此付诸行动。影片体现了日本学校环境教育方面的体验式教学优势。
  2 家庭、社会和政府的环境教育
  由于乡村落后的教学条件,很多人还没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其他老师与家长一开始甚至认为三轮元带着孩子们“不务正业”,不断向校长投诉。迫于家长的压力,三轮元不得不让孩子们停止参与培育萤火虫的活动,甚至打算放弃,想要将萤火虫处理掉。影片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目睹在建的河岸工程污染水源,三轮元老师明白仅凭个人无法改变正在进行中的河岸工程现状,于是向政府反映情况。孩子们纷纷上街宣传,呼吁更多的人了解拯救萤火虫的计划。孩子们在清理河川,看着满河的垃圾时也发出感叹:“真是搞不懂大人,为什么要扔这种东西。”孩子们为了萤火虫能够有干净的水源供其生长,追根溯源,开始注意污水的排放问题,监督家长们不能过量使用清洁剂等化工产品,并且反省自己“看来我们家是污染的根源啊”。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大人们也加入宣传中,纷纷署名支持。在多方努力下,河岸工程终于如愿延期,有了足够的萤火虫培育时间。
  影片中也有一些人对三轮元和孩子们的计划持不看好或者反对的态度,表明了学校环境教育外,家庭、社会以及政府主导的环境教育也存在不足。在计划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家长和社会人士都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导致培育萤火虫的计划再三遭到质疑和阻挠。但想要完成培育萤火虫的计划,与生态发展一样,并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制度的配合、企业的配合、公民的配合。影片中,三轮元老师联系捕鱼的船队确认许可,孩子们发传单动员群众去政府申请使工程延期等等,在整体的配合下,形成了良好的适宜萤火虫生存的环境,形成了生态文明体系。
  3 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和启示
  三轮元对孩子们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输出,而是双向教育的过程。三轮元作为被物质世界浸染的大人,也曾用利害关系来判断和抉择培育萤火虫的计划,但正当他准备放弃时,被孩子们制止了。“我真的很惭愧,不会因为小孩子而做不到,而是因为是小孩才更有心做,这是小朋友让我深切知道的。”这个计划在三轮元内心从“不被他人接受”变成了“必须遵守的道德”。
  现代人的价值追求深受物质主义的误导,让人们的意识永远偏向于物质和财富。对任何事物的评判标准都变得单一——是否创造财富。在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人们不断地创造、消费和排放,正如影片中大人们大量使用化学制品,肆意排放污水的行为。培育萤火虫计划本身没有任何物质上的附加价值,但孩子们还是顶着被反对的压力进行了。老爷爷参与帮助是因为萤火虫是日本传统美的象征,见证了萤火虫的消亡;而孩子们想亲眼见证萤火虫的美和“萤火虫”传说。总而言之,他们是基于对自然的敬畏情怀产生了保护自然的道德自觉。正因为是未被物质主义影响的孩子们,懂得尊重自然规律,才能用最纯真的心,不计较得失,身体力行地为萤火虫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此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公害事件的相继出现使日本不得不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日本以公害教育为契机开展环境教育。经历了理念导入和几个阶段的发展后,环境教育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1]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强调环境教育从幼儿抓起。2014年日本《环境教育指导资料》中显示:必须结合各年龄段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孩子的成长进程来逐步完成环境教育的目标。[2]环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加深关于人类与环境之间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让维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也就是让人们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价值观。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摆脱稚气走向成熟,人们在成长期间所接触的文化和价值观会成为他们今后认知发展的背景板。而学校是成长过程中教育和领导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学校环境教育普及变得尤为重要。
  我国也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但还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将环境教育深层次地贯彻到整体教育中。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环境教育,应当采取不同的形式。环境教育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的环境教育不能是抽象的、说教式的,而必须是感性的,是以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节约习惯为目的的。以学校和政府环境教育为主、社会和家庭环境教育为辅,体验式教学亲近自然,形成自然保护意识;通过实践锻炼观察力、理解力,培养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社区和企业等组织力量,给整个社会营造出教育氛围等,借鉴日本的环境教育模式,构建环境教育系统。
  4 结语
  放飞萤火虫计划不仅仅加深了三轮元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之情,更加深了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孩子们培育萤火虫,就是一种切身体会感知,主动了解自然的过程。树立自然观最基本的是要对“自然”有一个概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本,需要切身体会,走进自然。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无论人或虫,都是地球这颗星星孕育出来的手足。”人扎根于自然中,人类对动植物的亲和感不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而是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靠阳光雨露津润,来获取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影片从培育萤火虫这一活动的始末中体现了日本深刻反省污染和公害问题,重视自然多样性和环境教育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影片中老师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可见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终身教育活动,更是需要覆盖全社会的工程。
  《萤火虫之星》中老师与孩子们的自然观是积极地保护环境、对自然友善。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和现代化面临的危机之一。古时人们崇尚人定胜天,把征服自然作为善的思想。征服自然的技术在飞速发展,能够从自然中获取财富的贪念也在野蛮生长。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代价,经历了无数惨痛教训,更是印证了《史记》中“天定亦能胜人”的预言。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除了一鼓作气的行动之外,更需要采取措施,并在思想上作出改变,才能真正为绚烂的萤火虫赋予强大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蔡月明.日本环境教育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16.
  [2] 刘继和,赵海涛.日本《环境教育法》及其解读[J].环境教育,2003(6):17-19.
  [3] 黄雯怡,王国聘.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演进、困境和展望[J].南京社会科学,2016(6):56-62.
  [4] 黄雯怡.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探析[J].江苏高教,2017(2):103-104.
  [5] 黄雯怡.加拿大写实动物小说中的伦理思想探析[J].外语研究,2018(1):94-97.
  [6] 祁文慧.浅谈译者素养——以杨宪益译作为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8):150-151+171.
  [7] 祁文慧.翻译“理想”与“艺术”实践——评罗新璋翻译观[J].英语广场,2019(2):57-59.
  [8] 陈丽屏.约翰·斯坦贝克经典小说的生态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4):191-192.
  [9] 陈丽屏.约翰·斯坦贝克动物观的生态意义[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22-30.
  [10] 陈丽屏.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英语广场,2019(12):41-44.
  [11] 张永亮,雷芳.西行《山家集》“恋歌”中的“物哀”美[J].安徽文学,2018(11):96-97.
  [12] 韩启群.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J].外国文学,2017(6):88-99.
  [13] 何花莲子,韩启群. 21世纪以来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安徽文学,2018(11):43-46.
  [14] 刘畅,韩启群.我国生态文学翻译现况初探[J].安徽文学,2018(12):111-113.
  [15] 邵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J].疯狂英语,2018(4):148-150.
  [16] 邵华.文化视角下中国不同地区引进电影片名的翻译[J].英语广场,2019(6):10-11.
  [17] 袁家丽,何花莲子.新世纪生态文学:研究与教学——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工作坊”第三期综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9(02):84-88.
  [18] 杨喜刚.生态语言学视域下中式英语探究[J].安徽文学(下),2018(12):69-171.
  [19] 奚昕.《斧柄集》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31-39.
  [20] 陈红梅.混沌的阈限:自我探寻·艺术抉择·审美人生——以《他们眼望上苍》为例[J].三峡论坛,2019(5):60-65.
  [21] 祝一舒.试论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特质[J].上海翻译,2019(5):83-87.
  [22] 周雪娉.历史书写中的生态话语权斗争:以“快活山的五朔节花柱”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5):23-32.
  作者简介:柯耿珺(2000—),女,广东东莞人,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陈爱琴(1962—),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6696.htm